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江城乳腺癌学术论坛 | 杨犇龙教授话乳房重建:外观优化,精益求精塑造患者术后新生活

2024年03月22日
来源:肿瘤资讯

“花重珞珈,龙行江城”,第四届江城乳腺癌学术论坛在2024年3月16日至17日在武汉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和医生,共同探讨了乳腺癌的最新诊疗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为湖北省内外的从事乳腺肿瘤专业的医师提供了兼具专业性和实用性的基础及临床科研前沿知识,以期造福区域乳腺肿瘤患者。【肿瘤资讯】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犇龙教授进行采访分享。

杨犇龙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
副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师从吴炅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干事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 专家委员 
中国医促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关村微创联盟乳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复旦大学医学科普青年联盟理事
CBCS指南编撰组秘书,巡讲团成员
《有点不医杨》系列视频节目创始人

辨析一步法与两步法:乳房重建中的争议与安全考量

杨犇龙教授:在乳房重建领域,选择一步法或两步法进行手术一直存在争议。根据荷兰的BRIOS研究和美国的队列研究结果,一步法在安全性方面似乎不如两步法,尤其在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BRIOS研究的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接受一步法后可能会面临假体丢失的风险,这在中国是难以接受的。

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关键在于能否通过一次手术能否为患者带来满意的外观。考虑到中国女性与西方人群在体型上的差异,以及在中国乳腺癌分期中早期原位癌患者比例的不同,在吴炅教授的带领下,在国内11家中心开展了一步法与两步法的随机对照前瞻性临床研究,即COSTA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一步法相比,两步法的整体安全性更高。然而,对于接受SSM(不保留乳头乳晕)手术的患者,两种方法在手术期并发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借助补片和新型生物材料,我认为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如果能够通过一步法一次性完成手术并获得良好的外观,尤其是在拥有强大的胸肌前房重建技术的情况下,一步法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而对于刚开始进行此类手术的中心,或者患者皮肤严重不足,或者需要接受新辅助治疗和放疗的患者,两步法可能是更优的选择。

乳腺外科的技术变革与未来展望:追求微创与美观的新时代

杨犇龙教授:随着腔镜技术、机器人辅助手术和先进影像技术的发展,乳腺外科治疗领域已经迎来了显著的技术革新。这些前沿技术对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并有望在未来引发治疗模式的变革。乳腺癌外科治疗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迅速,因为患者治愈率的改善早在近一个世纪前的Halsted时代就已经确立了基础,要在此基础上取得突破非常困难。

当前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做减法”,如何通过减少手术创伤来保持治疗效果,例如在同等疗效的基础上鼓励保乳手术、减少腋窝淋巴结清扫等。近年来,腔镜技术和机器人技术在乳腺外科的应用成为了新的趋势,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还显著改善了术后美观效果。它们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疤痕,甚至将疤痕巧妙地隐藏在不易察觉的部位,如腋窝或乳晕区域,从而使患者在经历切除和一期重建手术后,能够实现外观上的无痕化。这一点对于亚洲及中国人群尤为重要。

展望未来五至十年,乳腺外科的发展预计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一方面,部分患者可能会接受更为微创的手术,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免除手术;另一方面,新型医疗器械的应用将使得即便是大型手术也能在外观上上不那么明显,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术后外观。所有这些努力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让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顺利地重返社会。



责任编辑:YC
排版编辑:HYC



评论
2024年03月23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家里面的东西都带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