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6 每日资讯:徐瑞华、王峰团队免疫治疗新方案破局晚期肠癌困境; 幽门螺杆菌如何影响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沈琳教授发文揭示新发现;「YO」一线治疗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拟获突破性治疗认证

2024年03月0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今日要点
1. 徐瑞华、王峰团队原创免疫治疗新方案破局晚期肠癌治疗困境
2. STTT:上海长征医院臧远胜教授团队论述精准医学导向的新型临床研究设计
3. 幽门螺杆菌如何影响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沈琳教授团队发文揭示新发现
4. 【2024EBMT】S1P受体调节剂Mocravimod作为allo-HCT辅助治疗显著改善血液疾病患者的生存获益
5. 「YO」一线治疗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拟获CDE「突破性治疗」认证
6. Lancet子刊 | Lynch综合征患者携带MLH1、MSH2和EpCAM PVs的患者在70岁时患胃癌和十二指肠癌的风险增加
7. Protein & Cell丨柳素玲团队发现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通过固有免疫受体NOD1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干性和化疗耐药

1. 徐瑞华、王峰团队原创免疫治疗新方案破局晚期肠癌治疗困境

2024年3月4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发表了题为“抗PD-1,HDAC抑制剂和抗VEGF联合治疗MSS/pMMR结直肠癌:一项随机二期临床研究”的文章,报告了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王峰教授牵头开展的全国多中心CAPability-01临床研究的详细数据,为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微卫星稳定型/错配修复正常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结果显示,新的三药联合用药方案让这部分标准化疗失败的患者有效率达到44.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7.3个月,在“无人区”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这个研究是以临床问题为导向,通过基础研究指导临床,从而造福患者的典型,也展现了中国临床医学科学家的创新实力。(来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  STTT:上海长征医院臧远胜教授团队论述精准医学导向的新型临床研究设计

2024年3月4日,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臧远胜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杂志(医学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39.3分)发表了题为New clinical trial design in precision medicine: discovery, development, and direction的长篇综述论文。

全文1万5千余字,引文546篇,全面、深入论述了精准医学导向的新型临床研究设计的起源、发展和方向,及其在指导肿瘤精准治疗中的作用。本论文的通讯作者为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臧远胜教授,共同第一作者为段晓鹏主治医师、秦保东主治医师、焦晓栋副主任医师、柳珂副主任医师、王湛主任医师,均来自于上海长征医院肿瘤科。

点击阅读原文


3. 幽门螺杆菌如何影响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沈琳教授团队发文揭示新发现

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免疫治疗已成为包括胃癌在内的消化道肿瘤治疗常用的治疗手段。而幽门螺杆菌作为胃癌I级致癌物,其对于免疫治疗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

近期,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担任通讯作者的研究见刊The Innovation,揭示了解幽门螺杆菌对胃肠道肿瘤免疫治疗的影响,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策略制定带来启示。【肿瘤资讯】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点击阅读原文


4. 【2024EBMT】S1P受体调节剂Mocravimod作为allo-HCT辅助治疗显著改善血液疾病患者的生存获益

本届EBMT年会期间,来自瑞士的Dominik Heim团队报道了一项S1P受体调节剂Mocravimod作为接受异基因HSCT的AML患者的辅助和维持治疗的作用的研究(摘要号:OS12-04)。

事后分析表明,与接受allo-HCT而未接受MOC治疗的匹配真实世界队列相比,接受MOC作为allo-HCT辅助治疗的血液病患者在OS方面获益。这些数据支持MOC 作为allo-HCT 的辅助和维持治疗,目前正在开展MO-TRANS III 期试验,该试验是一项全球性双盲试验,旨在研究 MOC 的 GvL 效应,将其转化为延长接受allo-HCT 的 AML 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 OS(NCT05429632)。

点击阅读原文



5. 「YO」一线治疗MSI-H/dMMR转移性结直肠癌拟获CDE「突破性治疗」认证

近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两款新药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针对适应症为:伊匹木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或错配修复缺陷型(dMMR)结直肠癌患者(mCRC)。

根据百时美施贵宝于今年1月公布的临床研究数据,与化疗相比,两药联合疗法一线治疗MSI-H/dMMR表型的mCRC患者,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79%。

截屏2024-03-05 17.20.53.png

图源:CDE官网

6. Lancet子刊 | Lynch综合征患者携带MLH1、MSH2和EpCAM PVs的患者在70岁时患胃癌和十二指肠癌的风险增加

近日,一项题为“Gastric and duodenal cancer in individuals with Lynch syndrome: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的研究论文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上,该研究旨在评估了在荷兰全国性大队列Lynch综合征患者中GC和DC的累积发病率和肿瘤特征。

结果显示,携带MLH1、MSH2和EpCAM PVs的患者在70岁时患胃癌和十二指肠癌的风险增加,但在50岁之前这种风险非常低。监测的开始年龄、EGD监测期间GC和DC的产生率及其成本效益应成为未来研究的主题。(来源:梅斯医学)


7. Protein & Cell丨柳素玲团队发现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通过固有免疫受体NOD1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干性和化疗耐药

2024年3月4日,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附属肿瘤医院柳素玲团队在Protein & Cell杂志在线发表其研究性论文。

研究发现,脆弱拟杆菌ETBF在化疗不响应的乳腺癌病人癌组织中富集,同时固有免疫受体NOD1在这些病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中,甲硝唑和Nodinitib-1联用显著增加乳腺癌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该研究明确了肿瘤干细胞高表达的NOD1介导乳腺肿瘤细胞与菌群ETBF互作并导致乳腺癌多西他赛耐药的功能和具体分子机制,发现预测乳腺癌多西他赛耐药的分子标志物,并提出逆转乳腺癌多西他赛耐药的“三药联合”治疗策略。(来源:Bioart)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tcz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tcz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4年03月11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内容很精彩,值得学习!
2024年03月06日
贾原菊
宜城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24年03月06日
欧阳波
酒钢医院 | 呼吸内科
内容很精彩,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