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基层县域赋能行动、同心共筑健康中国 | 2021乳腺肿瘤专科规范化诊治培训会隆重召开

2021年12月31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随着医疗技术的长足进步和创新药物的研发应用,我国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在部分医疗资源薄弱地区,乳腺癌患者的生存仍然受到挑战。为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2021年1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CME)开展的县域赋能行动——2021肿瘤专科规范化诊治培训项目乳腺肿瘤首场启动会于新疆、内蒙古、河北和山西四省共同拉开帷幕。启动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CME肿瘤专委会乳腺癌专家组委员及诸多国内知名乳腺癌专家全程参与,聚焦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搭建多学科诊疗合作平台,共话乳腺癌诊疗均质化发展。【肿瘤资讯】特此报道!

微信截图_20211224142559.png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任杨爱平在开场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聚焦基层需求,四省联动,旨在搭建MDT平台,培养人才,探索如何赋能并提升基层服务的能力,惠及更多肿瘤患者。CME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秦叔逵教授在致辞中表示,2020年乳腺癌成为全球高发的第一大癌种,本次县域赋能行动旨在普及乳腺肿瘤知识,推广乳腺癌诊疗相关新技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推动我国乳腺肿瘤诊疗水平均质化,助力“健康中国2030”早日实现而奋斗。CME秘书长兼乳腺肿瘤学组组长江泽飞教授在致辞中强调,CME肿瘤专科规范化诊治培训项目在中心的支持下,经过紧张细致的筹备,精选了乳腺癌和肺癌两大瘤种率先开展活动,乳腺肿瘤专家组成员将力促县域赋能行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各区域间的行业交流和互动,提升乳腺肿瘤规范化诊疗服务能力,为健康中国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图片1.png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秦叔逵教授(右)

解放军总医院江泽飞教授(左)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详细介绍了县域赋能行动——2021肿瘤专科规范化诊治培训项目的具体内容。行动以诊疗能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建设和患者教育与服务为主要任务;针对我国当前乳腺肿瘤县域的诊疗现状,年度县域赋能行动乳腺肿瘤专场拟举办20场线上/线下培训活动,以期提高基层医院医生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让更多的乳腺癌患者从规范化治疗中获益。

微信截图_20211223120515.png

篇章一●乳腺癌规范化诊治

微信截图_20211223120552.png

本次大会第一环节由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晓稼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咏梅教授共同主持,云南省肿瘤医院聂建云教授首先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两大方面分享了《早期乳腺癌诊疗规范》,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乳腺癌的分期及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等重点热点话题,同时也结合最新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及循证医学证据,全面的介绍了早期乳腺癌系统辅助治疗及临床注意点。

微信截图_20211223120748.png

河南省肿瘤医院闫敏教授随后分享了《晚期乳腺癌诊疗规范》。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患者需根据患者肿瘤的分子分型,如三阴性、HER2+等选择不同的解救治疗策略,最新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诊疗指南》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为临床实践提供了良好的依据。此外,她还分享了一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复发后入组临床研究的成功治疗案例,强调通过多种规范化的治疗手段和策略,将晚期乳腺癌转化为慢性病,助力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的目标!

微信截图_20211223120918.png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月平教授从六大方面分享了《乳腺癌病理诊断规范》。1. 乳腺癌组织学病理诊断。建议依据2019版WHO乳腺癌肿瘤分类提出的组织学分型、分级进行判读;2. 乳腺癌HER2病理检测的规范判读。尤其强调对于HER2低表达,建议在每次染色过程中都加入阳性和阴性对照,且关注HER2 IHC基线表达水平,规范设立内对照;3. 乳腺癌ER和PR病理检测。参见ASCO/CAP发布的2020版检测指南标准;4. 乳腺癌Ki-67病理检测,推荐采用标准化的视觉评估方法,参见国际乳腺癌Ki-67工作组(IKWG)IHC检测指南;5. 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评估;6. 强调乳腺癌规范化病理报告的基本要素。

微信截图_20211223120928.png

△ 病例分享与讨论环节

来自新疆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祁新海教授河北唐山中心医院张静教授分别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和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发表观点。讨论中举例了一位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病理示HR+/HER2-,TAC方案新辅助化疗中出现双侧腋窝淋巴结影像学差异评估情况,专家团对腋窝淋巴粗针穿刺病理评估,影像学评估及原发灶与转移灶病理鉴别等要点进行了充分讲解和剖析。同时对于多基因检测在淋巴结阳性的HR阳性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的应用,进行了临床研究数据的进一步解读。

微信截图_20211223120938.png

篇章二●临床实践与讨论

会议第二部分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刘运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佳艺教授共同主持。在河北保定市第二医院左方教授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张跃教授介绍病例后,与会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

病例一:晚期三阳性乳腺癌多线治疗病例

白俊文教授、石晶教授、殷咏梅教授、陈佳艺教授参与本次病例讨论。专家们表示,对于首诊IV期的患者,需要考虑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异质性,鉴于患者目前的情况,手术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若暂不考虑手术,转移灶可行放疗。江泽飞教授总结道,临床治疗中应注重MDT讨论,合理的放疗应参与其中,同时不建议单纯增加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d970ccf36e4e9a542c7717c357c5ec80-sz_312849.jpg

病例二:经新辅助治疗的晚期乳腺癌病例

牛钊峰教授、王海波教授、刘月平教授、秦文星教授、闫敏教授参与本病例讨论。专家们表示,患者可根据肿瘤负荷进行分层治疗,肿瘤负荷小则可考虑内分泌或单药化疗,或内分泌联合靶向治疗,若肿瘤负荷大,则可优选良药联合化疗。对于发生三阴性乳腺癌病变,可结合手术治疗,并优先针对恶性程度高的分型进行治疗。江泽飞教授总结道,鉴于新疆当地情况及患者经济条件,应综合多方意见,给予合理的建议,便于患者选择。

更多会议详细内容,欢迎观看会议精彩回看:

http://www.liangyihui.net/class/82108

篇章三●专家面对面

本环节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海波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孙涛教授担任主持,多位项目医院嘉宾共同针对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微信截图_20211223120948.png

Q1. 规范化治疗开展的现状与需求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白俊文教授、山西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杜立新教授晋城市人民医院张向忠教授表示,目前临床对早期患者规范化诊疗的执行度优于对晚期患者的治疗,因此未来临床还需进一步优化多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积累临床实践经验、建立基因检测数据库、完善晚期乳腺癌患者超适应用药制度等。

Q2. 乳腺癌MDT的组织与建设

河北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徐雪峰教授、新疆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李艳教授、秦文星教授以及刘月平教授共同参与讨论。专家们表示目前当地多个医院已加入新疆区域MDT联盟,同时与全国其他省级医院建立了线上联动机制,面对基层放疗、影像、病理学科诊疗的短板,结合线上MDT模式,通过县域赋能行动获益于广大患者。

Q3. 人工智能(AI)在大数据时代乳腺癌诊疗的应用

内蒙古赤峰学院肿瘤医院韩明玥教授、内蒙古包头肿瘤医院韩旭教授、石晶教授以及葛睿教授共同表示,应大力推动临床对CSCO AI乳腺癌平台的学习,促使学术同质化的实现。目前以CSCO乳腺癌AI为代表的终端设备,使得肿瘤诊疗理念及证据的更新更加及时有效,远程MDT指导更便捷,规范化诊疗水平的提升更快速。

 江泽飞教授在大会总结中对本次高效又接地气的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倡导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专委会MDT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形式合作也可以形成常态化。未来,希望每位专家领衔一次的乳腺肿瘤专科规范化诊治活动,促进基层肿瘤医生共同学习与赋能,全面提高我国乳腺肿瘤诊疗能力。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Myrna



相关阅读
评论
2022年01月11日
刘海燕
丹东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推广MDT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形式合作,可以促进基层肿瘤医生共同学习与赋能,全面提高我国乳腺肿瘤诊疗能力
2022年01月04日
何洋
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 | 肿瘤内科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患者需根据患者肿瘤的分子分型,如三阴性、HER2+等选择不同的解救治疗策略
2022年01月04日
董益忠
常州市肿瘤医院 | 肿瘤内科
规范化诊疗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