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1 ASCO丨林榕波教授:剖析FOHAIC-st1研究中的独具中国特色的肝癌治疗

2021年06月16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由福建省肿瘤医院【十邑论坛】与良医汇【肿瘤资讯】共同推出重磅研究解读栏目【解读邑站】,于2021ASCO年会再度重磅出发!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榕波教授继续就ASCO会议中公布的重磅研究进行深度点评与解析。本期,林榕波教授基于FOHAIC-st1研究展开讨论。

               
尹一

福建省肿瘤医院内科主治医师

研究简介

研究背景

伴有巨大肝脏肿块和大血管侵犯的晚期肝细胞癌(HCC)通常在第一次诊断时就会被观察到,同时,这种情况下的肿瘤肝外转移较少(77.5% vs 37.9%)。然而,在IMbrave150、SHARP和针对亚太地区患者的SHARP临床试验中,肝外转移的发生率则分别达到了63%、53%和68.7%,而大血管侵犯仅占38%、36%和36%。与之前和正在进行的绝大多数晚期HCC探索性一线Ⅲ期临床研究不同,本研究主要关注肝内肿瘤负荷重的患者群体。

研究方法

在这项开放标签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患者以1: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到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FO)组和索拉非尼组。HAIC-FO组的患者被建议接受肿瘤和正常组织活检,以寻找可用于预测治疗反应的潜在基因组生物标志物。

1.png

研究结果

2017年5月~2020年5月,研究共招募551例患者,其中2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被随机分配至HAIC-FO 组(n=130)和索拉非尼组(n=132),纳入意向治疗人群。其中同时具备和不具备肝外转移的大血管侵袭患者共占比82.8%(84.6%和81.1%;P=0.446)。HAIC-FO组患者肿瘤直径中位数为11.7厘米(IQR 8.3~14.0),索拉非尼组患者肿瘤直径中位数则为10.8cm(P= 0.439)。 肝脏肿瘤体积超过50%的患者比例在两个治疗组中分别为41.5%和39.4%(P= 0.724)。

2020年10月31日数据截止时,190例死亡(HAIC-FO组79例和索拉非尼组111例)。接受HAIC-FO治疗的患者总中位生存期为13.9个月(95%CI,10.6~17.2),而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总中位生存期为8.2个月(HR=0.408, 95%CI 0.301-0.552, P< 0.001)。

2.pngHAIC-FO组中16例(130例中占比12.3%)患者出现肿瘤缩小,其中15例(93.8%)接受了根治性手术或消融术并最终获得了20.8个月的中位总生存期和16.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1年生存率为93.8% (索拉非尼组为68.8%)。目前,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正在HAIC-FO组进行中。

3.png

研究结论

这项随机Ⅲ期临床研究证明,在初级确诊的晚期HCC一线治疗中,HAIC-FO比索拉非尼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病人获益,对于肝内肿瘤负荷高的HCC患者,使用HAIC-FO作为单一疗法可能是比索拉非尼更好的临床策略。

林榕波教授点评

               
林榕波
主任医师

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胃癌诊疗指南执笔人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常委
福建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福建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全国肿瘤姑息治疗与人文关怀专委会常委
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2-2015年援博茨瓦纳公主玛丽娜医院

FOHAIC-st1研究是我国学者开展的一项针对初治局部晚期或不可切除的HCC,且无肝外转移或肝外转移为寡转移(转移瘤数目≤3,最大转移灶直径≤3cm)患者的一项III期研究。试验组为FOLFOX 方案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FO),对照组为索拉非尼。实际入组患者绝大多数都为BCLC C期患者。主要研究终点OS,HAIC-FO组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组(13.9 vs 8.2个月,HR=0.408,P< 0.001)。ORR在HAIC-FO组也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组(31.5 vs 1.5%)。高有效率也带来了更多的手术转化率从而延长了转化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中国学者不像西方国家喜欢使用动脉输液港,而是每次动脉化疗前都进行动脉置管,这不但很好解决了输液港带来的相关风险,而且还可以每次根据肿瘤供血情况进行调整置管位置,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晚期肝癌治疗手段。

 

但是在本研究中选择的对照组是索拉非尼。目前,IMbrave150研究确认了贝伐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组(mOS=19.2 vs 13.4个月,ORR=27.3% vs 11.9%)。我们看到IMbrave150研究的贝伐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OS明显优于FOHAIC-1研究的HAIC-FO组。这是不是因为IMbrave150研究入组分期BCLC B患者的比例高于FOHAIC-1研究(对照组在IMbrave150研究中OS也明显更优)。有效率方面两试验组都在30%左右,但FOHAIC-st1研究的对照组明显更差。因此,HAIC-FO对比免疫治疗方案孰优孰劣还需要头对头的研究进行解答。但从研究设计上看,IMbrave150研究纳入更多的肝外转移患者,而FOHAIC-1研究更多针对肝内瘤负荷大的患者,两个研究的目标人群并不完全一致。因此,HAIC-FO方案更适合局部晚期为主的患者或有望转化手术切除患者。当然,我想如果两者结合,会不会带来更加完美的组合,也值得我们期待。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Yoly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Yoly

领新版指南,先人一步>>
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评论
2021年09月05日
李占林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中医科
学习掌握提高临床疗效
2021年07月31日
毕丽霞
张家口市宣化区医院 | 内科
HAIC-FO方案更适合局部晚期为主的患者或有望转化手术切除患者。
2021年07月30日
刘登尧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其他
imbrave150是贝伐联合阿替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