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聚焦恶黑,共话前沿|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会议暨环渤海区域肉瘤及黑色素瘤诊疗协作组/天津市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天津市骨及软组织肿瘤临床协作中心2021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2021年07月21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7月16-18日,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加强医院间互动学习、多向借鉴、互开思路,助力各地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专业人员的交流,传播分享国内外的基础转化研究进展及诊疗新动向,由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环渤海区域肉瘤及黑色素瘤诊疗协作组、天津市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委会、天津市环渤海医院交流合作促进会、天津市骨及软组织肿瘤临床协作中心联合举办、天津市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2021年全国学术会议暨天津市抗癌协会黑色素瘤专业委员会、环渤海区域肉瘤及黑色素瘤诊疗协作组、天津市骨及软组织肿瘤临床协作中心2021年学术年会”在天津召开。

未命名.jpg本次会议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胜利后的首个全国大规模的肉瘤及黑色素瘤基础与转化研究、临床诊疗专题会议,包括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两个主题。7月18日,恶性黑色素瘤专场正式启幕。会议伊始,大会执行主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杨吉龙教授进行开场致辞,他表示,本专场聚焦黑色素瘤的诊疗和研究进展,作为“leading tumor”,黑色素瘤靶向和免疫治疗进展引领了肿瘤治疗的前沿方向。很高兴邀请到了全国各地专家齐聚天津,共同探讨黑色素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进展,期待与会者收获满满。

学术环节,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杨蕴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王海涛教授、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王海龙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粟娟教授、张宇教授的主持下,多位专家从不同讲题切入介绍了综合治疗进展、外科诊疗规范和进展。

第一节 恶性黑色素瘤-综合治疗进展

首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任秀宝教授进行了题为“多靶点TKI与肿瘤免疫”的报告。任秀宝教授系统剖析了TKI中VEGF通路、血管生成旁路、免疫抑制/RAS下游通路与肿瘤免疫之间的关系。

截屏2021-07-20 上午11.19.20.png随后,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邵永平教授系统剖析了恶黑靶向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BRAF基因突变在实体瘤中广泛存在,双靶治疗显著提高了BRAF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但多项研究证实,肿瘤负荷(LDH水平、转移灶数量、ctDNA水平)、肿瘤免疫微环境(肿瘤浸润免疫细胞)、遗传因素(BRAF之外的基因突变)、表观因素(基因表达重编程,信号通路重构)等多种因素可能影响黑色素瘤靶向治疗效果。

截屏2021-07-20 上午11.20.25.png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彭聪教授在题为“黑色素瘤的研究进展”中介绍了黑色素瘤多组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联合代谢组学、单细胞测序)、代谢研究、免疫研究进展。在免疫研究进展中,彭聪教授重点阐述了PD-L1/CTLA4、TAM、MDSC、Tregs与免疫应答的关系。

截屏2021-07-20 上午11.21.11.png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维红教授在解读“恶黑免疫联合治疗研究进展”时指出,免疫治疗的出现使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发生了巨大变革。免疫治疗单药为相当一部分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但仍有部分患者(如脑转移患者和黏膜型、肢端型患者)的获益不够理想。在此基础上,免疫治疗可与其他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案联合,协同抗肿瘤,进一步改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最后张维红教授强调,基于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将是未来黑色素瘤甚至其他肿瘤治疗的主流趋势。

截屏2021-07-20 上午11.22.06.png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杨吉龙教授基于自己所在的课题组开展的一系列肢端恶性黑色素瘤的单细胞测序工作进行了学术汇报。有研究表明,中国肢端型恶黑免疫治疗疗效不如西方人群中最常见的皮肤亚型。基于这一差异,杨吉龙教授及其团队从肿瘤细胞和肿瘤免疫微环境角度出发对单细胞测序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黑色素瘤肿瘤细胞的5个功能亚组,其对应的5个signature与预后存在密切关系。免疫微环境方面,肢端恶黑CD8+T细胞,缺乏细胞毒性,并大多处于耗竭状态。此外,与皮肤型相比,肢端恶黑免疫环境以调节性T细胞(Treg)浸润为特征,这些发现为探索合适治疗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截屏2021-07-20 上午11.22.35.png第一环节学术分享结束,李祥春教授、李俊教授、李丽教授、李绪斌教授作为讨论嘉宾针对讲题内容,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分享了各自见解。

截屏2021-07-20 上午11.23.52.png

第二节 恶性黑色素瘤-外科诊疗规范和进展

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赵军教授阐述了肢端及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规范治疗策略,通过多个病例系统分享了外科治疗、淋巴结清扫、姑息外科治疗经验。赵军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活检、前哨淋巴结、原发灶切除、淋巴结清扫、转移灶处理、姑息性手术等外科技术在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具有基石作用。

截屏2021-07-20 上午11.24.57.png天津市肿瘤医院赵纲教授多角度、全方位深度解读了《黑色素瘤病例诊断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赵纲教授表示,准确、规范的病理诊断对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至关重要。本指南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此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我国国情,对黑色素病理诊断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较全面的阐述,并给出指导性建议,旨在提高我国黑色素瘤的病理诊断水平和规范性,更准确地评估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截屏2021-07-20 上午11.25.29.png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王晋教授围绕“恶性黑色素瘤皮肤镜特点”介绍了:①皮肤镜的优势;②黑色素瘤的皮肤镜鉴别要点;③黑素细胞痣的4种整体皮肤镜模式;④诊断黑素瘤的5条特异性标准;⑤面部黑色素瘤的4条特异性标准(环形-颗粒状结构、不对称的色素性毛囊、菱形结构、灰色假性网格);⑥肢端黑素细胞性皮损的4种模式(皮沟平行模式、皮脊平行模式、网格样模式、纤维样模式)。

截屏2021-07-20 上午11.26.12.png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李婷教授进行了Ⅲ期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分析。通过剖析多项研究数据,李婷教授指出:①在中国III期辅助治疗的皮肤+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免疫治疗vs靶向治疗的治疗效果未见明显差异。②对于BRAF V600E突变阳性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辅助治疗使用免疫治疗或者靶向治疗,其治疗效果未见明显差异。③III期皮肤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免疫治疗的效果较肢端好,来源不明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差,但是无统计学意义。④分期越晚,免疫治疗的效果越差,但是无统计学意义。

截屏2021-07-20 上午11.26.55.png天津市儿童医院刘欣欣教授在“儿童黑色素瘤诊断探讨”专题报告中从4例儿童病例切入详细梳理了儿童色素痣、Spitz痣、恶性黑素瘤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

针对“恶性黑色素瘤外科诊疗规范和进展”专场中讲题热点和难点内容,腾胜教授、忻晓洁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观点。他们表示,免疫和靶向治疗已成为黑色素瘤领域研究热点,尽管真实世界研究中两者的治疗效果未见明显差异,但相信随着病例数的积累和研究的深入,一定会探索出适合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给药方案。

总 结

会议进入尾声,大会执行主席杨蕴教授进行总结致辞。杨蕴教授指出,首先,在黑色素瘤的治疗过程中,有成绩、有失败、有教训,相信通过本次学术会议的交流和学习,与会者必有收获。其次,黑色素瘤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新药的出现必将使治疗向前迈进一大步。最后,杨蕴教授对全国各地与会专家的莅临和学术支持表示感谢,期待下次会议再次相遇。

责任编辑:Marie
排版编辑:Yuri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12月27日
郭飞
丰城矿务局总医院 | 外科
本文分析不错值得学习并分享一下
2021年11月03日
张帆
益阳市中心医院 | 肿瘤内科
肿瘤治疗又有新进展,值得不断重视,不断学习
2021年10月14日
汪惠斌
歙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BRAF基因突变在实体瘤中广泛存在,双靶治疗显著提高了BRAF突变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价格因素也要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