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3 CUDA——廖洪教授: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疗现状思考和未来展望

2023年07月27日
来源:肿瘤资讯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主办,山西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协办的“2023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CUDA)年会”2023年7月13-16日在龙城太原成功召开。【肿瘤资讯】四川省肿瘤医院廖洪教授针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疾病管理及最新治疗进展进行分享。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发病率低,但预后差

廖洪教授: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是指发生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组织的癌症。在我国,UTUC仅占尿路上皮癌的不到1/5,国外统计数据中约占尿路上皮癌的5%到10%。因此,其发病率在尿路上皮癌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由于UTUC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点,早期阶段可能更容易发生转移。因此,UTUC患者在初诊时可能已经存在病灶转移。关于早期筛查方面,对UTUC的早期筛查确实存在困难,常规影像检测,如超声检查,通常难以发现小的UTUC病灶。通常患者会因血尿的症状就诊,而这种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UTUC多数已在临床上出现局部进展、转移或浸润。这是我国目前UTUC的现状,初诊的患者大多数已出现局部进展,影响了治疗效果。目前的治疗是以半尿路切除为主要手段,同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也作为备选。例如,对于早期、非常低危、单发的病灶,可以选择肾保留手术等方法。另外,还有腔内极光烧灼、极光切除和输尿管节段切除等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低危UTUC患者。因为尿路上皮癌具有多中心生长的特点,目前主流的治疗仍以半尿路切除为主,前提是局限性并且没有发展或转移。对于局部进展的病例,根据目前国内外的一些指南建议,采用新辅助治疗后再进行手术。术后根据病理情况,可以结合辅助治疗方案。当然,对于晚期患者来说,内科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多种因素可能导致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发病,应注重早筛早查

廖洪教授:UTUC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主要包括化学物质,尤其是水质的影响,如苯胺等化学物质,经尿液代谢导致发病。此外,饮酒、吸烟以及某些染发剂等也与尿路上皮癌发生有关。因此,尿液代谢产物中的化学物质均可能诱发尿路上皮癌。在我国,还有一种特殊物质称为马兜铃酸,它存在于许多中药中,尤其是木通等中药中。通过基础研究已证实,马兜铃酸是诱发尿路上皮癌的重要物质。因此,在使用中药时也要谨慎。另外,关于UTUC的早期筛查,由于其解剖特点的复杂性,如肾脏结合系统和输尿管较细,一些小病灶无法通过常规彩超进行检测。因此,影像学在早期发现UTUC方面仍存在一定限制。当然,当前一些无创的方法已经在早期UTUC筛查中得到应用,例如尿细胞脱落的检测、尿液中甲基化、肿瘤标志物和尿液DNA检测等。一些已经获得批准上市并在健康管理和体检中心得到使用。相信这也是一种无创检查的方向,不仅包括尿液检查,还包括影像检查,以实现早期筛查。

高危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治疗应强调个体化

廖洪教授:所谓高危分为两个因素,一是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根据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可以把尿路上皮癌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高级别意味着更高恶性程度;二是它的分期,即是否有肌层浸润或外侵、是否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多发性和大小等,这些是判断高危低危的最主要因素。对于高危UTUC,我们仍然根据国内的研究和指南强烈推荐以手术为中心的术前新辅助和辅助治疗。术前新辅助主要是化疗,目前以GC方案为主。国内外多个研究包括荟萃分析都表明,化疗作为术前新辅助或术后辅助治疗可使UTUC患者受益。目前,免疫治疗在UTUC方面还没有显示出它有获益的证据,但国内外仍在开展免疫治疗甚至联合治疗,旨在提高UTUC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复发和转移。当然,针对UTUC,治疗仍然是单病种多学科,包括手术、化疗、免疫治疗和放射治疗等药物治疗,每个UTUC患者都应该根据其疾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C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y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