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好声音】赵维莅、王黎教授团队报道低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ET CT 引导的治疗:3期非劣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

2023年07月31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国际预后指数(IPI)低危(0-1分)的初治非大包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预后良好。FLYER研究证实,在IPI 0分的非大包块初治患者中,4个周期的R-CHOP方案可以作为标准治疗,但这一策略是否可以推广至IPI 1分的患者尚未证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赵维莅、王黎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施晴、赫洋等作为第一作者,设计了3期、非劣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探讨针对初治低危DLBCL患者,中期PET CT 引导的治疗优化策略。【肿瘤资讯】特邀通讯作者之一王黎教授对该研究结果进行点评。

研究详情

背景

对于国际预后指数(IPI)为0的初治非大包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目前的标准治疗是4个周期的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R-CHOP)方案治疗,但对于IPI为1的非大包块DLBCL患者,化疗方案减少到4个周期可否达到相同的疗效尚不明确。本研究在中期PET-CT阴性(Deauville评分为1-3分)的全部低危(IPI 0-1)非大包块DLBCL患者中比较4周期化疗和6周期化疗的疗效。

方法

本研究为开放性、3期、非劣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14~75岁,IPI低危的初治DLBCL,经4周期R-CHOP治疗后达到PET-CT证实的完全缓解(CR)的患者,按1:1随机分组,分别继续接受4个周期利妥昔单抗(4RCHOP+4R组),或继续接受2个周期R-CHOP加上2个周期利妥昔单抗治疗(6R-CHOP+2R组)。主要终点是意向性分析集的2年无进展生存(PFS)。安全性分析在接受至少1个周期治疗的患者中进行。非劣性界值为-8%。

结果

2016年6月14日至2020年10月30日,共筛选了311例完成4周期R-CHOP化疗及中期PET检查的患者,其中21例因中期PET阳性未达到入组标准。29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继续接受4周期利妥昔单抗(4R-CHOP+4R 组,n=145)或2周期R-CHOP加2周期利妥昔单抗(6R-CHOP+2R 组,n=145)。4R-CHOP+4R组有1例患者和6R-CHOP+2R组有2例患者撤回知情同意,因此按意向治疗分析有287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图1)。两组基线特征均衡。整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5岁(范围18-75岁)。所有287例患者中,根据IPI 50.9%有1个危险因素,30.3%年龄大于60岁,47.4%有肿瘤侵犯。所有患者均被病理诊断为CD20+ DLBCL。

图片1.png图1 研究设计概况

本分析的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10月3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47.3个月(四分位间距36.5-62.2个月),期间19例(6.6%)患者疾病进展,7例(2.4%)患者死亡。4R-CHOP+4R组140例患者和6R-CHOP+2R组141例患者完成了治疗。

疗效分析

意向治疗分析显示,4R-CHOP+4R组和6R-CHOP+2R组的2年PFS率分别为95%(95% CI,92%~99%)和94%(95% CI,91%~98%)。两组2年PFS率的绝对差值为1%(95% CI,-5%~7%),满足非劣性标准(预设非劣性边界为-8%,P<0.001),证明4周期R-CHOP加4周期利妥昔单抗疗效不劣于6周期R-CHOP加2周期利妥昔单抗。两组的2年OS率(4R-CHOP+4R组:95% CI,98%~100%;6R-CHOP+2R组:95% CI,97%~100%)和2年事件生存率(两组均为95% CI,90%至98%)均为99%(图2B)。治疗结束时,4R-CHOP+4R组140例(97.2%)和6R-CHOP+2R组138例(96.5%)达到CR。

图片2.png图2 所有患者及亚组患者的生存情况

每组均有4例(2.8%)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评估时疾病进展,共11例(4.0%)在治疗后复发。两组复发率相似(4R-CHOP+4R组为4.3%,6R-CHOP+2R组为3.6%)。整组患者从入组到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3.8个月(范围10.0~63.8个月),两组之间无差异。

安全性分析

最常见3-4级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与6R-CHOP+2R组最后4个周期(2个周期R-CHOP加2个周期利妥昔单抗)相比,4R-CHOP+4R组仅接受利妥昔单抗的最后4个周期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低(16.7% vs 76.9%),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0% vs 8.4%)和感染(2.1% vs 14.0%)也较少。

事后分析

我们对按方案治疗的285例患者进行事后分析,结果显示4R-CHOP+4R组和6R-CHOP+2R组的2年PFS率分别为95%和94%,两组2年OS率均为99%。我们还对长期疗效进行了事后分析。4R-CHOP+4R组和6R-CHOP+2R组估计4年PFS率和4年OS率均相似。

所有287例患者均进行了COO表达谱分型,129例(44.9%)为GCB型,158例(55.1%)为non-GCB型。所有患者均有BCL2和MYC表达数据,48例(16.7%)患者存在双表达。两组在IPI危险分层、COO分型或双表达状态方面均未显示PFS优势。我们还探索了低危DLBCL患者的遗传学改变。128例每组患者中,分别有203例接受靶向测序、44例全外显子组测序和9例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了与DLBCL发生相关的55个基因(图3)。

图片3.png图3 患者的遗传学改变

单变量PFS分析显示,临床或病理因素,包括年龄、血清LDH、体力状况(ECOG 0或1)、Ann Arbor分期、肿瘤外侵(是或否)、COO分型、双表达状态、Ki67指数和中期PET Deauville评分对PFS无明显影响。此外,研究也未发现任何与PFS相关的致癌基因突变。与中期PET阴性患者相比,中期PET阳性患者预后明显更差。在致癌基因突变方面,中期PET阳性患者TP53突变显著增加(47.4% vs 12.9%,P<0.001)。此外,当将中期PET阳性患者包括在内时,TP53突变与低危DLBCL患者较差的生存相关(P=0.015)。

结论

对于初治低危DLBCL患者,4个周期 R-CHOP治疗后的中期PET-CT可有效识别Deauville 1-3分疗效良好的患者,以及Deauville 4-5分具有潜在高危生物学特征或可能发生耐药的患者。对于中期PET-CT证实CR的低危非大包块DLBCL患者,将标准的6个周期化疗减少至4个周期,临床疗效相当且不良事件更少。

大咖点评

  

王黎 教授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法国国立生命与健康研究院博士后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血液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实验诊断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血液学淋巴瘤学组青年委员
第一或通讯发表国内外论文8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级课题4项
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奖项7项
上海市教委高原高峰人才
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王黎教授:这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首次在初治低危非大包块DLBCL患者中,根据中期PET-CT结果来指导后续治疗。研究显示,对于中期PET-CT达CR的患者,将标准R-CHOP方案从6周期缩减为4周期不会降低疗效,且能减轻治疗毒性。这为该人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采用中期PET指导治疗是个关键的设计。PET-CT能准确评估肿瘤显效,从而识别出预后不同的患者群体。对于中期PET达CR的患者,说明化疗奏效,可考虑缩减治疗;而对于PET持续阳性的患者,则提示有耐药风险,需要继续标准治疗或考虑挽救治疗。


本研究证实,对低危DLBCL患者采取基于PET指导的个体化治疗是可行和有益的。这为未来能进一步扩大PET在淋巴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支持。当然研究存在一定局限,如样本量较小,需扩大验证。但无疑这是朝着淋巴瘤精准化治疗迈出的重要一步。期待后续研究能在该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Qing Shi, Yang He1, Hong-Mei Yi, Rong-Ji Mu, Xu-Feng Jiang , Di Fu , Lei Dong , Wei Qin , Peng-Peng Xu,  Shu Cheng,  Qi Song , Sai-Juan Chen,  Li Wang, Wei-Li Zhao,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adapted therapy in low-risk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hase III, non-inferiority trial.Cancer Communications.2023 Jul 4.  doi: 10.1002/cac2.12462.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guangli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7月31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低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ET CT 引导的治疗
2023年07月31日
万军鸽
叶县人民医院 | 血液肿瘤科
低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ET CT 引导的治疗
2023年07月31日
申苗苗
成武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对于国际预后指数(IPI)为0的初治非大包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目前的标准治疗是4个周期的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R-CHOP)方案治疗,但对于IPI为1的非大包块DLBCL患者,化疗方案减少到4个周期可否达到相同的疗效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