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践行乳腺肿瘤科学化管理,患教科普助力患者回归生活

2024年06月1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紧跟时代步伐,引入肿瘤日间治疗模式,为患者打造了一个便捷、高效的治疗环境。而随着乳腺癌抗HER2皮下制剂的临床应用,治疗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此,【肿瘤资讯】特邀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富奇志教授、邓淼教授、韩艳艳护士长,深入探讨这一模式如何优化患者治疗,并分享乳腺外科在个体化、全程化、多学科管理方面的新模式。

肿瘤日间治疗引领便捷医疗,助力患者快速回归生活

富奇志教授:肿瘤日间治疗模式是一种患者白天入院治疗,晚上回家休息的新模式,该模式可以大大节省患者的治疗时间、费用,加快病床的流转,使得有限的医疗资源可以帮助更多患者。目前该模式在欧美国家已经获得普遍应用,近年来我国很多医院也已经开设了肿瘤日间病房,我院的日间治疗中心也正在筹措中。

近年来,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确诊,特别是乳腺癌领域。很多年轻患者都仍然有回归正常社会、家庭、工作的需求。我们也会鼓励采取各种方式来帮助患者顺利回归自己的既有生活节奏,其中便包括推行便捷诊疗模式。

日间治疗中心就是一种符合便捷诊疗需求的全新模式,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日间治疗模式可以尽量减少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节奏的影响,无需住院,当日治疗,当日回家,即可给予患者更好的治疗感受,使患者可以在更熟悉的家中环境休息,也大大降低了患者院内感染的风险。

不过,一些传统药物的使用可能需较长时间的静脉滴注及观察,这可能成为患者获得更便捷体验的限制。为此,近年来一些药物也推出了最新的便捷使用剂型,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的系统治疗基石曲妥珠单抗,就在2022年推出了皮下注射剂型,这种用药方式更便捷,耗时更短,更加符合日间治疗模式。

便捷化诊疗重塑就医体验,建立全面便捷诊疗格局

富奇志教授:便捷化诊疗是近些年来的又一重要趋势,指在患者从就诊、检查、复查、开方、住院、治疗、康复、复查的各个环节中提供更优质的体验,因此在其中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可以做出变革,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就诊体验。

例如结合当下已经获得普及的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建立互联网医院,让患者可以便捷地完成预约挂号、检查报告、病历记录等环节,甚至在家中就可完成复诊。

国家大力推行的“医联体”建设也可以帮助就诊不便的患者获得更便捷的诊疗体验,在上级医院完成初诊,此后的复诊可以在离家更近的下级医院进行,促进分级诊疗,同时大大缓解上级医院的工作压力,也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服务更多患者。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打造个体化、全程化、多学科管理新模式

邓淼教授:长期以来,在科室同僚与我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乳腺外科长期专注于乳腺癌领域,取得了多项成果,并逐渐形成了以乳腺癌综合治疗、乳腺癌微创手术治疗及整形手术治疗等为特色的优势学科,科室特别擅长乳腺癌综合治疗、乳腺癌保乳手术、乳腺结节微创旋切手术、乳房整形再造手术、乳腺肿物的空芯针活检技术及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等。

新时代下,患者提出了更高的诊疗需求,我们也应当给予患者更优质的诊疗服务。其中,在科学化管理方面,应当包括多学科管理、个体化管理、全程化管理等。

多学科诊疗模式是近些年来的热点。乳腺癌科学化管理促进项目旨在促进“单病种,多学科”诊疗模式,加强多学科协作,提升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争创国内一流水平的豫西地区乳腺疾病治疗中心。如今,乳腺癌的规范化诊疗已经不再是单一科室可以独立完成的工作,我们也希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规范化诊疗服务,因此通过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开启,结合乳腺外科、影像科、病理科、肿瘤内科等科室专长,从多学科角度给予患者更全面的诊疗。对于患者而言,将有望从全新的多学科诊疗模式中获益更多,早期患者有望获得更理想的手术结果,晚期患者有望获得更长期的优质生存,这也是我们开展乳腺癌科学化管理促进项目的初衷。

除了多学科管理外,我们还希望针对每位患者制定符合其个体情况的个体化管理策略,并从患者初次就诊到术后/晚期康复过程进行全程管理,减少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并发症,降低诊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同时给予患者更多心理呵护、疏导,帮助患者更高效地回归家庭与生活,“忘掉”自己的疾病,享受美丽人生。

我们希望尽量降低治疗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创新机制、创新剂型等药物的选择,减轻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不仅“活得更久”,也要“活得更好”。

深入科普患教工作:强化自我管理,共筑健康未来

邓淼教授:全程管理不只是医生的工作,更是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工作,患者不在院的时间里,尽管医生依然可以通过网络联系患者,但大多数时候,患者只能依靠自身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医生应该传授给患者必要的自我管理知识与措施。

因此,科普患教工作也是乳腺科医生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会通过定期开展的患教会,与患者进行交流,不仅会设置系统性的科普课程,还会收集患者想要了解的问题并进行解答。科普患教工作的开展可以帮助患者进行规范化地自我管理,事半功倍地从治疗中获益,同时还可以巩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患教的内容除包括对疾病的基本认识、看懂报告单、了解常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自我管理等之外,还包括对于创新药物的认识,使患者了解新药、接纳新药,才有望获得更多的生存获益。
患教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重点是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关注患者的需求,针对患者需要的内容进行科普。并使用患者可以理解的语言,通俗而准确地向患者传递医疗知识。

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推动便捷诊疗,助力患者回归美好生活

邓淼教授:HER2阳性乳腺癌是患者是靶向治疗的获益群体。此前,HER2阳性曾被视为预后不良指标,然而随着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治疗手段的问世,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改善。如今,在HER2阳性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治疗手段已经成为了标准治疗模式,曲妥珠单抗更是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基石。

近年来,除了传统的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外,TKI类药物、ADC类药物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不过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依然是临床治疗中的基石。而传统的曲妥珠单抗静脉给药模式存在缺陷,例如静脉通路给药,使得静脉通路不良的患者难以获益,此外,长时间输注对患者的生活也可能造成较大的影响,还会带来输注反应、院感风险增加等问题。2022年底,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获批上市,这种创新给药方式不仅保障了与静脉输注近似的疗效与安全性,同时给与了患者更便捷的治疗体验,给药更快,观察时间更短,患者无需住院,当日来院治疗,在日间中心即可完成治疗,大大减轻了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避免了输液港、PICC等的使用,降低了院感风险。对于医院来说,皮下制剂的使用也加速了病床的流转,使得相同时间内可以接诊更多的患者。

如今,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已经进入医保目录,而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的双靶皮下制剂也已经获批上市。凭借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与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双靶皮下制剂带来的便捷就诊体验,患者可以在我院的日间化疗中心接受靶向治疗,白天治疗,晚上就可以回家,无需住院,这样的便捷诊疗模式便符合了我们对患者“活得更好”的追求,降低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帮助患者更顺利地回归社会、家庭生活。

乳腺癌治疗流程优化:门诊与住院患者的全方位管理

韩艳艳护士长:随着乳腺癌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我们现已将治疗流程划分为两大板块,以便更好地服务门诊与住院患者。

对于门诊患者,我们提供了便捷的预约服务。患者可根据自身时间,提前在线预约就诊。当日就诊时,专科大夫会进行详尽的诊断并开具处方。患者通过处方上的二维码扫码缴费后,可直接前往门诊便捷注射室——即日间治疗中心,由护士领取药品后进行注射。这一流程的设计,旨在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治疗效率。

针对住院患者,我们则采取预约制度。护士会提前一天通知患者住院,确保床位预留。住院当日,患者将接受一系列检查化验,医生根据化验结果开具处方,护士负责领药并按诊疗流程进行注射。

在注射过程中,我们高度重视药物和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特别是曲妥珠单抗皮下注射制剂,需在2-8度的冰箱内储存。因此,药品领取后,我们采用冷链系统储存,注射前对药物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药品性状、名称、剂量无误。护士还会核查患者身份,确保无误后才开始注射操作。

注射时,我们选择大腿前侧作为注射部位,避开皮肤炎症、硬结等区域。采用特定角度和手法进针,确保药液注入皮下而不进入肌肉。注射时间控制在2-5分钟,使用计时器确保精确性。注射过程中,我们缓慢推注药品,并密切关注患者感受,如有不适及时调整推注速率。

注射结束后,针头会在注射部位停留10秒以上,防止药液外渗。完成后,我们会根据首次或再次注射的情况,对患者进行不同时长的观察,并通过视频、PPT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身病情和后续保健措施。

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的上市,极大地便利了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其固定剂量的设计避免了根据体重计算的繁琐和药物浪费,同时节省了患者大量时间,让她们能更快地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这种治疗方法也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的紧张状况,为更多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提供了床位和更便捷的治疗选择。

小结

肿瘤日间治疗模式的实施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便捷化诊疗和个体化、全程化管理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曲妥珠单抗皮下制剂的引入,不仅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高效的治疗选择,也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我们期待更多患者能够享受到更加人性化、便捷的医疗服务,从而更好地回归并享受她们的美好生活。

*请上下滑动填写

专家介绍

富奇志
医务部总主任兼开元院区重症医学(内科)主任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部总主任兼开元院区重症医学(内科)主任
神经病学专业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
美国梅奥访问学者 重症医学科带头人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重症学会委员
中国卒中学会河南卒中重症学会副主委
河南省神经免疫学会青年副主委
河南省医院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学会常委
河南省重症医学学会常委
洛阳市重症医学会副主委
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最美医师、河南省抗疫先进工作者 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洛阳市特级名医等多项荣誉称号

专家介绍

邓淼
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教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洛阳市医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河南省肿瘤诊疗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健康科技学会乳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院协会乳腺疾病管理与创新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妇幼保健协会乳腺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女性乳房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
洛阳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整形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乳腺保健与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乳腺病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生命关怀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专家介绍

韩艳艳
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乳腺外科二病区护士长、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
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女性乳房健康管理专科分会委员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三十年,擅长心脏大血管外科、乳腺外科各类疾病的临床护理、手术配合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并具备护理管理、教学和科研能力,获得河南省市厅级科研项目二等奖两项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wa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06月24日
麻青
鹤壁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24年06月24日
杨蔷
溧阳市中医医院 | 肿瘤科
使患者不仅“活得更久”,也要“活得更好”。
2024年06月24日
李桃
平遥兴康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