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芦可替尼(Ruxolitinib) Vs. 现有最佳疗法治疗控制不佳的无脾肿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022年07月09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PV起病隐袭,进展缓慢,通常经历以下两个进展阶段:①增殖期或红细胞增多期,常有红细胞增多;②红细胞增多后期,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髓外造血、肝脾肿大、脾亢和骨髓纤维化。出血和血栓是PV的两个主要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进展为急性白血病。芦可替尼(Ruxolitinib),一种激酶抑制剂,抑制Janus相关激酶(JAKs)JAK1和JAK2,是第一个获准的专门治疗骨髓纤维化的药物,到目前为止,其适应症还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2022年7月1日,The Lancet Haematology上发表了芦可替尼在PV患者中进行的RESPONSE-2研究5年的随访结果,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项研究。

微信图片_20220709125719.jpg

研究目的

在红细胞压积控制不佳但无脾肿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进行的 3b 期、随机、开放标签RESPONSE-2研究显示,对于主要终点第28周红细胞压积的控制,Janus激酶(JAK1和JAK2) 抑制剂芦可替尼(ruxolitinib)优效于现有最佳治疗。在这篇论文中,研究者介绍了随访5年后 RESPONSE-2 研究的次要终点。

研究方法

RESPONSE-2是一项在亚洲、澳大利亚、欧洲和加拿大12个国家的48家医院或诊所进行的开放标签、随机、3b期研究。对羟基脲不耐受或耐药、ECOG体能评分为2或以下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无脾肿大患者(年龄≥18岁)被随机分配 (1:1) 接受芦可替尼或现有最佳治疗长达80周。患者口服芦可替尼,起始剂量为10 mg,每日2次或现有最佳治疗。如果未达到主要终点,则分配至现有最佳治疗组的患者可在第28周交叉接受芦可替尼治疗,或者如果现有最佳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则在第28周后交叉接受芦可替尼治疗,直至第80周。第80周接受芦可替尼治疗的患者,包括交叉患者,可继续芦可替尼治疗至第260周。研究者评估了第260周的次要终点,包括持久的红细胞压积控制、红细胞压积控制的中位持续时间、中位红细胞压积水平随时间的变化、静脉切开术的次数和总生存期。分析基于意向治疗原则。本研究在 ClinicalTrials 注册:gov,NCT02038036,于2020年04月07日完成。

研究结果

患者于2014年03月25日至2015年02月11日期间入组。149例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芦可替尼 (n=74) 或现有最佳治疗 (n=75)。中位随访时间为67个月 (IQR 65~70)。随机化时,现有最佳治疗方案包括羟基脲 (n=38)、干扰素或聚乙二醇干扰素 (n=9)、pipobroman(哌泊溴烷)(n=5)、来那度胺 (n=1) 或无治疗 (n=22)。在第28周至第80周之间,现有最佳治疗组75例患者中的58例 (77%) 交叉至芦可替尼组;根据方案,无患者在第80周后继续接受现有最佳治疗。

疗效:

97例患者接受芦可替尼治疗至第260周,分别为芦可替尼组74例患者中的59例 (80%) 和交叉组58例患者中的38例 (66%)。在第260周,芦可替尼组74例患者中的16例 (22%;95%CI 13~33) 达到了持久的红细胞压积控制,未达到估计的中位持续时间(NR;95%CI 144~NR)。由于第80周时应答者数量较少,因此未报告现有最佳治疗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控制中位持续时间。

在5年随访期间,芦可替尼组患者的中位红细胞压积水平保持在45%以下。在260周内,芦可替尼组74例患者需要进行60次静脉切开术,80周内现有最佳治疗组75例患者中需要进行106次静脉切开术。芦可替尼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96%(95%CI 87~99),现有最佳治疗组为91%(80~96)。

安全性:

芦可替尼组 (n=74) 和现有最佳治疗组 (n=75) 中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每100患者年暴露量校正)为高血压(8例 [2.4%]vs 3例 [5.6%])、血小板减少症(1例 [0.3%]vs 3例 [5.6%])和血小板增多症(0 vs 4例 [7.5%])。在芦可替尼组和现有最佳治疗组中,任何级别血栓栓塞事件的暴露量校正发生率分别为1.5%/100人年(5/74例患者)和3.7%/100人年(2/75例患者)。研究期间未发生给药相关死亡。

研究结论

RESPONSE-2 研究的5年结果支持芦可替尼作为无脾肿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控制不佳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Prof Francesco Passamonti, MD, Francesca Palandri, MD, et al. Ruxolitinib versus best available therapy in inadequately controlled polycythaemia vera without splenomegaly (RESPONSE-2): 5-year follow up of a randomized, phase 3b study. The Lancet Haematology, Volume 9, Issue 7, E480-E492, July 01, 2022.

DOI:https://doi.org/10.1016/S2352-3026(22)00102-8


责任编辑:Jenny
排版编辑:Jenny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评论
2022年07月11日
张利剑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RESPONSE-2 研究的5年结果支持芦可替尼作为无脾肿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控制不佳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
2022年07月10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
2022年07月10日
赵建国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芦可替尼(Ruxolitinib) Vs. 现有最佳疗法治疗控制不佳的无脾肿大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