您好,欢迎您

Hi Strong-消化道病例精粹 | PFS超28个月!1例斯鲁利单抗联合标准方案一线治疗MSS型转移性乙状结肠腺癌病例,大幅延长PFS,为MSS型mCRC 一线治疗带来新希望

07月0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癌症之一。根据最新版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中国CRC的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2和第4位,其中2022年新发病例51.7万,死亡病例24万。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转移,导致预后不佳。近年来,免疫疗法的深入研究为dMMR/MSI-H晚期CRC患者带来了显著生存获益和预后改善。目前,多项免疫联合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旨在进一步实现疗效升级并改善占比95%的pMMR/MSS型mCRC患者的预后,这些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支持。
《Hi Strong-消化道病例精粹》系列专栏深入剖析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优秀临床病例,分享宝贵临床经验,以期共同推动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学科发展,助力健康中国2030。

本期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金永东教授团队分享了一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病例。患者,女,54岁,诊断为乙状结肠腺癌伴肝、肺转移(cT3N2M1b IVB期),NGS基因检测提示MSS型。患者符合并成功入组多中心II/III期临床研究ASTRUM-015,接受了斯鲁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一线治疗8周期,随后接受了斯鲁利单抗+贝伐珠单抗+卡培他滨维持治疗2年。诊疗过程中该患者的整体疗效评估持续部分缓解(PR),且肺部转移灶较前明显缩小。停药半年后疾病复发,彼时PFS已超过28个月。

病例作者:

张音洁 医师

四川省肿瘤医院腹部肿瘤内科 主治医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支持及全程管理专委会秘书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胃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疼痛学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四川省女医师协会肿瘤委员会委员

病史简介

基本情况

患者,女,54岁。

主诉

咳嗽,咳嗽3周,确诊乙状结肠腺癌伴肝肺占位数月。

现病史

2021-10 中旬患者开始出现刺激性咳嗽、咳痰,痰液为白色泡沫状,无血液,不伴发热,无胸痛、胸闷、气紧。当时未予重视,2021-10下旬,患者自感症状无缓解,遂就诊于外院。2021-10-23胸片示:双上肺团块影。遂行胸部CT示:双肺内多发散在大小不等的类圆形小结节,不排除转移性肺癌可能。

既往疾病史

无,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辅助检查

2021-10-25 PET/CT:乙状结肠肠壁不均匀增厚,管腔稍狭窄,糖代谢增高,提示乙状结肠癌。双肺散在大小不等结节,糖代谢增高,考虑肺多发转移。脾脏糖代谢稍增高,脾脏转移待排。

2021-10-27肠镜:乙状结肠新生物,病理学检查提示腺癌。

2021-11-04 在超声引导下行肝占位穿刺活检,病理检查:送检肝组织内查见异型细胞,倾向癌,结合HE形态及免疫表型,病变符合转移性低分化腺癌。肿瘤细胞免疫型:CK7(-),CK20(+),CDX-2(+),SATB2(+),Ki67(+,90%),HepPar-1(-),AFP(-),Glypican-3(-),CK19(-),CEA(+)。

NGS基因检测:MSS。

骨扫描检查:全身骨显像未见明显骨质代谢异常征象。

颅脑MR增强:颅脑未见明显占位征象。

2021-11影像学检查:1.乙状结肠肠壁不均匀增厚,病灶累及浆膜面,伴周围数个增大淋巴结,考虑乙状结肠癌所致。2.肝右叶结节及肿块,考虑肝转移瘤。3.双肺散在多个结节,考虑转移。4.双侧颈部、颌下、颏下、锁骨上、纵隔及双肺门多个小及稍大淋巴结(图1)。

2021-11.png

图1 2021-11颈胸全腹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诊断

乙状结肠腺癌伴肝、肺转移(cT3N2M1b IVB期)

诊疗经过

一线治疗和维持治疗
2021-11 参加随机双盲ASTRUM-015临床研究,揭盲后发现患者在试验组。2021-11-24至2022-04-26接受斯鲁利单抗+贝伐珠单抗+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一线治疗8周期。2022-05-07开始接受斯鲁利单抗+贝伐珠单抗+卡培他滨维持治疗2年。

2022-01-14影像学检查:较2021-11-11旧片,1.乙状结肠肠壁较前增厚程度减轻,部分淋巴结变小。2.肝转移瘤较前缩小。3.肝左叶小囊肿,右肾小囊肿,较前相似。4.双肺转移瘤较前缩小。双侧颈部、颌下、颏下、锁骨上、纵隔及双肺门多个小及稍大淋巴结,较前类似(图2)。

2022-1-14.png

图2 2022-1-14颈胸全腹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2022-03-29影像学检查:较2022-02-14旧片,1.乙状结肠肠壁稍增厚,邻近脂肪间隙稍模糊,较前稍减轻,原周围数个小淋巴结现明显缩小、消退,2.肝右叶结节,考虑肝转移瘤,较前稍有缩小。3.肝左叶小囊肿,右肾小囊肿,较前相似。4.双肺散在多个结节,较前类似(图3)。

2022-3-29.png

图3 2022-3-29颈胸全腹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2022-09-26影像学检查:较2022-07-27旧片,双肺少许炎性片条影,较前稍减轻(图4)。

图片5.png

图4 2022-9-26颈胸全腹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

2023-11-08影像学检查:较2023-09-20旧片,1.乙状结肠局部管壁稍厚,较前稍减轻。2.肝右叶边缘强化小结节,同前相似。3.肝内及右肾小囊性灶,均同前相似。4.双肺散在多个小结节,同前基本相似(图5)。

图片6.png

图5 2023-11-8颈胸全腹CT(增强)

2021-11-11至2023-11-08影像学检查变化(图6)。

图片7.png

图6 2021-11-11至2023-11-8颈胸全腹CT变化

治疗过程中,患者于2021-12、2022-01分别出现疲乏和血小板减少,分别为1级和2级(CTCAE分级),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

2024-03-13影像学检查:对比2023-11-08旧片,1.乙状结肠局部管壁稍厚,较前稍减轻。2.肝右叶边缘强化小结节,范围较前增大,转移可能。3.肝内及右肾小囊性灶,均较前相似。4.双肺散在多个小结节,较前基本相似。5.右肺中叶、双肺下叶少许炎症,较前减轻。6.双侧颈部、颌下、颏下、锁骨上、纵隔、双肺门及双侧腋窝多个小及增大淋巴结,双侧腋窝者较前增大,双侧腹股沟区新增小及稍大淋巴结(图7)。

图片8.png

图7 2024-3-13颈胸全腹CT(增强)

2024-03-26影像学检查:1.肝右前叶下段占位,考虑转移瘤。2.余肝内数个小结节,部分考虑囊肿,部分需待排肿瘤病变(图8)。

图片9.png

图8 2024-03-26上腹MR增强(普美显)

2024-04-08肿瘤标志物:AFP 2.84ng/ml,CA199<1U/ml,CEA 6.53ng/ml。

2024-04-11 患者行腹腔镜下探查,中转开腹右肝复杂肝癌切除、右肝V段肿瘤切除、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见:盆腹膜光滑,腹腔内未见游离腹水,小肠与腹壁多处粘连,肝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肝脏呈轻度脂肪肝表现;右肝后叶可见4*4*3cm质硬黄白色肿瘤1枚,由2枚肿瘤融合而成,边界清楚;右肝V段肝包膜下可见大小0.3cm肿瘤1枚,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未见增大淋巴结;术中彩超探查余肝未见其他病变。术后病理检查结果:1.肝5段肿瘤,查见部分区胶原化伴钙化。2.右肝肿瘤,查见中分化腺癌,部分区伴坏死及钙化,结合病史及组织形态,符合肠腺癌肝转移。

2024-04-15 腹腔积液探查:腹盆腔未见明显积液。

2024-04-18 患者病情稳定,予以出院。

诊疗经过见下图。

截屏2024-07-05 18.47.07.png

专家点评

金永东 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腹部肿瘤内科  主任 
博士 主任医师/研究员 研究生导师 门诊一级专家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CSCO结直肠癌专委会委员
CACA靶向治疗专委会委员、肝病专委会委员
四川省抗癌协会理事
四川省抗癌协会肿瘤支持及全程管理专委会(CSMC)主委
四川省医学会科普专委会副主委
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消化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四川省抗癌协会、四川省医师协会大肠癌专委会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结直肠癌专委会委员
承担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发表SCI及国家级学术论文多篇,主编学术专著1部,副主编2部

金永东教授:大部分结直肠癌(CRC)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转移。根据肿瘤的分子表型,mCRC可划分为错配修复缺陷/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MSI-H)型和错配修复正常/微卫星稳定(pMMR/MSS)型,后者占比约95%。目前,mCRC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主要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联用化疗,但其持续疗效和预后仍有待进一步改善。研究表明,PD-1单抗可为dMMR/MSI-H mCRC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然而,占比更高的pMMR/MSS mCRC对单药免疫治疗反应率很低,因此被称为免疫治疗“冷肿瘤”。目前,全球尚无针对pMMR/MSS mCRC的一线免疫疗法获批。

ASTRUM-015研究在mCRC的一线治疗中,将标准化疗+靶向治疗与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相结合,该联合方案在设计上非常符合临床实际,满足了临床需求,达到了临床预期结果。2024年6月,ASTRUM-015 II期研究发表在Cell子刊MED杂志上,结果非常亮眼,斯鲁利单抗+贝伐珠单抗+XELOX组相较不联合斯鲁利单抗的对照组,大幅延长PFS(17.2个月 vs 10.7个月;分层HR 0.60),且MSS mCRC患者的PFS也获益更明显(17.2个月 vs 10.1个月;分层HR 0.58)。这些出色结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有望为mCRC患者带来更大获益,当然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来进一步观察结局。

该病例患者为MSS型乙状结肠腺癌伴肝、肺转移。接受斯鲁利单抗+贝伐珠单抗+化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后病灶明显消退,总体疗效为PR,且PFS>28m。在免疫联合方案治疗持续两年后,停药半年随访期间出现肝脏病灶缓慢进展,经MDT讨论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行右肝复杂肝癌切除、右肝V段肿瘤切除、肠粘连松解术。并且术中请大肠外科行腹腔探查术,未查见肠道肿瘤病变,结肠部位形态正常。目前该患者整体状况良好,未发生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治疗依从性高。此病例进一步验证了ASTRUM-015研究结果,显示斯鲁利单抗联合方案在MSS mCRC一线治疗中的有效性,为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斯鲁利单抗的疗效在多个瘤种中得到了充分验证,已相继获批用于MSI-H晚期实体瘤二线及以上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以及食管鳞癌的一线治疗。从现有数据看,在预期有效的人群中,斯鲁利单抗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7月09日
梁留峰
叶县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免疫疗法的深入研究为dMMR/MSI-H晚期CRC患者带来了显著生存获益和预后改善
07月06日
童瑞敏
扬中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免疫治疗给患者带来无限生机
07月06日
夏月琴
盐城市第七人民医院(盐城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盐城市职业病防治院) | 肿瘤内科
对于mss型的肠癌免疫治疗发挥作用,其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