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5under35】滕菲菲医生:如何使科研成果真正回归临床

2023年08月23日
作者:滕菲菲
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滕菲菲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肿瘤医院 特需二病区
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放射治疗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免疫与免疫治疗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山东省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分会委员
山东省临床肿瘤协会食管癌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要从事肿瘤放射免疫及疗效预测方面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山东省高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团队带头人,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于2021年及2022年入选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以第一/通讯作者分别发表于BMC MED、 RADIOTHER ONCOL、INT J RADIAT ONCOL、 CANCER LETT、BIOMARK RES、TRANSL RES等国际权威放疗杂志,累计影响因子110余分。多次受邀ASTRO、CSCO等国际和国内肿瘤学大会进行大会报告。


想要科研成果真正应用于临床,就必须保证两个关键步骤的实施。第一,从临床到实验室的科研问题凝练,第二,从实验室到临床的科研成果转化。

图片1.png

一、根据临床需求凝练科学问题
临床需求是医学研究的核心驱动力。每一项科研都应该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尤其是那些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它们往往代表了医学领域的痛点和挑战。通常,科学问题的凝练有三种途径和方式:1.从临床诊疗难点凝练科学研究问题;2.由临床数据驱动产生科学研究问题;3.通过阅读文献、学术交流发现科学研究问题。在肿瘤治疗领域,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往往涉及治疗效果、副作用、患者体验等方面。识别这些需求的关键在于深入临床一线,与患者、医生和护士进行沟通,了解治疗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和挑战。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尤其对于晚期患者,达到了以往细胞毒性药物从未实现的长期生存获益。然而,虽然有部分患者显示出持久的疗效,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对免疫治疗无效,整体有效率仅20%-30%。因此,寻找有效的联合治疗手段是提高免疫治疗疗效的主要趋势。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应用在众多动物模型中观察到较好的疗效,但其临床转化价值却仍不明确。放疗与免疫治疗联合的整体有效率仅维持在40%左右。我们团队针对此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
1.探索两者最佳联合模式。我们通过临床前期动物实验、回顾性分析确定放免联合的协同作用,探索联合的最佳放疗分割模式。随后,我们分别在寡转移以及局晚不可切的NSCLC中开展了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两者联合的临床疗效,观察相关的不良反应。
2.寻找有效增敏靶点。利用前期开展的临床试验,我们通过RNA-seq、单细胞测序、流式等技术寻找参与联合治疗的关键分子,并通过基因敲除成功验证Ripk1是介导放疗联合PD-1单抗增敏的关键靶基因,也是有效的疗效预测指标。
3.构建疗效预测模型。我们率先开展了分子功能成像引导自适应放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系列研究,利用FDG-PET/CT、18F-RGD PET/CT、磁共振分子功能成像等技术,实现了生物学靶区精确勾画;并成功构建放免联合的疗效预测、不良反应预测模型。
本项目取得的初步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1. 申请人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系列论著40余篇,被SCI收录34篇,总影响因子120余分。分别发表在BMC Med(IF=8.775)、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官方杂志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IF=7.038),欧洲放射肿瘤学会官方杂志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IF=6.28),Cancer Lett (IF=8.679)等国际权威杂志。
2. 申请人在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大会报告2次,在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暨中美放射肿瘤协作学会(SANTRO)研讨会大会报告1次。
3. 申请人获科研及荣誉奖励:2021年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2022年泰山学者青年专家。
4. 申请人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基金及人才项目资助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高等学校青创人才引育计划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项目1项。
二、将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临床转化
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投入高、产出少、成果转化率低”是目前医药研究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整体面临的严峻现状。想要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要从思想意识、管理制度、具体实施三个方面着手。1.思想认识方面,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意识,在确立和完成科研项目时,兼顾理论与临床需求;2.管理制度方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政策;3.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与政府、高校、医院、企业等多部门交叉合作。
我们的团队不仅关注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更注重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通过与各个科室临床医生的紧密合作,我们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1. 实现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本项目通过借助多组学技术揭示肿瘤不同维度深层生物学特性及关键分子机制,开发疗效及副反应预测模型,构建有效的联合治疗策略,现已陆续在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尝试推广应用,将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的临床转化。约538例恶性肿瘤患者实现了临床应用。
2. 以项目为载体,加强团队建设:1)通过组建科研团队,明确学校重点扶持的优势科研方向和优先支持的新兴科研方向,充分发挥本项目在科研创新的引领作用。2)通过组建科研团队,扶植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作为带头人进行培养。3)努力成为学科交叉融合、教师合作研究的示范点。
3.研究生培养: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5名。富有团队创新能力,在本研究领域均具有明显的发展潜力,研究成果显著。本团队将继续发挥多学科协作研究的优势,以现有科技平台建设为依托,以重大研究项目为纽带,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加强成员间协作,形成研究方向明确、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青年创新团队。
科研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紧密的。只有真正从临床需求出发,我们才能确保科研成果真正回归临床,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诊疗方案。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勇于创新和突破的精神。在院士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团队将继续立足临床实践,聚焦肿瘤治疗前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