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5under35】潘常惬医生:《多学科交叉助力临床转化》

2023年08月22日
作者:潘常惬
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

  

潘常惬
主治医师

湖南省肿瘤医院 胸部内一科
湖南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 肺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
湖南省抗癌协会 肺癌专业委员会 委员
湖南省抗癌协会 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研究方向: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食管癌、胸腺肿瘤等临床规范化诊疗及发生发展分子机制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
累计发文影响因子23分


对于基于临床需求,临床科研工作者如何通过探索性科研最终使科研成果回归临床、满足临床需求?
这一问题的本质就是临床转化问题,就是临床前的研究(包括基础研究、机制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终究有多少能转化为解决临床问题的治疗模式,有多少能转化为临床患者所需求的治疗方法,有多少能转化为临床医生同样也迫切需求的治疗方案。
开展肿瘤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以及多学科交叉研究,从临床发现问题,继而开展科学研究,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促进成果转化。一个最为明显的实例就是李兰娟院士所领导的人工肝项目研究。
1986年,在治疗肝昏迷和肾衰竭的病人时,李兰娟发现了使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方法,之后创立了李氏人工肝系统。通过在临床上的应用,发现人工肝系统的问题,并不断进行创新改进。历经30年的探索和实践,李氏人工肝项目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还获得了国际上的高度认可。

图片1.png

攻克医学核心科学问题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研究思维。一个学科的发展还是不够的,多学科交叉发展才是常态,多学科交叉不仅可以使患者获得规范化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还可增强专科间交流、促进专科间合作、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拿我自己的科研项目为例,我所研究的是精神心理研究领域的抑郁症和肿瘤领域的胃癌之间的关系,在临床上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罹患肿瘤的患者往往心情压抑,心境烦闷,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状态,甚至合并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那么这些心理疾病会不会影响肿瘤进程,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那么有影响的话如何阻滞这种影响。对于这一科学问题,我们团队展开了科学研究,发现:抑郁状态诱导胃癌中产生神经内分泌表型转化,加速胃癌侵袭、转移,其中分子机制是抑郁症相关的儿茶酚胺激活β2-AR/MACC1/SYP信号轴诱导该效应产生。更重要的是,我们找到了一种β2-AR拮抗剂ICI-118,551可阻断抑郁症激活的β2-AR/MACC1/SYP信号通路轴,从而抑制了神经内分泌表型转化,最终抑制胃癌侵袭、转移。MACC1有望成为新型的肿瘤神经内分泌样表型标志物,并且,在临床治疗中针对MACC1的靶向治疗及β2-AR拮抗剂的应用或能使胃癌患者获益,尤其对于并发抑郁症的胃癌患者。

图片2.png


随着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医学和免疫治疗时代,肿瘤临床问题突出表现为肿瘤异质性显著,免疫微环境复杂,治疗手段有限,效果欠佳。针对这些问题,积极推动学科交叉合作,通过系列研究,打破学科壁垒,探索肿瘤精准诊疗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