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点
1.【柳叶刀子刊】癌症监测或可替代CDH1遗传性弥漫性胃癌预防性全胃切除术
2.郝继辉教授课题组Advanced Science揭示CD73通过腺苷酶非依赖方式介导胰腺癌转移的新机制
3.【2023 EHA中国之声】浙一医院联合全国多中心随机双盲3期研究:Jaktinib vs 羟基脲治疗中危-2或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
4.虞先濬、吉顺荣教授团队在Cancer Research发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新成果,未来治疗更精准
5.【2023 EHA亮点抢先看】在新诊断ph+急淋患者中比较普纳替尼与伊马替尼的3期研究
若您想看到某篇文献编译,请您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尽快发布在「学术第一线」~
1.【柳叶刀子刊】癌症监测或可替代CDH1遗传性弥漫性胃癌预防性全胃切除术
今年4月,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上的一篇文章对CDH1基因型遗传性弥漫性胃癌进行预防性全胃切除术与内窥镜监测的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对拒绝接受全胃切除术的CDH1变异者来说,内窥镜癌症监测是一种可以被接受的替代疗法。较低的肿瘤发生率(>T1a)表明,监测可能是CDH1变异体患者的一种合理的手术替代方案。
2.郝继辉教授课题组Advanced Science揭示CD73通过腺苷酶非依赖方式介导胰腺癌转移的新机制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继辉教授课题组于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CD73,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Target of Diclofenac, Promotes Metastasis of Pancreatic Cancer through a Nucleotidase Independent Mechanis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CD73通过腺苷酶非依赖方式介导胰腺癌转移的新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的靶向策略来提高抗CD73治疗的疗效。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为课题组博士后刘维帅和于筱舟,郝继辉教授、常安涛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3.【2023 EHA中国之声】浙一医院联合全国多中心随机双盲3期研究:Jaktinib vs 羟基脲治疗中危-2或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
以促进血液学科技进步和共享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旨,第28届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将于2023年6月8~11日以线下结合线上的形式召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金洁教授团队联合全国多中心的一项“Jaktinib vs 羟基脲治疗中危-2或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3期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入选大会口头发言。【肿瘤资讯】特别整理如下,以供学习。
4.虞先濬、吉顺荣教授团队在Cancer Research发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研究新成果,未来治疗更精准
近日,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虞先濬教授和吉顺荣教授领衔的团队于 《癌症研究》 (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题为“MEN1 degradation induced by neddylation and the CUL4B-DCAF7 axis promotes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 progression”的研究结果,首次报道了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anNETs)关键驱动基因MEN1失活调控的分子机制,为针对MEN1失活突变的PanNETs患者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的策略,对于打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这一罕见肿瘤治疗“瓶颈”具有重要临床转化价值。该研究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研究助理胥俊峰博士和叶增博士。
5.【2023 EHA亮点抢先看】在新诊断ph+急淋患者中比较普纳替尼与伊马替尼的3期研究
以促进血液学科技进步和共享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旨,第28届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年会将于2023年6月8~11日以线下结合线上的形式召开。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Elias Jabbour博士带来的一项3期研究“在新诊断ph+急淋患者中比较普纳替尼与伊马替尼”的最新研究成果入选大会口头发言。【肿瘤资讯】特别整理如下,以供学习。2023 EHA精彩内容抢先看!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