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杨勇教授: 见微知著,追求卓越—从“细专业,重质量”谈肿瘤放疗及科研的发展

2023年12月25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在肿瘤学放射治疗领域,细分专业、见微知著、追求卓越的理念一直贯穿于科研者的探索之路。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深入挖掘学科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获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对个体病例的精细观察和对微小变化的敏感感知。通过在特定疾病或病种上的深入研究,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分子机制、治疗反应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本次【肿瘤资讯】有幸采访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杨勇教授,通过专家访谈,深入了解小瘤种背后的大科研,以及小瘤种的研究如何为整个肿瘤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杨勇
主任医师 肿瘤学博士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放射治疗科
科室副主任,福建省高层次引进人才(C类),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二届人民好医生·金山茶花计划(淋巴瘤领域)优秀典范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主治/副主任医师2016-2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博士研究生2013-2016
擅长领域: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临床数据挖掘及建模
学术职务:
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协作组 委员(ILROG Council)
CSCO抗白血病联盟 & 抗淋巴瘤联盟青年委员会 委员
专业特长:淋巴瘤、乳腺癌、直肠癌、肺癌等常见肿瘤的放射治疗,尤其对于肿瘤分层治疗有深入研究
学术成果: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JAMA Oncol、Blood、Leukemia、AJH 发表7篇IF >10论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3,单篇最高引用154次

小瘤肿患者的治疗现状和挑战

杨勇教授:目前对小瘤肿的定义主要依据其发病率,这可以作为一个粗略的划分标准。通常情况下,例如我国肺癌发病率(粗率)为 57.3/10 万,而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当前时点已超过肺癌,位居较高水平。在血液系统肿瘤中,淋巴瘤是一个总体发病率较高的瘤种,但如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Castleman病、神经内分泌肿瘤、特殊部位的软组织肉瘤、黑色素瘤以及睾丸肿瘤等,都属于较罕见的肿瘤,一般情况下,这些罕见肿瘤的发病率低于6 /10万。

另外小瘤种在临床最直观的感觉是一个医疗单位每年能收到这些瘤肿的患者数量的多少。以常见的NKT细胞淋巴瘤为例,许多医疗单位每年大约能收到50例左右的患者,较大的肿瘤中心可能会收到100多例。这与常见肿瘤如肺癌和乳腺癌相比,小瘤种每年收治的患者数明显较少。

与常见肿瘤相比,小瘤肿往往得不到重视,因此缺少大规模的Ⅲ期临床研究,甚至缺乏小样本的Ⅱ期临床研究。对小瘤种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整体标准治疗都缺乏关注,许多小瘤种甚至处于无药可医的状态。但一个小瘤种一旦得到一定的关注,就有可能会引起整个治疗格局的改变,例如PD-1单抗治疗黑色素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就曾引领了肿瘤的免疫治疗。

放疗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及进展

杨勇教授:放射治疗与手术及其他介入性治疗手段同属于局部治疗。对于局部病灶而言,局部治疗的控制率很高。在淋巴瘤的治疗中,通常会根据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恶性程度进行分类。侵袭性淋巴瘤,例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属于最为常见的中度恶性淋巴瘤。此外,还存在一类恶性程度较低的惰性淋巴瘤,如黏膜相关淋巴瘤、低级别的滤泡性淋巴瘤以及小淋巴细胞淋巴瘤。较高恶性程度的淋巴瘤包括T淋巴瘤、B淋巴瘤以及一些进展为白血病的淋巴瘤。在这三类淋巴瘤中,放射治疗的作用各异。对于一些惰性且局限的病灶,放射治疗可作为根治性治疗,使用较低剂量的放疗即可实现良好的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对于恶性程度极高的患者,放射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和姑息减症为主。而对于中间这一群患者,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疗效和危险度来判断放疗可能带来的益处。

近年来,淋巴瘤放疗的进展主要源于放疗技术本身的变革,包括靶区照射、剂量调整以及对正常组织和患者可能存在的第二原发肿瘤的更深入理解。这些技术的改进使得淋巴瘤患者能够更好地受益于放射治疗。总之,治疗更精确,剂量更低,靶区更小是近年来淋巴瘤放疗最大的进展。

以NK/T细胞淋巴瘤为例深度探索小瘤肿的科研之路

杨勇教授:在肿瘤科研领域,常常需要界定疾病是属于广泛的瘤种还是较为小众的瘤种。这种区分在整体人群层面具有不同的意义。对于那些发病率较高的瘤种,如乳腺癌和肺癌,相关研究可能惠及更广泛的人群。然而,从单个患者的角度来看,无论罹患何种肿瘤,患者都渴望获得高水平的治疗,以提升其生存和生活质量。在追求健康中国2030目标和全社会以人为本重视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专业领域的进一步细分成为一项有益的举措。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良好的时机,以深入探索科研,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的转化。

以上述提及的NK/T细胞淋巴瘤为例,该病在淋巴瘤范畴内属于低发病率的亚型,其全球或中国范围内的总体患病人数相对较少。然而,在既往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对该病的认知经历了从疾病特征到治疗,以及放疗技术、放疗剂量和放疗周期等的全面探讨。这一系列研究使人们对该病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NK/T细胞淋巴瘤科研成果转化为患者实践,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患者初诊时,借助临床预后模型,医生能够对其生存预期进行更为清晰的估计。根据预后模型,患者被分为低、中、高危三个危险分层。在此基础上,对于特别低危的患者,仅需接受放射治疗;而对于中高危患者,则需在放疗的基础上添加化疗。其次,对于化疗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新型化疗相较于传统方案可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第三,对于疾病的复发进展规律进行研究,例如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在两年内未出现复发,其生存期基本上可以达到稳定且接近正常人群的水平。这种评估对于深入探索该疾病整体复发与转移规律以及后续的随访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对NK/T细胞淋巴瘤的研究是在小瘤种开展科研的例子。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竞争激烈,若希望以相对较小的投入获得显著的研究成果,专注于研究较小的瘤种可能是一条有效的突破路径。在大瘤种科研相对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大瘤肿的研究思路。仍然以NK/T淋巴瘤为例,在研究过程中,可汲取弥漫大B淋巴瘤或乳腺癌等大型瘤种的研究经验,以提升科研思路。对于年轻医生而言,在研究初期面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宜将过多精力投入看似较为广泛的研究方向。相反,应选择一个较为专业、并非热门的研究方向,运用新颖或热门的技术和思路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专业领域的细化和研究质量的提升。

科研驱动下的肿瘤诊疗创新与临床认知提升

杨勇教授:首先,临床医生要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当前的科研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完全立足于临床的研究,即常见的回顾性分析或病例数据分析;二是基于实验室的基础研究。目前更为强调的是临床医生应以观察到的临床问题为出发点,运用基础实验方法或思路进行深入探索,为今后的临床改进做出努力。其次,作为医生必须对疾病的特点和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在缺乏对临床规律和问题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纯粹基础研究或文献阅读并确定研究方向,很可能对临床工作和未来的发展产生有限的帮助。临床医生应该从日常工作中汲取经验,例如研究一些病例为何发生转移、为何放疗效果欠佳,为何PD-1治疗疗效较差,这些观察都来自于临床实践。然而,观察到的现象并不一定代表规律,因此年轻医生需要通过科学手段收集患者数据,采用现代统计方法找出规律,并进行分层,以便对患者进行更精准的区分。在此基础上,临床现象可能得以更真实地呈现。随后,医生可以运用动物模型、细胞实验,甚至基因测序等研究方法验证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否能得以验证。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验证临床观察结果的真实性,还为进一步的挽救治疗和创新药物或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化疗、放疗以及其他新兴治疗方法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研究的推动和在临床中的验证。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初学者可能会面临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方面的困难。然而,这些困难并非一开始就能够轻松掌握的。因此,在日常工作或学习中,临床医生应该进行细致的规划,例如每天或每周阅读几篇文献、查阅几个病例,学习哪些统计方法,了解哪些实验技术等。通过学习已有研究的文章或案例,将欲研究的内容模仿并细化,使其贴近每日、每月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我相信,无论最终是否能够开展优秀的基础研究,这样的努力至少会使医生对该疾病的临床认知发生深刻改变,有助于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推广到所研究的疾病中,特别是在一些罕见疾病领域,这可能使患者受益匪浅。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LEM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CY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