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吴一龙教授&陈海泉教授:上下求索,助力更多早期肺癌患者达到治愈

2023年03月27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3年3月18日,第四届罗氏肺癌创新论坛于上海成功召开,来自海内外的领域内顶尖专家与学者共聚一堂,聚焦多元化、多领域、多学科的肺癌诊疗,围绕免疫治疗在肺癌中的研究突破与未来布局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度研讨。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成功从晚期一线治疗不断前移,在围手术期治疗领域也有诸多突破性进展,如阿替利珠单抗成功获批NSCLC辅助治疗适应症,开启了肺癌辅助免疫治疗的新纪元。


大会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接受了【肿瘤资讯】的专访,对早期肺癌患者的诊疗策略优化、微小残留病灶(MRD)在早期肺癌中的应用价值、OS在早期肺癌疗效评价中的地位和价值、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筛选及内外科联动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解答。

专家介绍

吴一龙 教授
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IASLC杰出科学奖获得者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医师协会(GDMDA)会长
广东省人民医院(GDPH)首席专家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
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主席
2018-2021年临床医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任理事长,现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海泉 教授
复旦大学胸部肿瘤研究所 所长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肿瘤多学科首席专家、肺癌中心主任。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发展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胸外科临床实践标准委员会委员。2021年哈佛大学Schuster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2022年 AATS GGO肺癌处理专家共识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食管疾病学组副组长、上海医学会胸外科分会候任主委、上海市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主委。J THORAC CARDIOV SUR编委、J CANCER RES CLIN副主编、JTO CRR副主编、ANN SURG ONCOL编委。

精准辨别肺癌复发高风险人群,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助力早期肺癌患者

吴一龙教授:早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过去几十年采取完全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的方式仅可提高约5%总生存(OS)率,效果并不理想。近些年来,围术期免疫治疗的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如阿替利珠单抗辅助治疗适应症的获批:无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阿替利珠单抗辅助免疫治疗,也能够获得大幅度DFS提高,且其OS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目前患者的五年OS率从约40%左右提高到60%~70%,因此我们提出了“Toward a cure for lung cancer”的口号,致力于更多患者的彻底治愈。

虽然精准治疗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部分患者接受了辅助靶向/免疫治疗后仍会出现复发。在辅助靶向治疗领域,通过建立肺癌围术期MINERVA多基因评分模型以预测EGFR敏感突变早中期肺癌患者辅助治疗疗效,如患者检测到RB1突变,给与化疗而不是靶向治疗,通过更精细地检测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在辅助免疫治疗领域,则根据MRD检测结果进一步细分患者人群。目前也出现了整合更多影响因素的复发预测模型,未来随着AI技术的应用和对分子生物学的深入了解,精准辨别肺癌复发高风险人群并制定合适治疗策略的理想将会逐步成为现实。

MRD指导早期肺癌精准诊疗,MRD检测阳性患者治疗探索之路漫漫

吴一龙教授:MRD的概念自前年中国肺癌高峰论坛提出来之后,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研究热点,有很多新的概念和理念也不断在涌现。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它的概念,MRD是指经过治疗后,传统影像学(包括PET/CT)或实验室方法不能发现,但通过液体活检发现的癌来源分子异常,代表着肺癌的持续存在和临床进展可能;但如果影像学上已经发现病灶,即使液体活检发现异常也不是MRD,而是ctDNA。MRD检测技术上也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测序深度以保证稳定检测出丰度≥0.02%的ctDNA。

目前比较明确的是MRD阴性的患者预后好,例如我们发表于Cancer Discovery的一项研究显示,MRD检测持续阴性人群能实现无复发长期生存,可以不进行辅助治疗,能够定义为潜在被治愈,这个概念的提出可能实现为患者的治疗做减法。而MRD阳性的患者几乎最终的结局都会出现复发转移,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更积极的治疗。不过在具体的治疗方案上,还需要继续的探索。而且在MRD状态的基础上,其他基因异常是否出现?对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有怎样的影响?还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开展的多项临床研究都在关注MRD阴性患者是否的确无需进行辅助治疗,以及确定MRD阳性的患者,是否需要在影像学进展前进行治疗干预。期待未来在全新技术的帮助下,MRD检测的发展在可以更精准地指导临床实践。

IMpower010研究成功将DFS获益转化为OS获益,术后辅助免疫成标准治疗

陈海泉教授:任何肿瘤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延长患者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OS是临床研究中反映生存获益的“金标准”。然而,在临床研究中获得OS结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以DFS作为评价指标则能更快速地反映疗效,但仍有一定局限性。上世纪90年代,大家都认为辅助化疗无法提高辅助治疗的OS,后来临床研究却证实,辅助化疗能够提高患者OS率,但仅提高约5%,疗效有限。而IMpower010研究成功将DFS获益转化为远期的OS获益,堪称典范。IMpower010研究的前期结果显示,DFS显著获益,在最新结果中,OS也表现出获益趋势:在PD-L1 TC≥1%的II-IIIA期NSCLC患者中,接受阿替利珠单抗辅助免疫治疗患者的5年OS率为76.8%;在PD-L1 TC≥50%的II-IIIA期NSCLC患者中,5年OS率为84.8%,结果令人欣喜。基于此研究结果,术后辅助免疫治疗将成为除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外,PD-L1阳性的II-IIIA期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

免疫治疗最佳时机仍待探索,筛选获益人群是关键

陈海泉教授:如今免疫治疗药物繁多,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免疫治疗在肺癌围术期的探索也方兴未艾,临床上存在许多相关的待满足的治疗需求。对于免疫治疗应用时机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的临床科研工作者都未有定论,仍需进一步的循证医学证据来回答。

需强调的是,免疫治疗并非对所有患者均有效,IMpower010研究也证实了辅助免疫治疗能为PD-L1阳性的患者带来获益。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先筛选出免疫治疗可能获益的人群,再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以期让患者生存获益最大化。

内外科联动,做好“总调度”,力求让更多早期肺癌患者实现“治愈”

陈海泉教授:我院已经有20多年的多学科诊疗经验,在多学科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各科医生术业有专攻,外科医生应该将主要精力聚焦在手术上,内科医生则需专注内科治疗。并且在治疗方面要看重循证医学的证据,不应该给患者随意进行治疗。所谓多学科,应该像铁路运行部门一样,有“总调度”,即应该事先规划好“火车行程”,进行全程部署,分配好各科室的任务,然后再让临床医生开展工作,而不是患者先在某科室就诊就先开展某科治疗。

责任编辑:Shire
排版编辑:Crystal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2023年03月27日
侯宪民
阳谷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期待更多药物的问世,给患者带来福音
2023年03月27日
周子原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 | 化疗科
学习一下最新的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