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不通,路不通,食管不通,20世纪50年代的河南省林县地区食管癌高发,严重威胁着民众健康;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大国医者们聚势求索,数十年砥砺深耕,创造了世界级的抗癌奇迹,开启了食管癌治疗新篇章。
【肿瘤资讯】栏目特别邀请到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五洲教授,副院长兼胸外科主任申成玉教授,副院长兼胸二科主任王献增教授,放一科主任宋祥玉教授,血液肿瘤科主任王画普教授,回首大国医者们奉命危难之间,创造希望之光;志存高远,传承有序,擘画时代新蓝图。
本期特邀专家—王五洲 教授
林州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硕士学历
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0余年,发表国家级、省级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了郑大一附院牵头的“心衰患者接种流感疫苗试验”、“尿激酶溶栓试验”等科研项目
先后获得“安阳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安阳市优秀青年专家”、“安阳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河南省志愿服务优秀个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省辖市个人记大功)”、“红旗渠精神奖章”、中共安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2021年度全市专家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先进个人2022年2月等荣誉
本期特邀专家—申成玉 教授
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副院长
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阳市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期特邀专家—王献增 教授
林州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兼胸二科主任
安阳市市管专家(优秀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贲门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全国贲门癌巡讲团讲师
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阳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
安阳市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常委
本期特邀专家—宋祥玉 教授
林州市人民医院放疗中心主任、兼放一病区主任
河南省放疗防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放疗学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阳市医学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阳市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阳市抗癌协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安阳市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阳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阳市(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
本期特邀专家—王画普 教授
林州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河南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康复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安阳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阳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安阳市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志存高远,创新奋进,携手奏华章
王五洲教授:河南省林州市人民医院成立于1950年,是一所以研究治疗食管癌为重点的三级综合医院。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探索,我院创造性地掌握和施行了内外科治疗食管癌的新疗法和新术式,已然成为国内治疗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效果好、费用低的医院之一。基于多年累积的成果,2022年我院启动了肿瘤中心建设,并于2023年得到了河南省肿瘤中心评审组专家们的高度认可,高分通过评审。我们希望通过肿瘤中心的建立,对食管癌等各类瘤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肿瘤整体防治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献增教授:早在1964 年,国务院便委派食管癌专家到我院指导食管癌手术治疗。当年吴国祯、刘芳园教授在林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进行了第一例食管癌手术,拉开了我市手术治疗食管癌的序幕。同时,著名胸外科专家邵令方教授携手多名国内知名专家进驻林州市人民医院,进行了大量食管癌手术。
为了更好地推动科室健康、快速、协调发展,我们积极推动国内外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合作,开展人才和学科建设,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专业度和积极性,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我院诊治食管癌达到20余万例,同时也培养出了大批食管癌专业技术人才,掌握了食管癌诊疗新技术,并总结出了具有专科特色的食管癌诊治经验。
探索未知,走向未至,开启希望之光
申成玉教授:食管癌的治疗是世界性的难题。全球每年约50万新诊断的食管癌病例,其中近半数都在中国。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太行山山脉周围省份的食管癌发病率较高,而林州市人民医院位处太行山东麓,即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早年在党中央和周总理的指派下,国内多家一流医院专家来到我院,一同开展了长达几十年的食管癌病因调查和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今,我们也非常高兴能够参与到RATIONALE-302的全球研究当中,与百余家中心一起,携手探寻免疫治疗药物替雷利珠单抗为食管癌患者带来的希望之光。
RATIONALE-302研究是第一个全球性的食管鳞癌临床研究,探讨了替雷利珠单抗单药对比化疗在晚期食管鳞癌二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较对照的化疗组的 6.3 个月延长到了 8.6 个月,死亡的风险降低了30%。尤其是在PD-L1 TAP≥10%的人群中,替雷利珠单抗组的中位OS可长达10.3个月(对照组仅为 6.8个月,HR=0.54),超越历史记录。同时,替雷利珠单抗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客观缓解率(ORR)方面也实现了全面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性良好。
基于替雷利珠单抗的优异疗效,在新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替雷利珠单抗新增的两项食管癌相关适应证被纳入其中,一是联合氟尿嘧啶类和铂类药物化疗用于PD-L1高表达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或转移性的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的一线治疗,二是联合紫杉醇和铂类药物或含氟尿嘧啶类药物和铂类药物用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一线治疗。这为食管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更少的经济负担。
王画普教授:回顾历史,“林县经验”不仅有效改善了本地的食管癌疾病负担,同时也为中国食管癌防治打造出了一个标志性的高地,为中国特色抗癌之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创造出了全世界防治癌症的奇迹。立足今天,随着相关研究的日益深入,免疫治疗在食管鳞癌的药物治疗以及全身治疗领域展现出极其不俗的优势,让更多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取得了长生存获益。基于此,我院的食管癌内科治疗也乘势向深推进,创新融合多学科力量,持续加强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产、学、研、院、会大协作。我们希望随着免疫治疗的加入,能够助力更多食管癌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谱写时代新篇
宋祥玉教授:1965年,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委派中科院肿瘤医院放疗专家谷铣之、殷蔚伯教授组成医疗队,深入林县为我院筹建成立了放疗科,全面带动和指导我院的肿瘤放射治疗工作,是国内县级医院开展放疗最早的单位之一。
近六十年来,放疗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打造了全国知名的特色专科。现有一个中心、两个病区,开放床位100张: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5名,高级职称5名,物理师3名。近几年投入巨资更新设备,先后购置医科达 Precise 双光子直线加速器、瓦里安 Halcyon 直线加速器、飞利浦大孔径CT 定位机、新华多功能后装机、模拟定位机及治疗计划系统等先进放疗设备,能开展各种肿瘤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工作。
建科以来,收治放疗病人近10万例,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长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郑大一附院和河南省肿瘤医院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美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院进行学术交流。
在放射治疗食管癌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被卫生部确定为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中国抗癌协会确定为食管癌研究分中心。被科技部、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研究基地”。
放疗科坚持专科特色和创新能力培养,将不断更新设备、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为肿瘤患者提供优质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