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35under35】张蕊医生:漫谈如何通过探索性科研使成果回归临床

2023年08月22日
作者:张蕊
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张蕊
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肿瘤分子诊断中心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伴随诊断与治疗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结构变异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机制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在Molecular Cancer,Cancer Research, Biomaterials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9篇,其中10分以上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37.3。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恶性肿瘤发病约406万例。尽管患者五年生存率逐步提高,但庞大的患病基数仍不容小觑。作为受过科研训练的临床医生,我们要做的科研创新需要从临床需求出发,针对临床诊疗中真正的难题,通过搞科学研究的手段,去探索解决方案,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惠及更多患者。而不是为了“发文章”而做科研,为了“中课题”而做科研,甚至为了“评职称”而做科研。临床医生需要更多关注应用性研究,甚至包括手术方法改良、手术器械改造等,也可以通过与药企和药物研发机构开展合作,开发新技术和新药物,真真正正地为了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做出每个人的努力。
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医生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还要让医生搞科研?让专门的科研工作者去做就好了。” 为什么要让医生搞科研?就是因为脱离了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固然可以做好科研,把分子机制讲得很明白。但是他们做的科研完全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出发而做的,他们是不知道临床诊疗中真正的难题与困境在哪里的。这些问题,只有每天接诊病人、做手术、开药方的临床医生是最清楚的。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经验”、按照“指南”去做,要打破固化思维,对于目前技术手段没办法达到的方案不能轻言放弃,而是要敏锐地抓住,动脑筋把它们转化为可研讨的科学问题,变“不可能”为“可能”,也许将来我们就能为技术的推进,“指南”的改写尽到自己的一份力。
简单举个例子。多数肺癌早期是无症状的,因此早期筛查非常关键。正是基于这个临床问题,医生和研究者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筛选出多种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基于这些生物标志物的筛查,结合CT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肺癌早诊早治的水平,帮助患者们早日重获健康。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常委陆舜曾说:“精准治疗彻底改变了肺癌治疗的临床,首先是要对病人进行分型和分子分型,通过基因的检测找到相应的靶点。通过发现这些靶点,逐步使他的中位生存开始向5年靠拢,能够使转移性肺癌逐步成为慢性病。”
针对临床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我从我个人的科研经验提出一些想法。首先,我们需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善于发现临床诊疗中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习以为常、被忽略的问题。其次,需要有提炼问题的能力,将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通过与专家研讨,确定其开展研究的可行性。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项目实施的决心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要充分利用科室以及医院的样本资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科学研究,实现新型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开发,或是复发风险模型的建立,提升诊断效能,提高治疗疗效,最终实现肿瘤患者个体化诊疗的全程管理,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总体目标。
希望临床医生们多开放心态,基于自身临床问题出发,与不同领域的科学家进行碰撞,找到更有效、更创新的解决方案。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医院是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医学成果转化的关键节点。也希望医院加大对研究型病房、临床实验等方面关注。在分级诊疗的政策推动下,三甲医院尤其是教学医院在做好临床基础工作的同时,更需要承担创新和研究的相关任务,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进一步提升自身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