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5under35】李晓韵医生:医学的双翼:探寻科研与临床的融合与共进

2023年08月23日
作者:李晓韵
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李晓韵
住院医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鼻咽科
医学博士,临床博士后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是鼻咽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和肿瘤微环境。
2017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Simon Cancer Center交流。
2021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2年获评中山大学优秀毕业生。
2022年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
近5年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J Clin Oncol, BMC Medicine, Eur J Cancer,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等杂志发表论文12篇,累计影响因子104分。
在韩国KSMO会议和美国AACR 年会上进行口头报告和壁报交流,荣获Oral Presentation Award。

我想,在每个医生成长的路途上,或多或少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医生为什么要做科研?科研和临床,孰轻孰重?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或许可以挽救成百上千病人的性命,然而受制于有限的医疗资源,单纯依靠完成临床工作,很难解决所有患者的需求,而如果通过科学研究,发现新治疗方法、新的药物,甚至是针对某些疾病的根本性解决方案,就能造福万千患者。本质上,科研和临床根本就是一回事,临床中未解决的问题为科研指引方向,而科研成果又可以回归临床。

当医生开展科研时,选择合适的临床难题是开展科研的关键一步。而发现临床难题并不是纸上谈兵、天马行空般地发散思维,医生如果能切身处地做到急患者之所急,苦患者之所苦,会发现有数不清的问题向自己涌来,例如:“为什么两位患者分期相同,治疗相同,疗效却相差甚远?”,“不同剂型的紫杉醇药物在安全性和疗效方面有什么区别?”,“打三个疗程化疗病人太遭罪,减一个疗程行不行,会不会影响疗效?”……自始至终,临床问题都应该紧密围绕着患者需求,在脑海中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造福患者是根本”。而在开展课题的起初,我们常常粗浅地把临床问题和课题划等号。例如,“如何提高复发转移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就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难以形成课题。尽管问题是课题的源头和起点,但课题是为了研究和解决那些有价值的、应该解决和能够解决的具体问题。因此,只有通过深入洞察问题的本质,才能确保科研选题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选择临床难题之前,还需要进行充分的文献综述,了解已有研究和进展,从失败的研究中获取思考与灵感,避免重复努力,同时找到可以延伸或改进的方向。在提出问题之后,需要评估研究的可行性,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技术和数据来开展研究。确保问题的研究设计能够在实际层面上得到合理解决。对于一些复杂的临床问题可能需要跨足多个学科,需评估自身或研究团队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技能来解决所选问题。而与研究同行、专业人士交流,获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有助于进一步厘清课题的方向和可行性。

从发现问题、科研探索到成果转化的过程,好比一颗种子从落地到生根发芽,从结果、收获、进入市场,到最终出现在餐桌上,整个过程不是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能实现的。在现代医疗体系中,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并不是孤立的两个群体,而是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的存在。优秀的临床医生通过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临床,不断提升医疗水平;而深入的科学研究也需要临床医生的经验反馈,从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调整研究方向。此外,现代技术手段也能提供不少助力,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发现可能的规律和新治疗思路。
图片1.png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基础研究之后,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又是另一条漫漫长路要走,从前期验证、药物开发、临床前研究到I-III期的临床试验,整个过程中需要跨学科团队的合作,包括科研人员、医生、制药公司、药品监管机构等,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且成功并非总是保证。现实中的研究之路往往与一帆风顺相去甚远,漫长而艰难是常态,执着和坚守是必备品格。下面这段话与大家共勉:在追寻科学知识的广袤领域中,吾辈常需崇尚愚公移山之志:虽面临山峦巍峨,志愿坚毅;虽微不足道,然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积蓄之势汇聚,终能踏平阻障。但惟有个体之努力,难成卓越事业,"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义亦显重要。如河流之汇聚,众流成江,协力则可成海。科学研究亦然,单枝不足成林,各学融汇,团结协作,相互激发,方能不断前行,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

图片2.png


附注:转化研究的“死亡之谷”,指科研成果无法有效的产业化,导致成果与临床应用之间出现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