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5under35】廖丹颖医生:以患者为中心 探索多元模式下临床研究

2023年08月23日
作者:廖丹颖
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廖丹颖
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血液科
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美国 联合培养博士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面上项目1项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4项
从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治,尤其是CAR-T细胞治疗
以第一作者在Lancet Haematology,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Current Opinion in Hematology, 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等杂志发表SCI论文
研究成果入选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细胞治疗专委会委员
武汉医学会第七届血液学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危重症医学专委会委员

我国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双一流高校建设等系列举措的落地,一批高水平医院涌现,在常见疾病的诊治能力上达到或者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但不可否认目前国内临床广泛应用的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药往往由欧美发达国家所开发,是否能够产出并且持续产出能够改变现有临床实践的原创性成果,决定了中国的临床医学学科能走多远、能变多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赵宏表示,开发解决重要临床问题的自有关键技术、设备是国家重大的战略需求。
 
P2:培养临床医生的科研思维,发现问题。
临床工作者发现临床需求和临床问题的一线人员,不断填补患者尚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从人才培养和储备角度来看,除了医学知识以外,还要重视对医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以及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教育。这样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研究型医生’,会重视和发现临床的需求,有排除万难解决问题的责任心和决心,同时还具备解决问题的科研思维能力。
 
P3:重视基础研究,加强不同领域合作。
虽然发现的是临床问题,但是往往需要基础研究或跨学科交叉研究,才能明白具体机制从而对其进行调控。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现,是从恶性肿瘤患者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导致化疗耐药,治疗效果不佳,而正是包括陈列平教授在内的科学家们对肿瘤免疫的基础研究,促使了CTLA-4,PD1/PD-L1等靶点药物的面世,而临床医生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后仍然有患者复发或耐药,探明耐药的机制,并寻找更多新型的免疫检查点分子成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这又导致了如LAG-3、TIM-3、TIGIT、BTLA、A2aR、B7-H3等新靶点的发现,使得恶性肿瘤患者有了新的希望。这就是全世界多学科,包括基础和临床医生合作交流,促进临床问题解决的两性循环。
 
P4:在伦理监督审查下,鼓励开展创新性、探索性的IIT临床研究。
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作为临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由研究者发起、为了探索科学价值而开展的研究,其研究范围常常是此前研究未涉及的领域。IIT研究与由企业发起的研究并行,互为补充,能够更好地推进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循证医学提供更充分的依据。随着我国近年来临床研究的迅速发展,IIT研究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临床医生探索新型诊疗方案的又一重要路径。
任何的理论想要成为治疗手段,写进指南,改变现有的治疗模式,都需要在临床经过评估和检验,但是医疗又有其特殊性,过于探索性的实验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在伦理的监督审查下,临床试验的设计和执行变得更加安全和高效,可以充分保障患者和研究者的利益。所以我们需要鼓励临床医生学习开展IIT研究,对于患者而言,临床试验提供了获得最新治疗方法和药物的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机会;对于临床试验的医生和研究者,可以获得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并为改善患者的治疗选择做出贡献;对于医药企业而言,临床试验是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为药物上市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这才能促进基础理论的临床应用和转化,才能使得造福更多的患者成为可能。
 
P5:平台、经费、政策支持等。
当前,科研经费支撑体系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支持不够。目前医学类可申请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主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自然基金以及科技部的重点研发专项。自然基金主要支持对机制等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重点研发专项一般需要组建较大团队并且每年资助数量较为有限,因此都无法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临床研究者的科研积极性和能力。可以充分调动企业的资源,横向和纵向基金相结合,政策上支持和鼓励临床研究以及基础科研的转化。
 
总结:一个临床科学问题的提出到最后转化落地,需要医生、患者、医院、国家等各个层面的支持和合作,人才、政策、平台等多维度资源支持。
近年来,以临床为导向的医学创新和医工融合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一个新的医学时代正在悄然崛起。但是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除了医疗机构以外,还有很多环节需要有系统性的服务平台予以支撑,同时,医务人员对于医学成果转化也缺乏系统性的知识。大多数医疗机构没有设立技术转化服务的部门和人员,有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医疗机构要用好各项政策,抓紧机遇,完善自身制度,引进专业服务团队,形成长效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机制。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基,加强人才培养,把医学创新成果转化培养体系覆盖到成果转化全链条,要建立成果转化培育部门,积极建设创新和转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