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精彩回顾】“上下联动,共享智慧——血液肿瘤助力计划”大型网络继续教育活动5月16日重磅开播

2020年05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疫情肆虐,出行受阻,部分患者面临就诊、用药等方面的困难。而血液肿瘤患者又属于需要持续诊疗且易感的人群,更应予以高度关注与特殊防护。为推广规范诊治,CSCO抗淋巴瘤联盟•抗白血病联盟携手良医汇,面向地市级医生举办“上下联动,共享智慧—血液肿瘤助力计划”大型网络继续教育活动,共建血液肿瘤“智惠医共体”。本系列活动特邀多位国内知名血液肿瘤专家,就脂质体多柔比星(多美素)在血液系统肿瘤,尤其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讲解及病例讨论,与会者收获颇丰。

“上下联动,共享智慧”,助力中国血液肿瘤诊疗水平提升

来自山东省立医院的王欣教授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刘澎教授担任此次会议主席。两位教授首先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向在线交流、学习的同道致以问候,同时表示活动由线下转为线上,疫情需隔离病毒,但无法隔离交流,期待能通过这样的线上学术活动共同探讨血液肿瘤诊疗经验与进展。

脂质体多柔比星-多美素之中国研究

dd30cabd65cedb0999d111380b4a0ef.png接下来,山东省立医院的樊娟教授在巡讲活动中介绍了“多美素之中国研究——中国数据”。樊娟教授首先介绍了脂质体多柔比星(PLD)结构及药物特点,指出脂质体结构的引入能有效延长PLD作用半衰期、减少正常组织的药物摄取。随后,樊娟教授结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团队CDOP±利妥昔单抗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研究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评估RCDOP方案较RCHOP方案治疗老年DLBCL患者的研究,总结PLD的临床应用优势,认为RCDOP方案对DLBCL疗效良好,数据显示全组总缓解率(ORR)可达80%以上,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长达24.5月,并且III/V级心脏毒性发生率更低,对于伴有心脏高危风险因素的老年DLBCL患者,是一种安全的治疗选择。樊娟教授亦列举多美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联合治疗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I期剂量递增研究与CDOP方案治疗侵袭性T细胞淋巴瘤的II期研究,指出多美素最大耐受剂量为40mg/m2。另外,在多美素联合化疗(DEP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噬血综合征的首个前瞻性研究中,DEP方案作为挽救性治疗方案亦显示出一定疗效与良好的安全性。随后,樊娟教授归纳了2020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NCCN)指南中含PLD治疗的推荐情况,比如R-CDOP方案可作为DLBCL伴左心功能不全或身体状况差或老年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PLD为蕈样肉芽肿/ Sézary综合征(MF/SS)的一线方案;PLD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被推荐为多发性骨髓瘤(MM)挽救治疗方案。另外,樊娟教授概括了PLD使用人群特点,包括老年患者、体能状态评分较差者、伴髓外肿块者、需要注意远期心脏毒性对生活影响的患者及要求减轻脱发的患者等。2e7b46715ec6eece271b074a65b2e63.png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医院侯芸华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李荣教授、临沂市肿瘤医院王珍教授参与讨论,各位教授就目前传统多柔比星的应用价值、靶向治疗时代PLD的应用潜力、PLD在老年患者的使用剂量等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整体而言,目前PLD临床应用疗效好、安全性高,但对于本身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尤其老年患者,仍应充分评估心脏功能,酌情减量使用。

迎难而上:多线治疗失败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病例分享与思考

45eeaf94fcea917766d7f315d2c4d80.png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张怡安医师带来一例九线治疗失败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病例分享。张怡安医师结合该病例展示了2000年至今MM治疗方面进展,既往蛋白酶体抑制剂(PI)和免疫调节药物(IMIDs)为基础的方案可改善RRMM患者预后,而近5年,新药与老药的多药联合方案为延长患者生存、改善预后带来了新的希望。张怡安医师系统回顾了RRMM多项临床研究,认为CD38单抗Daratumumab或Isatuximab、BCL-2抑制剂Venetoclax、XPO1抑制剂Selinexor等新药在MM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可观。之后,来自淄博市中心医院的王振城教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于文征教授、无锡市人民医院的周新教授参与交流,分享了临床MM诊疗心得体会,也强调RRMM治疗需将新药用好,并加强新药治疗时机的探索。b2a671450fa13cbc0ae92ff5380f799.png

拨云见日:含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

1f4b0969ec3fb00bad91d6ad823de40.png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的易克医师以“含脂质体阿霉素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为主题进行了报告分享。易克医师通过多项临床试验解读了MM的治疗演变史,以及含PLD治疗方案的探索历程,并结合一例IgA-λ MM病例介绍了“硼替佐米+PLD+地塞米松”这一经典治疗方案在MM治疗中的具体应用与疗效。随后,阜阳市人民医院付玉虎教授、菏泽市立医院桑玉旗教授同刘澎教授、易克医师共同讨论了RRMM治疗选择思路与PLD临床运用优势,认为PLD在控制心脏系统毒性及运用于伴髓外病变的MM患者方面具有独特优势。5fb99fab4cbc0b62dd61fabdc7d5a70.png

锐意进取,助力血液系统疾病诊疗水平的提高

巡讲最后,会议主席刘澎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刘澎教授指出血液肿瘤的诊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药物研发不断,其中PLD因具有更低的心脏毒性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而新老药物结合的治疗方案作为复发难治血液系统肿瘤如RRMM的探索亦亟待进一步加强。此次会议,各位专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享向大家展示了MM临床诊疗进展,同时详细介绍了PLD的临床应用,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医生及患者对血液系统肿瘤治疗方面的了解。隔离病毒,不隔离学术,CSCO抗淋巴瘤联盟•抗白血病联盟始终坚持上下联动,积极推动各类线上学术交流巡讲的开展,为医生搭建学习平台,为广大患者谋福利,为血液肿瘤“智惠医共体”的创建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熊凡


评论
2020年05月25日
董德操
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习了
2020年05月24日
夏乐敏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 血液肿瘤科
期待
2020年05月24日
夏乐敏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 血液肿瘤科
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