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2ASCO |DESTINY-Breast04研究结果更新,T-DXd(DS-8201)改变HER2低表达乳腺癌治疗结局

2022年06月08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第58届年会于6月3日~7日(当地时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举行。ASCO作为乳腺癌领域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性会议之一,公布了诸多乳腺癌诊疗的最新研究结果,为大众带来一场乳腺癌学术盛宴。在本次大会上,乳腺癌领域的重磅研究DESTINY-Breast04首次在全体报告中公布结果,T-DXd(DS-8201)这款重磅ADC药物又将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期待?【肿瘤资讯】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解读DESTINY-Breast04研究的最新结果。

               
徐兵河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肿瘤内科教授

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GCP 中心)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HER2阳性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20%1,靶向HER2的治疗尽管显著改善了此类患者的预后及生存,却从未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明确获益,而HER2低表达人群占据了全部乳腺癌的45-55%2,临床上仍存在巨大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现状如何?

目前国际标准普遍认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诊断标准是免疫组化(IHC)检测3+,即HER2蛋白过表达;或者IHC检测2+,经原位杂交(ISH)法检测到HER2基因扩增。而IHC检测为2+但ISH检测为阴性,或者是IHC检测1+的情况,被定义为HER2低表达。

在传统乳腺癌分子分型中,由于缺乏针对性的治疗选择,HER2低表达人群未得到重视,而归到HER2阴性乳腺癌中。数据显示HER2低表达乳腺癌在激素受体阳性(HR+)患者中约占65.4%,在三阴乳腺癌中约占36.5%3。有研究表明,与HER2 0相比,HER2低表达乳腺癌可能具有原发肿瘤较大(p=0.007),淋巴结受累更多(p=0.010)的特征3

由于HER2低表达肿瘤异质性的存在,既往抗HER2靶向治疗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的探索均示失败,如NSABP B47研究显示,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未能给IHC 1+或IHC 2+FISH-的患者带来获益4帕妥珠单抗一项II期研究及拉帕替尼两项III期研究也显示未能从中获益5-6;全球首个抗体偶联药物(ADC)T-DM1的两项II期单臂研究(4374g和4258g)也均宣告尝试失败7-8,目前尚无针对HER2低表达的HER2靶向治疗药物。

T-DXd为HER2低表乳腺癌的生存带来全新突破

DESTINY-Breast04是一项双臂、开放标签、全球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探索了T-DXd在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该研究入组HER2 IHC1+或IHC2+/FISH-,未接受过HER2靶向治疗,既往转移阶段接受过1-2线化疗方案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如果HR+则至少接受1种内分泌治疗后进展且不能从进一步内分泌治疗中获益的HER2低表达晚期乳腺癌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接受T-DXd(5.4 mg/kg,每3周静脉注射一次)治疗或医生选择的化疗(TPC:卡培他滨、艾立布林、吉西他滨、紫杉醇或白蛋白紫杉醇)组。主要终点是基于盲态独立中心评估(BICR)的HR+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BICR评定的所有患者的PFS、HR+及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期(OS)、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期(DoR)。并根据IHC评分1+v.s.2+/ISH-、一线v.s.二线既往化疗、HR阳性(既往CDK4/6抑制剂治疗与否)v.s.阴性,进行分层分析。

WechatIMG130.png

从2018年12月27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约225个研究中心共计入组557例患者,T-DXd组和TPC组分别入组373例和184例患者,其中,分别有331例(88.7%)和163例(88.6%)为激素受体阳性。在TPC组,分别有51.1%、20.1%、10.3%、10.3%和8.2%接受艾日布林、卡培他滨、白蛋白紫杉醇、吉西他滨或紫杉醇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相似,如下图所示。其中,亚洲人群占比近40%,58%为HER2 IHC评分1+,基线肝转移患者约占70%、肺转移患者占比30%以上。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有超过60%既往接受过≥3线全身治疗。

WechatIMG131.png

结果显示,DESTINY-Breast04达到主要终点9,BICR评估的HR+患者的PFS,T-DXd组是TPC组的近2倍之多,分别为10.1个月 v.s. 5.4个月(HR 0.51,95% CI, 0.40-0.64,P<0.0001)。关键次要终点结果显示,T-DXd组对比TPC组,BICR评估的总体人群的PFS分别为9.9个月 v.s. 5.1个月(风险比HR 0.50,95% CI, 0.40-0.63,P<0.0001),仍接近2倍的生存优势。HR+患者的OS和总体人群的OS,T- DXd组较TPC组延长超过6个月,分别为23.9个月 v.s. 17.5个月(HR 0.64,95% CI, 0.48-0.86,P=0.0028)和23.4个月 v.s. 16.8个月(HR 0.64,95% CI, 0.49-0.84,P=0.0010)。在短期疗效指标方面,无论激素受体状态如何,T- DXd组均显著优于TPC组,在HR+患者中,T- DXd组确认的ORR为TPC组的三倍之多(52.6% v.s. 16.3%),DoR延长近4个月(10.7个月vs. 6.8个月);对于HR-患者,两组确认的ORR分别为50.0%和16.7%,DoR分别为8.6个月vs. 4.9个月。探索性终点结果显示,对于HR-患者,T- DXd组的PFS较TPC组延长近3倍,分别为8.5个月和2.9个月;OS延长近10个月,分别为18.2个月和8.3个月。

WechatIMG132.png

xsd.png

对主要终点HR+患者PFS的亚组分析显示,T-DXd与TPC相比,无论既往是否接受CDK4/6抑制剂治疗、不同IHC状态、既往化疗线数、年龄、地区、ECOG评分和有无内脏转移,都显示出了全面获益。

WechatIMG134.png

在安全性方面,本次公布的安全性数据与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总体获益大于风险。中位治疗持续时间,T-DXd组:8.2个月(范围:0.2-33.3),TPC组:3.5个月(范围:0.3-17.6)。≥20%的患者发生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TEAE)如下图所示

WechatIMG136.png

在与治疗终止相关的最常见TEAE中,T- DXd组为ILD/肺炎,发生率为8.2%;TPC组为周围感觉神经病变,发生率为2.3%;与剂量降低相关的最常见TEAE中,T- DXd组为恶心和疲乏,发生率为4.6%,TPC组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为14.0%。

从研究结果可见,T- DXd是第一个与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相比,在PFS和OS方面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改善的HER2靶向治疗药物,而且所有亚组的获益程度相似,包括HER2 IHC状态和既往CDK4/6i使用情况,安全性与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总体获益大于风险。DESTINY-Breast04确立HER2低表达(IHC 1 +、IHC 2 +/ISH-)mBC为新的可靶向治疗人群,T-DXd成为新的标准治疗。

为何T-DXd能在HER2低表达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优异的成果源于独特且有效的机理。作为一种新型抗HER2 ADC类药物,T- DXd不同于其他ADC类药物的原由,首先是其具有高药物抗体比(DAR)8:1,高于此前获批上市的ADC药物。其次是新型高活性载药DXd,具有很高的细胞毒性;再者是T-DXd的旁观者效应10,其具有可裂解的四肽连接子在溶酶体的作用下才能释放出DXd水解物,具有良好的亲脂性的DXd更利于穿透细胞膜,发挥旁观者效应,从而对临近肿瘤细胞进行杀伤。鉴于T-DXd的高DAR和旁观者效应,因此其在HER2低表达(IHC1+或IHC2+/ISH-)患者中也能发挥强效的抗肿瘤作用。

在去年的SABCS大会上的一项II期DAISY研究中,就探索了T-DXd疗效与HER2生物标志物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1,T- DXd在高度经治HER2过表达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有临床意义的活性,ORR为69%(47/68)。值得强调的是,T- DXd在高度经治HER2低表达和HER2不表达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也显示出疗效,低表达组为33%(24/72)、无表达组为31%(11/36),mPFS三组分别为11.1、6.7和4.2个月。这一小样本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提示,T- DXd对HER2高表达、低表达和无表达患者,均可能有治疗益处,值得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索。无论肿瘤细胞HER2表达水平如何,T- DXd的高细胞膜通透性可能将其细胞毒性作用扩展至邻近肿瘤细胞,从而显示出治疗益处,而且T- DXd的旁观者效应仅作用于肿瘤微环境,不会导致全身毒性。

T-DXd改变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治疗结局

新一代ADC药物T-DXd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疗效突破,其成功源于其具有经典的ADC药物结构:单克隆抗体、连接子(linker)、载药(payload)三部分,但又不仅仅止于经典结构。T-DXd荷载药物DXd为喜树碱(CPT)类,与乳腺癌常用化疗药物不产生交叉耐药;DAR更高,载药更多,治疗疗效更高;T-DXd连接子的选择性切割,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可使疗效最大化;旁观者效应,即靶向结合+局部扩散克服瘤内异质性。因此,独特的药物作用机制再次彰显了T-DXd的临床价值。

而现有的HER2判读标准对获益人群筛选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重新考虑对HER2表达的评估,未来对于HER2表达诊断技术的应用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另外,初步的探索性终点结果显示,T-DXd在HR-HER2低表达患者中,也显示了PFS和OS的双重获益趋势,未来也需要更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确证在此人群中的疗效。

基于DESTINY-Breast04研究,T-DXd已于2022年4月27日获得FDA针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突破性疗法认证。截至目前,T-DXd累计已经获得5项突破性疗法认证,包括:在乳腺癌领域获得3次突破性疗法认证,在2017年8月30日以及2021年5月18日分别获得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抗HER2治疗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后线以及二线治疗的突破性疗法认证;在2020年5月11日以及2020年5月18日还分别获得了胃癌和肺癌领域的突破性疗法认证,用于治疗HER2+转移性胃癌以及HER2突变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时,T-DXd针对接受过两线内分泌治疗的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DESTINY-Breast06 III期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期待其结果可进一步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拓宽抗HER2获益人群,丰富患者的治疗选择,改写HER2乳腺癌的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 Tarantino P, et al. HER2-Low Breast Cancer: Pathological and Clinical Landscape. J Clin Oncol. 2020;38(17):1951-1962.

2.     Paolo Tarantino, et al. HER2-Low Breast Cancer: Pathological and Clinical Landscape. J Clin Oncol. 2020 Jun 10;38(17):1951-1962.

3.rancesco Schettini, et al. Clinical, pathological, and PAM50 gene expression features of HER2-low breast cancer. NPJ Breast Cancer. 2021 Jan 4;7(1):1.

4.Fehrenbacher L, Cecchini RS, Geyer CE Jr, et al. NSABP B-47/NRG Oncology Phase III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Trastuzumab in High-Risk Invasive Breast Cancer Negative for HER2 by FISH and With IHC 1+ or 2. J Clin Oncol. 2020;38(5):444-453.

5.Gianni L, Lladó A, Bianchi G, et al. Open-label, phase II, multicenter, randomized study of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wo dose levels of Pertuzumab, a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dimerization inhibitor, in patients with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nega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2010;28(7):1131-1137.

6.Press MF, Finn RS, Cameron D, et al. HER-2 gene amplification, HER-2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and lapatinib efficacy in women with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Clin Cancer Res. 2008;14(23):7861-7870.

7.Krop IE, LoRusso P, Miller KD, et al. A phase II study of trastuzumab emtansine in patients with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who were previously treated with trastuzumab, lapatinib, an anthracycline, a taxane, and capecitabine. J Clin Oncol. 2012;30(26):3234-3241.

8.Burris HA 3rd, Rugo HS, Vukelja SJ, et al. Phase II study of the antibody drug conjugate trastuzumab-DM1 for the treatment of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after prior HER2-directed therapy. J Clin Oncol. 2011;29(4):398-405.

9.Modi S,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vs treatment of physician’s choice in  patients with HER2-low unresectable and/or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Results of DESTINY-Breast04, a randomized, phase 3 study.2022ASCO, Abstract LBA3.

10.ADC研发故事11——T-DXd 旁观者效应的理性设计——ADC Academy Online公众号.

11.Diéras V, et al. 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 for advanced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BC), regardless HER2 status: A phase II study with biomarkers analysis (DAISY). 2021 SABCS abs PD8-02.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Un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华洁

                   

评论
2022年06月09日
石常庆
沛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T-DXd(DS-8201)改变HER2低表达乳腺癌治疗结局
2022年06月09日
颜昕
漳州市医院 | 乳腺外科
低表达乳腺癌治疗结局
2022年06月09日
林劼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肿瘤科
对乳腺癌分子分型具有改变作用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