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新起航·新篇章——规范多学科,共迎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新模式

01月2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图片1.png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岁序开,同赴新程。2024年1月27日,【中华骨健康学院——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学科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圆满落幕。
 
会议特别邀请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江泽飞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何志嵩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众多知名相关肿瘤领域专家齐聚本次大会,共同探讨恶性肿瘤骨转移领域的诊疗和研究进展。
 
会议期间,备受瞩目的【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学科专家研讨会暨安加维®骨转移适应症医保落地仪式】隆重举办。这一仪式的举办标志着我国在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学科诊疗规范化进程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肿瘤资讯】特别整理大会精华内容,以飨读者。

盛会启幕 携手共进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江泽飞教授发表开场致辞,他提到,自2005年起,在孙燕院士的带领下,开启了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规范化的工作。当前,各领域进展飞速,全国多学科示范中心的启动,有望帮助更多患者得到精准、合理诊疗。恰逢此时,安加维®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意味着药物的可及性和经济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带来福音,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图片2.png

周彩存教授在致辞中强调,肺癌是一种特别容易发生骨转移的癌症类型。一旦发生骨转移,容易发生骨相关事件(SRE),这些并发症往往导致患者生存期缩短。同时肺癌骨转移治疗效果不佳,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关注骨骼事件刻不容缓,特别是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多学科干预是当代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需要各学科专家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支持。

图片3.png

牛晓辉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作为骨科医生,致力于寻找能够有效治疗骨骼疾病的药物。而随着地舒单抗等创新药物的研发和纳入医保,相信将为更多骨转移患者带来福音,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未来,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骨转移诊疗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为骨转移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图片4.png

何志嵩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都离不开骨肿瘤科专家的专业支持,通过多学科专家团队的协作,患者将获得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图片5.png

马军教授在致辞表示,通过靶向治疗和细胞治疗的联合应用,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已成功延长至八年,标志着骨髓瘤正在逐步转变为一种可管理和可治愈的慢性疾病。骨转移支持疗法中,精准靶向RANKL通路的创新药物安加维®纳入国家乙类医保,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帮助患者更好保护骨骼健康、延长生存期,甚至达到临床治愈。

图片6.png

叶定伟教授在致辞中提到,前列腺癌骨转移以成骨性病灶为主,并且成骨性改变和溶骨性改变同时存在。如今安加维®骨转移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期待能帮助更多的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获益。

图片7.png

百济神州全球总裁首席运营官兼中国区总经理吴晓滨博士致欢迎辞,对莅临会议的专家们表示欢迎并以泽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为代表,介绍了百济神州的创新发展之路。

吴博士表示,肿瘤治疗是一场战役,当我们手握利器和原发灶肿瘤对抗时,也要带上铠甲,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免遭转移灶尤其是骨转移的伤害。今年1月起,安加维®终于正式纳入国家乙类医保,相信未来可惠及更多的患者。作为国内创新药领域领军企业,百济神州一直秉承“百创新药、济世惠民”的使命,未来也将继续努力,通过扩大创新产品、降低临床开发费用等措施,为全世界的癌症患者提供有效、可及且可负担的临床好药。

图片8.png

万众期盼 共襄盛举


《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学科 (MDT) 规范化治疗专家白皮书》项目正式启动


在全国肿瘤领域专家学者的共同见证下,《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学科 (MDT) 规范化治疗专家白皮书》项目正式启动,安加维®骨转移适应症医保落地!

随着《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学科 (MDT) 规范化治疗专家白皮书》项目的启动,将为提升骨转移的诊疗水平、揭示患者未满足需求提供有力支持,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合理的骨转移MDT策略,更为后续医患教育提供宝贵的素材和依据。

图片9.png

【第一篇章】
揭秘骨转移 通路全解读


会议第一篇章,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宇红教授共同主持。聚焦解锁肿瘤骨转移之谜,进行学术分享与讨论。

图片10.png

专题报告:RANK-RANKL通路的解读与展望

演讲嘉宾:武汉协和医院陈静教授

RANK-RANKL结合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激活,导致原发肿瘤细胞浸润周围组织进入脉管系统,进而逐步形成骨转移病灶。因此,RANKL通路是骨转移治疗的唯一通路,可有效调控成骨性和溶骨性病变。地舒单抗作为RANKL抑制剂,阻断了RANKL和RANK结合,从而避免骨转移无限循环的过程,治疗SREs方面效果显著并预防骨转移。大量基础研究表明,各类免疫细胞都可以表达RANK和RANKL,可能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抑制RANKL可能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这可能就是地舒单抗预防骨转移的主要作用机制。

图片11.png

讨论嘉宾: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冀学宁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林琳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施学东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晓婷教授

冀学宁教授指出,未来需要深入探讨如何精准选择骨转移药物以及如何改善患者的DFS和pCR率。林琳教授则表示,唑来膦酸曾被证实能预防乳腺癌骨转移,但在肺癌上并未取得类似的研究结果,因此希望地舒单抗能在肺癌治疗上取得突破。此外,如何将RANK-RANKL通路的免疫调节作用转化成实际的临床获益,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施学东教授认为,地舒单抗改善免疫微环境的效果,未来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来证实。徐晓婷教授表示,对于骨转移瘤的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疼痛、转运以及放疗的精准性问题。

图片12.png

【第二篇章】
影像诊断 受益匪浅


会议第二篇章,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姚煜教授主持。聚焦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识别与诊断,进行学术分享与讨论。图片13.png

专题报告:骨转移影像学诊断及疗效评估策略

演讲嘉宾: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祥松教授

肿瘤骨转移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骨转移的影像学诊断,建议以骨扫描作为初筛手段,CT、MRI等作为进一步检查手段。影像学无法明确的可穿刺活检或随访观察,虽然目前指南没有推荐采用PET-CT作为骨转移瘤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但考虑到其准确性及快速性,未来可考虑将其纳入指南推荐范畴。对于骨转移瘤的疗效评估,CT是重要的随访评估手段之一,合理利用骨转移诊断模式“2+N”中的N次随访常规评估CT骨窗,可及时发现骨转移避免晚诊、漏诊。同时,可参考骨代谢指标变化以更快评估疗效。使用地舒单抗后,可以在CT或MRI上明显看到骨质修复的变化,同时骨扫描上也能发现骨代谢明显减低。因此,通过MDT模式,可以帮助更多临床医生理解、应用骨相关评价标准,为骨转移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图片14.png

讨论嘉宾: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陈立波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梁旭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红兵教授

陈立波教授指出,传统的解剖影像学和核医学正在趋向一体化,这不仅提高了便利性,还增强了诊断的精准性。在疗效评估方面,除了临床评估,还有生化、解剖、代谢等多维度评估指标。梁旭教授指出,考虑到患者的便利性与可及性,PET-CT复查的间隔时间可以设为半年左右。在疗效评估方面,由于RECIST评价标准将骨转移灶视为非靶病灶,导致许多单纯骨转移的患者被排除在临床实验之外,从而错失了临床试验的机会。希望未来可以基于其他的评价标准,将这些患者纳入临床研究,从而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王红兵教授表示,骨转移的诊断金标准是经皮穿刺活检。对于非典型的影像学表现,需要进行综合判定。不同肿瘤骨转移特性不一致。对于肺癌、乳腺癌这类溶骨性破坏,X线的准确性比较高;但对于生殖细胞瘤这类的成骨性破坏,可能需要借助其他代谢性检查;对于混合性破坏,需要综合考虑选择检查手段。

图片15.png

【第三篇章】
联合治疗 更多获益


会议第三篇章,由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王立峰教授主持。聚焦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起始联合治疗,进行学术分享与讨论。

图片16.png

专题报告:骨靶向药物规范化诊疗的双重获益

演讲嘉宾:上海市肺科医院苏春霞教授

苏教授介绍了当前骨转移瘤的发病及诊疗现状,并强调了骨转移瘤多学科诊疗的重要性。在244、136、103三项临床研究中,地舒单抗在实体肿瘤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骨转移中,与唑来膦酸相比,可显著延迟首次SREs发生时间、降低首次骨并发症风险、延缓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初始确诊骨转移时使用地舒单抗是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在抗肿瘤专科治疗时联合骨靶向药物治疗可以并延长患者OS和PFS,为患者带来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双重获益。

图片17.png

专题报告:骨靶向药物规范化诊疗的双重获益

演讲嘉宾:上海市肺科医院苏春霞教授

苏教授介绍了当前骨转移瘤的发病及诊疗现状,并强调了骨转移瘤多学科诊疗的重要性。在244、136、103三项临床研究中,地舒单抗在实体肿瘤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骨转移中,与唑来膦酸相比,可显著延迟首次SREs发生时间、降低首次骨并发症风险、延缓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初始确诊骨转移时使用地舒单抗是治疗的最佳时机,而在抗肿瘤专科治疗时联合骨靶向药物治疗可以并延长患者OS和PFS,为患者带来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双重获益。

图片18.png

【第四篇章】
器欲尽其能 必先得其法


会议第四篇章,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田军教授担任主持。聚焦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实践,进行学术分享与讨论。

图片19.png

专题报告:台湾地舒单抗临床诊疗经验分享

演讲嘉宾台湾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陈崇裕教授

在肺癌患者中,骨转移瘤的发生率达到30%-40%,一旦发生SRE,后续再次发生SRE的概率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预后。相比唑来膦酸,地舒单抗作用机制更优,安全性更好。随后,陈教授分享了台湾地区的用药经验,大约75%的骨转移患者会使用地舒单抗进行治疗。关于不良反应,有17.5%的患者在使用地舒单抗后出现了低血钙,关注血钙监测并给予钙/维生素D补充剂,可以改善低钙血症。此外,台湾医生加强了与牙科的紧密合作,并未出现下颌骨坏死事件。因此,地舒单抗长期用药安全可控,建议使用周期两年以上。

图片20.png

讨论嘉宾:中日友好医院崔慧娟教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戴天阳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汤传昊教授、解放军总医院赵卫红教授、南通市肿瘤医院张晓东教授

崔慧娟教授表示,地舒单抗不仅能够治疗骨转移,而且能预防SRE的发生,同时可以采用中医药方法辅助改善患者相关症状。戴天阳教授指出,使用地舒单抗前需要对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评估,并要求患者加强口腔卫生,避免口腔感染。一旦出现感染,需要暂停地舒单抗3个月左右,必要时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汤传昊教授表示,在用药时长方面,需要综合考虑疗效和安全性。未来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探讨地舒单抗的用药时长,以及如何筛选合适的人群、精准的Biomaker等。赵卫红教授提到,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一旦确诊了骨转移,建议立即使用骨改良药物,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张晓东教授强调,关注肿瘤治疗的同时,也要加强对肿瘤并发症的管理。地舒单抗作为皮下注射药物,使用便利性更高。地舒单抗纳入医保报销范畴,将使更多患者获益。

图片21.png

【第五篇章】
巅峰论道 交流共享


巅峰访谈:直面骨转移诊疗关键临床问题

主持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张频教授

讨论嘉宾: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何志嵩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王立峰教授

诸位专家就“骨转移综合治疗团队可合作的科室”、“多学科诊疗对于科室和医院有没有相关的意义”两个问题进行了投票表决,并表示,真正将恶性肿瘤骨转移MDT诊疗落到实处,仍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推动,为恶性肿瘤患者带来更规范、个性化的治疗保障。

图片22.png

济往开来 再谱新篇


会议尾声,大会主席何志嵩教授和牛晓辉教授发表了精彩的总结致辞。本次会议内容丰富,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讨论热烈。通过专题学术汇报和真实病例实战,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在经验分享中共同进步。期待安加维®医保落地让更多患者获益,也期待随着《白皮书》项目的启动,为广大临床医生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规范诊疗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和新思路,为恶性肿瘤患者更长的生存期和更优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图片23.png

当前,恶性肿瘤骨转移多学科诊疗进展迅速,但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临床问题。未来,需要各界群策群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科学与国情结合,继续加强学术交流,为肿瘤事业谱写新的篇章,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早日实现!

图片24.png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IRIS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