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全新指南共识出台,助力基层肺癌诊疗规范化发展

2023年12月2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7月,由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牵头制定的《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发布,基于中国人群流调信息和临床证据,为中国肺癌筛查及诊疗实践作出了科学、合理的推荐与建议。同月,由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牵头制定的《县域肺癌临床诊疗路径》在国家卫健委主办的“健康中国发展大会”上发布。这是中国首部针对县域肺癌临床诊疗路径的指导性文件,充分整合了学术证据、医保政策和县域可及性等多重因素,旨在推动县域肺癌诊疗规范化、同质化、高质量发展。规范化指南共识文件的不断更新有望为基层临床医师及专业人员提供更加完备的指导。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更新NSCLC的分期治疗1

肺癌筛查:推荐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5岁;建议的筛查间隔时间为1年,不推荐间隔超过2年的筛查模式(图1-2)。相较于X线摄影,低剂量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使肺癌死亡率下降20%。因此首推LDCT筛查。对于可疑的气道病变,建议采用支气管镜进一步检查。

肺癌诊断:建议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细胞学/组织学/血清学检查进行诊断。中央型肺癌可表现出咳嗽、咳痰、咯血、喘鸣、胸闷、气急、胸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膈肌麻痹、胸腔和心包积液、Pancoast综合征等临床症状;远处转移可因转移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周围型肺癌早期常无呼吸道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相应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副癌综合征。

1.png图1 肺癌基线筛查管理流程

2.png图2 肺癌年度筛查管理流程

肺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X线摄影、CT、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超声、核素显像等方法(表1)。细胞学/组织学检查技术包括痰液细胞学检查、胸腔穿刺术、浅表淋巴结和皮下转移病灶活检、支气管镜检查等。血清学实验室检查中,NSE和ProGRP是诊断SCLC的首选指标;CEA、SCCA和CYFRA21‑1水平的升高有助于诊断NSCLC。

3.png表1 肺癌检查的不同影像学方法

分子病理学检测方面,含腺癌成分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无论其临床特征,应常规行EGFR、ALK重排、ROS1重排、BRAF V600突变、RET重排、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NTRK1/2/3重排的分子生物学检测;ⅠB~Ⅲ期术后患者手术病理标本需常规行EGFR突变检测。

NSCLC推荐必检基因为EGFR、ALK、ROS1、RET、BRAFV600和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KRAS、NTRK,扩展基因为包括MET扩增或过表达、HER2等。对于EGFR-TKI耐药患者,建议二次活检进行EGFR T790M等继发耐药基因检测。免疫组化检测NSCLC的PD-L1表达情况可发现可能对免疫治疗有效的患者。

NSCLC的分期治疗
Ⅰ、Ⅱ期: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是推荐优选局部治疗方式(图3)。
Ⅲ期:不可切除者以根治性同步放化疗为主,可切除者采取为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图4)。
Ⅳ期:明确患者NSCLC病理类型(鳞或非鳞)、驱动基因突变状态和ECOG评分,选择适合的全身治疗(图5)。

4.png图3 Ⅰ、Ⅱ期NSCLC治疗流程

5.png


6.png图4 ⅢA、ⅢB期N2及ⅢB、ⅢC期N3 NSCLC治疗流程

7.png

微信图片_20231221161622.png

图5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流程

随访:Ⅰ~Ⅱ期(初始治疗为外科手术±化疗或SBRT治疗后)和可手术切除ⅢA和ⅢB NSCLC R0切除术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前3年3~6个月随访1次,后续1年随访1次;局部晚期NSCLC(不可手术的ⅢA期和ⅢB期)放化疗后、Ⅳ期NSCLC患者全身治疗结束后,无临床症状或症状稳定者每8~12周随诊1次,出现新的症状和(或)症状加重者立即随诊。

首部《县域肺癌临床诊疗路径》助力肺癌县域诊疗2

《县域肺癌临床诊疗路径》(简称“《路径》”)于2023年7月18日正式发布,这是国内首部针对县域肺癌临床诊疗路径的指导性文件。《路径》由吴一龙教授担任主审、周清教授担任主编并专家组组长牵头制订,全国10余位肺癌专家指导,20余位基层肺癌编委参与编撰。

基层医疗机构的恶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对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千县工程”具有重要意义。《路径》应时而生,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认可、指导和支持,作为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的指导依据和培训材料,填补了我国肺癌分级诊疗领域规范的空白。

《路径》的基本策略为已经在中国获批肺癌治疗适应证,并且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诊治措施。可选策略分为两级:I级为已经在中国获批肺癌适应证,但尚未纳入医保的诊治措施;Ⅱ级为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并且在中国具备可及性但尚未在中国获批肺癌适应证的诊治措施。

基层实践的规范化将助力更多肺癌患者获得长生存希望。在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无论是《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还是《县域肺癌临床诊疗路径》,一部部专业指南共识的出台将为肺癌的基层诊疗提供更加全面的参考,结合县级医院的基层诊疗实际,助力肺癌规范化诊疗更好地落地执行。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27) : 2037-2074.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30510-00767.
[2]https://www.gdghospital.org.cn/NewsHospital/info_itemid_46710.html
肺研所牵头制定首部《县域肺癌临床诊疗路径》发布


CN-125531
过期日期2024-3-18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