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美国癌症学会】防癌19问权威解答:2020最新恶性肿瘤一级预防指南膳食运动篇

2020年09月03日
编译:刘煜
来源:肿瘤资讯

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在我国更是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不少人“谈癌色变”。随着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的发展,恶性肿瘤的诊疗效果大幅提升,但仍是医学界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针对肿瘤病因的一级预防意义格外重大,但我国居民肿瘤一级预防意识普遍不足。近日,肿瘤学顶级期刊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刊发了美国肿瘤学会最新的恶性肿瘤一级预防指南,明确回答了民众日常生活中膳食运动等方面常见的19个相关问题,包括了诸如咖啡和酒精的摄取,转基因食品,断食疗法等民众关注的问题。该问答为大众的恶性肿瘤预防知识普及以及临床医师解答相关咨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微信图片_20200903162901.png

肿瘤预防19个常见的问题解答

丙烯酰胺

什么是丙烯酰胺,它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吗?

丙烯酰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化学物质,但同时丙烯酰胺也天然存在于食物和烟草中。我们在烘焙食物时的诱人香味就来自于著名的“美拉德反应”-即高温下食物中的氨基酸(天冬酰胺)和糖类发生的一种反应,可以让食物焦香诱人,但同时也会产生丙烯酰胺。目前较为明确的丙烯酰胺主要食物来源为:炸薯条/薯片;饼干、(烘烤)面包和饼干;早餐麦片(超市售卖的可冷泡牛奶的深加工脆谷物一类);黑橄榄罐头;西梅汁和烘焙咖啡。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将丙烯酰胺列为“潜在致癌物质”的依据是基于动物实验的结果,但是在对人类进行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包括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均未发现饮食中接触丙烯酰胺与任何类型癌症风险相关的有力证据。*丙烯酰胺在国内肿瘤医师和民众的视野中关注度和出现频率较低,甚至比较陌生,较为有影响力的新闻见于2005的“美国加州丙烯酰胺诉讼案”。*)

酒精饮料

酒精饮料是否有推荐的安全饮用量值?特定类型的酒精饮料是否具有较低的致癌风险?

充分的研究证据已表明饮酒会导致不同种类的恶性肿瘤,并没有酒精摄入的安全剂量。而且证据表明,酒精摄入量和患癌风险呈正相关,即酒精摄入越多,患癌风险越高,研究发现即使每天喝不到一杯酒,某些肿瘤的发生风险也会明显提升。对于有些实在要饮酒的人,建议是每天的饮酒量男性不超过2杯,女性不超过1杯。所有的酒精饮料,无论是啤酒、葡萄酒还是白酒,都含有乙醇,这些酒精饮料都有导致恶性肿瘤的风险,并没有任何一种酒的致癌风险更低。

抗氧化剂

什么是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和恶性肿瘤有什么关系?

机体在进行正常的有氧代谢时会发生氧化相关的组织损伤,这种氧化反应相关损伤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可能相关,而一些食物中含有的物质或者人体内源性合成的物质具有抗氧化损伤的作用,这些物质就是抗氧化剂。一些抗氧化剂被认为对预防恶性肿瘤有益。食物中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和许多其他活性物质等。研究发现多食用蔬菜水果的人患某些种类的恶性肿瘤的风险较低,当然其中原因可能不仅仅是因为蔬菜水果中富含抗氧化剂。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临床研究发现额外补充抗氧剂并不能降低患癌风险甚至适得其反。因此,若想减低患癌风险,最成熟的建议是多食用富含氧化剂的天然食物,不需要从药物形式额外补充。 

砷及其化合物

什么是砷(砷化物)?它会导致肿瘤吗?

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毒理部门等机构组织明确将砷(砷化物)列为致癌物。砷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自然界诸如岩石、土壤、动植物中的元素。砷化物有两种形式: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砷化物用于工业和建筑产品,也存在于砷污染的水中。无机砷毒性更强,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有机砷化合物被认为比无机砷化合物的毒性小得多,也不被认为与癌症相关。砷的主要来源是水和食物。一些特定地区,以及来自地面的饮用水天然砷含量更高。食物是大部分人摄入砷的主要途径,但绝大部分为有机砷。砷含量最高的为海鲜、大米及其制品、禽类和蘑菇。研究发现砷可能导致肺癌、膀胱癌和皮肤癌。砷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无法完全避免接触,建议进行饮用水砷含量检测,考虑用瓶装水等替代高含砷量的水。避免过量食用含砷量高的食物,有助于降低砷相关恶性肿瘤的发生。

咖啡

咖啡和患癌风险有什么相关性?

咖啡致癌还是防癌一直是热门研究话题,但目前的研究发现适度饮用咖啡能降低患肝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也有研究发现咖啡可以降低患口腔癌、咽喉癌以及皮肤癌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饮用超过149°F(65℃)的热饮,比如咖啡,茶等,可能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最近的荟萃分析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咖啡富含数百种活性化合物,包括咖啡因、类黄酮、木酚素和其他多酚物质,这些化合物已证明可以抑制细胞损伤,调节DNA修复等,以及影响致癌物质的吸收和肝脏代谢,进而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其中机制非常复杂尚未十分明确。总之,目前的证据支持适度饮用非过热的咖啡可以降低某些肿瘤的发生率。

转基因作物

什么是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转基因作物是指在植物中加入功能性基因而生产出的农作物,以此达到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改善风味或提高某一营养物质含量的目的。一些转基因作物及其食品早已获得美国FDA的批准进入市场,涵盖了美国市场上70%的深度加工食品包括披萨、薯片、饼干、转基因大豆、玉米等等。因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一直存在,因此美国于2016年立法要求转基因食品必须要有明确标识。理论上,这些植物中转入的功能性基因有可能会产生一些让敏感人群引起不良反应的物质,或者某一物质含量较高从而对健康人群也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转基因食品会增加或减少癌症风险,不论是世界卫生组织还是美国医学会等组织机构也都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

无麸质饮食

无麸质饮食真能减少患癌风险吗?

麸质是存在于小麦、黑麦的一种弹性蛋白,对大多数人来说,麸质是安全的,但理论上,对于患有乳糜泻的患者,麸质会破坏小肠内壁细胞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增加肿瘤风险。除了乳糜泻患者,有些人可能对麸质蛋白比较敏感,进而导致肠道炎症反应进而诱发肠道恶性肿瘤。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可能,鲜有确凿的研究证据表明麸质摄入会增加胃肠道肿瘤的发生,反而有不少研究表明食用包含麸质蛋白的全谷物,可能会降低结肠癌的风险。 (*无麸质饮食这一概念在国内出现较少,此处的麸质并非大家所理解的粗粮的麸皮等富含粗纤维的成分,而是指来源于谷物的一种蛋白(面筋,谷朊的主要成分))

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

什么是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二者和恶性肿瘤有什么关系? 

血糖指数是衡量进食特定的食物与摄入标准量的葡萄糖相比,血糖水平上升的指标。血糖指数高的食物释放葡萄糖迅速,升高血糖的速度快。低血糖指数的食物能缓慢地向血液中释放葡萄糖,整个过程血糖峰值均较低。高血糖指数的食物主要见于精加工,添加糖份、纤维含量低的谷物制品及富含淀粉的蔬菜。血糖指数反映了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到达血液的速度,血糖负荷是由血糖指数引申而来,因为血糖升高的程度也与食物的摄入总量有关。当我们计算血糖负荷时,既要考食物虑血糖指数,又要考虑摄入食物总量,血糖负荷指100g重量的食物中可利用碳水化合物(g)与血糖指数的乘积,血糖负荷更能全面地反应摄入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对血糖的影响。最近的综合研究表明,高血糖负荷的饮食模式与患子宫内膜癌的高风险具有相关性。血糖负荷和其他种类恶性肿瘤的风险尚需更多研究。

炎症和抗炎策略

抗炎饮食能减少患癌风险吗?

炎症反应作为为机体对组织损伤的生理反应,其抵御微生物入侵的作用在几百年前就已有认知。然而近年来炎症反应的致癌效应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饮食、炎症和癌症风险(以及心血管疾病和疾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仍处于不断深入研究的阶段。通过实验室研究和流行病学统计数据,可以明确的是某些食物中的成分可促进全身性的炎症和特定组织中的慢性炎症反应。基于这一理论,推荐的抗炎饮食模式为富含蔬菜和水果,少红肉和深加工肉类的饮食结构。 

辐照食品

什么是辐照食品?辐照食品会增加患癌风险吗?

辐照食品是指通过辐照技术保存的食物。辐照技术是一种灭菌保鲜技术,通过对食物进行电离辐射照射达到杀灭细菌等微生物及昆虫(虫卵)的作用从而实现长期保存的目的。辐照处理并不会使食物沾染放射性,也不会破坏其营养成分或改变食物风味,辐照对食物本身的影响小之又小。美国FDA对辐照食品的安全性进行了长达30年的追踪研究,评估结果认为辐照食品是安全的,其安全性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控中心以及美国农业部的认可。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辐照食品会导致癌症或对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果蔬汁/净化/排毒疗法

断食疗法(只喝果蔬汁)真能排毒并预防恶性肿瘤吗?

果蔬汁是摄取一些对人体有益的蔬菜水果很方便的途径,健康均衡的饮食模式提倡可以适度饮用果蔬汁。但相较于食用整颗蔬菜或者水果,果蔬汁反而具有食物纤维和营养素缺乏,含糖量高的缺点,果蔬汁并非摄取营养的最佳方式。目前没有研究表明断食疗法(1天以上禁食,仅仅喝果蔬汁)能降低患癌风险或具有其他对健康有益的证据。这种所谓的果蔬汁“排毒”/“净化”更多的是一种概念宣传,缺乏科学依据。不管一个人摄入的食物是液体还是固体,通过肠道进入体内的毒素均会不断地被肝脏代谢肾脏排出。果蔬汁可以作为额外补充微量元素等营养的一种方式,但若采取长时间只喝果蔬汁的断食疗法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营养缺乏,极端的例子甚至出现肾脏损伤和其他健康问题。 

微波炉的使用以及食物的储存加工

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会增加患癌风险吗?其他烹饪方式呢?

微波是一种非电离辐射的电磁波,使用微波炉不会增加致癌风险。相反,一些传统的烹饪方式如烧烤,烟熏或煎肉(包括红肉以及家禽和鱼类)在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食物的保存、处理加工应该秉持的原则是:消除有害的微生物及化学污染,避免添加有害添加剂,尽量保留食物营养。比如罐头保鲜和冷冻保鲜可以很好地保留蔬菜水果的营养成分,应鼓励消费者更多地选购,而一些保存肉类的加工方式会使用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在胃内被某些细菌代谢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比如明确的一级致癌物N-亚硝胺。还有一个消费者担忧的问题来自食物储存容器和炊具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健康的影响。比如塑料容器可能释放出诸如邻苯二甲酸盐(其中一些被列潜在致癌物)或酚类化合物,如双酚A(一种潜在致癌物质);使用特氟龙涂层的炊具可能会将全氟辛酸(一种潜在致癌物质)释放到食物中。这些化学物质在动物模型被发现可能影响性腺发育,长期暴露于这些化学物质是乳腺癌等肿瘤的一个可能因素。然而,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这一结论。尽管如此,对此有担忧的消费者可以选择玻璃/金属容器以及烹饪炊具。 

非营养性甜味剂/代糖

非营养性甜味剂/代糖会诱发恶性肿瘤吗?

非营养性甜味剂是指代替经典的糖类(如蔗糖、玉米糖浆、蜂蜜等)来增加食物、饮料和其他产品甜味的物质。目前,美国FDA批准了众多非营养性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安赛蜜,糖精,三氯蔗糖和甜菊糖。这些甜味剂几乎不含卡路里或营养成分。它们一般从植物中提取,或者是从糖类再次加工而来,甜度更高,用量较少。其他的代糖包括糖醇类,如山梨醇、木糖醇和甘露醇。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这些人类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甜味剂会导致癌症。人工合成甜味剂引发恶性肿瘤的争论来源于早期的动物研究发现糖精会导致膀胱癌,但在人体试验未发现糖精的致癌风险。虽然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人工甜味剂/代糖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但需注意对于患有苯丙酮尿症这一罕见遗传疾病的人,代糖阿斯巴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会在肠道分解出苯丙氨酸,由于患者无法代谢苯丙酮酸,进而导致神经系统中毒,因此市面上的食品饮料若含有这一甜味剂都会明确标识出“含阿斯巴甜(苯丙氨酸)”。此外,大量的糖醇类添加剂可能会导致某些人腹胀和腹部不适。除此之外,只要适量食用,所有这些甜味剂和代糖基本上都是安全的。

有机食品

带有“有机食品”标签的食物能降低患癌风险吗?

有机食品通常指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食品。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规定,有机动物源性食品来自那些在饲料中未添加激素或抗生素的动物。有机植物种植中不能使用绝大部分常规杀虫剂或除草剂、化肥或污水污泥作为肥料。有机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工业溶剂或进行食品辐照,转基因食品也不包括在内。有机食品消费的一个主要好处是支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许多消费者相信有机食品可能对健康有益,但目前鲜有证据表明有机农产品比常规方式种植的农产品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很少有人研究食用有机食品与患癌风险之间的关系,仅仅只有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食用有机食品与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呈负相关,但尚需更多研究进一步证实,因为这一相关性可能和农药的接触有关(后面我们也会讨论这个问题),因此建议始终保留蔬菜水果食用前仔细清洗的习惯,一是可以减少农药存留,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微生物污染带来的问题。有机食品通常价格都比较昂贵,对于选择有限的人来说摄入新鲜足量的蔬菜水果比选择有机食品对健康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农药残留

食物中的农药残留会诱发恶性肿瘤吗?

杀虫剂和除草剂是主要使用的农药品种,如使用不当,它们会带来意外的毒性作用。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三种常见的农业除草剂(草甘膦、马拉硫磷和二嗪农)归类为潜在的人类致癌物,目前发现这三种除草剂均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此外,马拉硫磷和二嗪农分别与前列腺癌和肺癌的风险增加有关。因此,有机食品如果对防癌有潜在的益处,最大的部分原因可能和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相关。目前,科学证据支持食用蔬菜和水果的整体健康益处和防癌作用,无论它们是用有机还是传统方法种植。这里再次强调清洗蔬菜水果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去除部分农药残留还可减少微生物污染。

睡眠

睡眠会影响饮食、运动及癌症发生吗?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睡眠、饮食、缺乏运动和恶性肿瘤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交互关系。睡眠紊乱具有更高的患癌风险,而睡眠不足(通常定义为少于每晚7小时)与肥胖、暴饮暴食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相关,而这些也是恶性肿瘤发生的促进因素。此外研究发现,健康的睡眠有助于维持体重,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会导致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短。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水平升高并诱发炎症,而长期慢性炎症是导致癌症发生的机制之一。

大豆和豆制品

豆制品能降低癌症风险吗?

和其他豆类一样,大豆和大豆制品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也是是肉类的理想替代品。大豆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包括异黄酮,其结构与雌激素类似,能够与雌激素受体结合,至于大豆异黄酮是否表现出抗雌激素作用,这取决于结合条件、组织类型和剂量。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数据表明,食用传统的豆类食品,如豆腐,可能会降低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但目前的研究证据十分有限,尚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没有数据支持使用含有分离的大豆成分或大豆蛋白粉的补充剂能降低癌症风险。事实上,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服用大豆补充制剂会增加罹患ER(-)乳腺癌的风险,也会提高有乳腺癌家族史女性的致病风险。总之,从日常膳食中摄取大豆及豆制品是基本安全的,并可能对健康带来多重益处,但对于额外的大豆补充制剂,应谨慎服用。 

糖类摄取

糖类摄取会增加患癌风险吗?

食物饮料中含有不同类型的糖,这些糖类化学结构各不相同,但被摄入均会产生类似的代谢效应。食物饮料中的所有糖都会增加热量的摄入,继而引发肥胖问题,而肥胖和肿瘤具有明确的相关性。因此高糖摄入会间接增加癌症风险。高糖饮食还通过影响胰岛素和其他相关激素的分泌,从而可能增加某些恶性肿瘤的风险。红糖(粗制糖)和白糖(精制糖)的主要成分都是蔗糖,红糖因含有极少量其他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红糖的颜色和风味,但其对体重或胰岛素的负面影响不会亚于白砂糖。果糖是存在于水果和许多含糖饮料中的天然单糖,多以高果糖浆/玉米糖浆的形式存在。果糖对体重和胰岛素的影响与蔗糖类似,蜂蜜亦如此,蜂蜜是果糖和葡萄糖的混合物。研究表明,癌细胞中葡萄糖的代谢比正常细胞要快。这一事实经常被不明真相的大众错误地理解为食物和饮料中的糖类是癌细胞能量的直接来源。尽管如此,限制高糖食物和饮料,如蛋糕、糖果、饼干、加糖谷物食品、碳酸饮料、运动饮料和能量饮料等,可以帮助减少卡路里的摄入量,减少体重增加,改善代谢异常的个体如糖耐量异常和II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

素食

素食饮食可以降低患癌风险吗?

素食的健康特性可表现在多个方面: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高,并富含其他生物活性物质,不含红肉和其他深加工肉类成分,因此理论上素食可能有助于降低癌症发生率,而且事实上许多研究均表明素食者的患癌风险更低。纯素饮食是否优于其他所有结构的饮食尚无明确结论,但英国展开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如果在素食饮食中摄入适量的鱼类(仅仅是鱼类)其患癌风险和纯素食饮食人群一样低。所以对于饮食模式的推荐为素食为主,限制红色肉类和深加工肉类的摄入。与消耗肉类较多的典型的西方饮食结构相比,此种饮食模式除了降低癌症风险,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II型糖尿病风险,而且更经济。对于严格素食的人群,因其拒绝食用包括牛奶和鸡蛋在内的所有动物制品,所以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B12、锌和铁(或强化这些营养物质的食物),特别是儿童和绝经期前妇女。纯素食人群也应该注意钙的摄取,因为素食钙含量较低,因此纯素食人群更容易发生骨折。



参考文献

Cheryl L. Rock, Cynthia Thomson, Ted Gansler, et al.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Guideline for Diet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Cancer Prevention [J.]CA CANCER J CLIN,2020.



责任编辑:Nathan

排版编辑:Mary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9月07日
王根彩
丰县人民医院 | 肿瘤外科
谢谢分享
2020年09月06日
程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
2020年09月06日
李玉洋
莱州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