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 (2023版)(1)

2023年02月09日


来源:刘之说

原文较长,我们分几个部分来学习

结直肠癌确诊时肝转移的诊断常规

对已确诊结直肠癌的患者 , 除血清 CEA、 CA19-9 等肿瘤标记物检查、病理分期评估外,应常规进行肝脏超声和腹部增强 CT 等影像检查筛查 及诊断肝脏转移瘤。

对于超声或 CT 影像高度怀疑 但不能确诊的患者可加行血清 AFP、肝脏超声造影 和肝脏 MRI 平扫及增强检查( 1a 类证据,A 级推 荐),肝脏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 MRI 检查对于发 现<1 cm 的微小病灶准确率更高,有条件时可考 虑。PET-CT 检查不作为常规推荐,可在病情需要时酌情应用( 2a类证据,B级推荐)。肝转移灶的经皮针刺活检仅限于病情需要时应用 。结直肠癌手术中必须常规探查肝脏以进一步排除肝转移的可能 ,对可疑的肝脏结节可行术中超声检查,必要时考虑同步切除或术中活检(3a类证据,B级推荐)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监测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对患者定期随访, 了解有无肝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的 发生 。⑴ 每 3~6 个月进行 1 次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肝脏超声检查和检测血清 CEA、CA19-9 等适当的肿瘤标志 物,持续 2 年,以后每 6 个月 1 次直至满 5 年( 1a 类证据,A 级推荐),5 年后每年 1 次。⑵ Ⅱ期和Ⅲ期 的结直肠癌患者,建议每年进行 1 次胸/腹/盆腔增 强 CT 扫描,共 3~5 年( 1b 类证据,A 级推荐),以 后每 1~2 年 1 次。对于超声或 CT 影像高度怀疑肝 转移瘤但不能确诊的患者应加行肝脏 MRI 等检查, 并建议在随访过程中保持影像检查方法的一致性。PET-CT 扫描不做常规推荐。⑶ 术后 1 年内应进行 电子结肠镜的检查,若发现异常,需在1 年内复查 ;如无异常则推荐术后第 3 年复查,以后每 5 年 1 次。如果患者发病年龄<50 岁或确诊 Lynch 综 合征则应适当增加电子结肠镜的检查频度。对于结直肠癌原发灶切除术前因梗阻等原因未完成全 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应在术后 3~6 个月内完成首次 电子结肠镜检查(1a类证据,A级推荐)

CCLM灶达到NED状态后的随访

CCLM 灶达到 NED 状态后,对患者也应进行密切的随访,了解有无肝转移复发或出现其他远处转移的可能。⑴ 建议术后2年内每 3 个月随访血 清 CEA、CA19-9 和其他适当的肿瘤标志物,以后第 3~5 年内每 6 个月随访 1 次(1a 类证据,A 级推荐), 5 年后每年 1 次。⑵ 术后 2 年内每 3 个月进行 1 次 腹/盆腔增强 CT 扫描或肝脏 MRI 增强检查,必要时肝脏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增强 MRI检查。以后每 6~ 12 个月进行 1 次,共 5 年( 1a 类证据,A 级推荐), 5 年后每年 1 次。不推荐常规 PET-CT 扫描。⑶ 其他随访内容和频次参照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 的随访进行

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的相关基因检测

RAS检测

推荐所有 CCLM 患者均进行 KRAS 第 2、3、4 外显子以及 NRAS 第 2、3、4 外显子的 检 测 。RAS 基因是否突变不仅具有预后意义,更是预测抗 EGFR 治疗有效性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1a 类证据,A 级推荐)。其 中 KRAS G12C 突变还有助于后线治疗对靶向药物的选择

BRAF 检测

推荐 CCLM患者进行 BRAF V600E 突变检测,作为预后的评估指标( 1b 类证 据,A 级推荐)以及疗效预测因子,以指导治疗方案 选择

UGT1A1检测

UGT1A1是伊立替康的药物代谢酶,其基因的多样性会显著影响该酶的活性。因此建议尽可能获取 UGT1A1 基因检测结果,据此慎重考虑伊立替康的给药剂量(2b 类证据,B 级 推荐)

错配修复基因(MMR)/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检测

推荐结直肠癌患者均进行检测(2b 类证据,B 级推荐),以便更精准地制定治疗策略,尤其是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至关重要。采用 PCR+毛细管电泳法比较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 中微卫星序列长度的差异检测微卫星状态,是 MSI 检测的金标准 。免疫组化检测MMR的蛋白表达(包括 MLH1、MSH2、MSH6 和 PMS2) ,因简便快捷已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式,达到与 PCR 检测 90%~95% 以上的一致率 。另外,有经过验 证合格的二代测序法 (NGS) 也可用于 MSI 检测

其他检测

二代测序 (NGS) 检测肿瘤突变负荷 (TMB)  、 DNA 聚 合 酶 epsilon 和 delta 1 (POLE/ POLD1)、神经营养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 (NTRK) 融合基因等,均可作为潜在的预测免疫检查点 抑制剂治疗或靶向药物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的基因状态大多无差别 ,对于无法获取肿瘤组织进行检测时可考虑液态活检技术(2b类证据,B级推荐)。有研究发现基于循环肿瘤 DNA (ctDNA) 指导 的微小残留病灶 (minimum residual disease,MRD) 评估可有效提示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治愈情况,因此 MRD 有助于判断预后和制定下一步治 疗策略,但目前仍存在诸多困难


系列回顾


1、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 (2023版)(2)
2、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 (2023版)(3)
3、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 (2023版)(4)-手术篇
4、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 (2023版)(5)-围手术期化疗

文献来源

朱德祥,任黎,许剑民.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3版)[J/OL].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29[2023-01-3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213.R.20230103.0944.001.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看,文中内容仅代表刘之说立场与观点,不代表肿瘤资讯平台意见,且肿瘤资讯并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若有任何侵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Kat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Kate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3年04月09日
李军
绵阳市肿瘤医院 | 放射治疗科
好好学习
2023年02月14日
李孝楼
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 肿瘤内科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应对患者定期随访, 了解有无肝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的 发生 。⑴ 每 3~6 个月进行 1 次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肝脏超声检查和检测血清 CEA、CA19-9 等适当的肿瘤标志 物,持续 2 年,以后每 6 个月 1 次直至满 5 年( 1a 类证据,A 级推荐),5 年后每年 1
2023年02月11日
孙永琦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免疫组化检测MMR的蛋白表达 ,因简便快捷已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