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BTK抑制剂新进展】泽布替尼为WM患者带来更好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PTS):III期ASPEN试验长期随访结果

2023年12月0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6月8-11日,2023年第28届欧洲血液协会年会(2023 EHA)于德国法兰克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隆重召开!作为血液学领域的国际盛会,2023 EHA汇聚全球顶尖血液专家,共聚一堂分享、探讨最前沿的血液领域研究成果。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来源于浆细胞的惰性B细胞淋巴瘤,约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2%。WM以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IgM)蛋白的异常产生和淋巴浆细胞浸润到骨髓为特征。WM目前尚无法治愈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10 ~ 12年,许多患者死于与该病无关的原因。过去二十年间,伴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WM患者的预后持续改善。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是WM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BTKi)可通过抑制BTK激酶的磷酸化,阻断BCR信号通路进而抑制其生物学反应。【肿瘤资讯】特别对2023 EHA期间公布“泽布替尼 VS 伊布替尼治疗WM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PTS):III期ASPEN试验长期随访结果(摘要号P1679)”研究内容进行整理,以供大家学习。

研究详情

研究背景

ASPEN(NCT 03053440)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III期研究,在WM患者中比较泽布替尼(一种新一代强效和选择性BTK抑制剂)与伊布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目的

在队列1(MYD 88突变的患者)中评价了意向治疗(ITT)人群和达到完全缓解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CR + VGPR)的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oL)结局。

研究方法

患者报告结局(PRO)是使用EORTC QLQ-C30和EQ-5D-5LVAS评分评估的探索性终点。队列1中的患者在基线(周期1,第1天)、每3个周期直至周期13以及此后每6个周期完成问卷调查。两组的每个周期均为28天。对所有量表进行描述性分析。重复测量分析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评估组间PRO终点的差异,包括总体健康状况(GHS)、身体和角色功能以及疲劳、腹泻和恶心/呕吐症状。ITT和VGPR人群中的关键临床周期(第25周期达到VGPR的患者)包括第4、7、13和25周期;关键周期对应于至主要缓解的中位时间。临床有意义的差异定义为与基线差异≥5分。

研究结果

共计201例患者(泽布替尼组102例,伊布替尼组99例)入组队列1。泽布替尼组和伊布替尼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除了年龄>75岁的患者(33.3% vs 22.2%)和贫血患者(血红蛋白≤110 g/L,65.7% vs 53.5%)。

伊布替尼组导致剂量暂停或减量、停药和死亡的不良事件(AE)高于泽布替尼组;依从率稍高(泽布替尼组:92%~97%;伊布替尼组:89%~98%)。在ITT人群中,泽布替尼组的腹泻和恶心/呕吐症状评分在所有关键临床周期内相对于基线保持稳定,而伊布替尼组患者腹泻和恶心/呕吐较基线加重。在其他关键PRO终点中,观察到两种治疗均较基线改善,但无显著差异(表)。没有CR。泽布替尼组患者达到VGPR的中位时间(8个月)较伊布替尼组(17个月)更短,CR + VGPR缓解率分别为38.2%和25.3%(P=0.0374);与伊布替尼组的17例患者相比,泽布替尼组中第25个周期时为VGPR的31例患者PRO终点结局总体上更好。在VGPR应答者中,第7周期时两组间的机体功能(P=0.0387)和疲劳(P=0.0288)差异具有临床意义;第25周期时,两组间的机体功能(P= 0.0476)和(P=0.0220)疲劳再次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差异。在第4周期,伊布替尼组患者的腹泻(P=0.0053)、恶心/呕吐(P=0.0549)的预后结局更差。

图片1.png

研究结论

在ASPEN研究中,与伊布替尼相比,在MYD 88突变型WM患者中,泽布替尼治疗与HRQoL更显著改善相关。在ITT和VGPR人群中,在早期治疗周期的腹泻和恶心/呕吐以及达到VGPR的患者的长期机体功能和疲乏方面观察到具有临床意义的差异。对于在第25周期达到VGPR的患者,与伊布替尼相比,泽布替尼治疗导致HRQoL更早且更持续的改善,与VGPR的中位时间更短一致。

总结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是一种少见的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MYD88突变率高达90%,CXCR4突变率为30%。第一代BTK抑制剂开启了WM的靶向治疗时代,但其疗效受MYD88L265P(MYD88MUT)和CXCR4影响,特别是MYD88MUT/CXCR4MUT、MYD88WT患者获益有限,且伊布替尼的心血管AE风险较高,尤其是房颤/房扑。

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新一代BTK抑制剂在初治WM患者中展现出更优的疗效和安全性:ASPEN研究随访数据显示,泽布替尼无论基因突变状态,与伊布替尼相比,泽布替尼治疗WM患者起效更快、缓解更深,给患者带来更长生存获益、更高生活质量。也正是基于ASPEN研究,泽布替尼目前在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及欧盟等国家成功获批了WM治疗适应症,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NCCN)指南(2023年V1)推荐单药治疗WM,并获得2023年mSMART(梅奥骨髓瘤分层及风险调适治疗)指南和2022年NICE(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院)权威机构唯一推荐治疗WM,已成为国际标准方案。此次EHA更新的数据[1]显示,泽布替尼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HRQoL改善,再次为泽布替尼成为WM更优化选择提供了证据。迄今为止,ASPEN研究是唯一一项直接比较两种不同BTK抑制剂治疗WM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泽布替尼和伊布替尼治疗WM疗效高、安全性好。然而,两组均无患者实现CR,这凸显了一个事实,即BTK抑制剂单药根治WM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因此,BTK抑制剂可能作为联合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为患者带来深度的应答[2]


参考文献

[1] 2023 EHA Library. Tedeschi A. 06/08/2023; 386125; P1679
[2] Buske C, et al. Managing 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 with BTK inhibitors. Leukemia. 2023 Jan;37(1):35~46.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guangli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