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名家专访】路瑾教授:念兹在兹,必有回响! 畅谈多发性骨髓瘤科研之思

2023年07月24日
来源:肿瘤资讯
整理:肿瘤资讯

2023年7月14日-1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2023年骨髓瘤年会“在南昌圆满落幕。本次大会邀请了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骨髓瘤学组全体委员共同参会,并特邀国内浆细胞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现场指导和主持会议,聚焦浆细胞疾病的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热点问题,反映我国和国际浆细胞疾病转化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在会议现场,【血液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路瑾教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新药治疗进展和青年医生科研新思路进行分享。

专家简介

路瑾
主任医师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总干事、常委
北京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组织细胞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副会长兼多发性骨髓瘤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浆细胞学组副组长
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多发性骨髓瘤及相关疾病专业学组副组长
中国及国际原发系统性淀粉样变性协作组成员
国际骨髓瘤工作组、亚太骨髓瘤工作组委员
国际肾脏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研究组委员

MM新药不断涌现 患者获益良多

路瑾教授:随着医学技术的长足发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已从2-3年提高至10年以上。新药的问世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现今,骨髓瘤领域出现了几大类新药:一个是蛋白酶体抑制剂,全新的第三代蛋白酶体抑制剂有望进入中国市场。二是免疫调节剂,国内企业也在积极研发免疫调节新药,多个候选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如泊马度胺下一代免疫调节剂CCR20、92480、诺成建华的ICP490等。第三小分子靶向药物中,新型BCL-2抑制剂治疗含基因t11 14骨髓瘤患者显示出良好前景。第四免疫治疗,我国在CAR-T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新靶点CAR-T研究进展顺利。每年国际会议上,中国专家研究占据半壁江山。首个BCMACAR—T的数据也来自中国。此外, 除BCMA靶点外,GPRC5D、FcRH 5等靶点也在开发中。创新型单抗和双抗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正在做临床实验,伊沙妥昔单抗将来有可能也会为骨髓瘤患者带来新的获益,因其具有专门皮下注射装置,更具便利性,未来可以帮助患者能在家形成自我进行注射。现在TAK573针对CD38单抗耐药的临床实验现在我们中心正在进行中。这些新药联合使用,必将继续提升骨髓瘤的治疗水平,为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展望未来,随着各类创新药物的临床运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必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砥砺学术之干,开拓独特科研视角

路瑾教授:科研之路充满荆棘,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推进科研探索:

首先, 患者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诊疗过程中,当遇到疑问时,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而不是草率略过。现实世界,患者现实情况不会完全照着书本发展,常有超出书本之外的症状、体征或者各种各样检查的异常。我想从每一个临床患者出发可能是对于做临床医生不仅对于临床诊治能力提升也能让科研成功反哺为患者。如果完全脱离临床去完成去做科研岗,时间长了对于临床感知力就会下降。病人的需求是不断推动前进的最大的动力。其次,要珍惜每个学习和讲课机会,增加自己对文献进行理解和调研,带着自有的思考与体会进行学习,而不是被既有框架局限。最后,要积极倾听临床同行和患者之声,通过交流持续发现临床问题,发现更多值得研究的课题。在交流中也可能找到全新的科研方向。科研之路艰辛,但只要坚持积极的心态,以患者为中心 ,临床医生也一定能在科研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让我们共勉同行,用科研来回报病人和社会。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Lu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nna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3年07月24日
周子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 化疗科
学习一下最新的指南精神
2023年07月24日
裴波
乌海市樱花医院 | 肿瘤科
学习强国富民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