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徐卫教授:PTCL创新CD30靶向治疗策略及应用

2020年05月1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0年5月16日,2020金陵淋巴肿瘤论坛在线上隆重召开,大咖纷纭,内容涵盖多个领域、非常精彩,参与本次线上会议的人数超过11万人次。其中,5月16日下午的武田卫星会专场特邀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浦口慢淋中心的李健勇教授担任主持,同时邀请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徐卫教授针对“CD30靶向治疗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中的应用前景”这一话题详细解读了PTCL当前治疗现状、CD30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应用。

               
徐卫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江苏省抗淋巴瘤联盟主席
江苏省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实验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CSCO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南京市血液学会委
江苏省“兴卫工程”优秀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和《白血病∙淋巴瘤》等杂志编委

PTCL治疗现状——“任重道艰”

图1.png

会议伊始,本场卫星会的主持嘉宾,同时也是本届论坛的大会主席李建勇教授对参与本次学术论坛的专家与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李建勇教授指出,淋巴瘤领域在近年来涌现出很多颇有前景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使淋巴瘤这类非常复杂的肿瘤拥有了更多新式“武器”,促进了淋巴瘤患者生存的显著改善。

图2.png

李建勇教授开场结束之后,徐卫教授针对“PTCL创新CD30靶向治疗策略的发展及应用”这一讲题,分别从PTCL治疗的现状及挑战、PTCL肿瘤标记物CD30及其临床价值、维布妥昔单抗CD30靶向治疗PTCL的研究成果这三大部分,展开了深入解读与分析

图3.png

PTCL病理类型繁多,长期生存率低

首先,徐卫教授指出PTCL病理亚型较为多样。一项全球多中心研究共纳入1314例PTCL和NK/T细胞淋巴瘤(NKTCL)患者,结果发现最多见的病理亚型是PTCL-非特指型(PTCL-NOS,占25.9%),然后依次是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瘤(AITL,占18.5%)、NKTCL(占10.4%)和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TLL,占9.6%)。在亚洲国家,NKTCL和ATLL也是常见的亚型[1]

需要指出的是,基于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如CHOP方案),PTCL的总体疗效及预后仍有限——全球范围内PTCL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OS)不足50%[2]

图4.jpg

CD30在PTCL多种亚型中高表达,是创新型治疗的重要靶点

接下来,徐卫教授着重介绍了CD30的结构、功能及其临床价值。CD30是一种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超家族成员的跨膜糖蛋白,在免疫监测、T细胞与B细胞之间信号沟通中发挥作用,并且还调控着细胞内多种信号传导通路(例如NF-κB、MARK/ERK途径等)。CD30过表达的细胞具有抗凋亡的生存优势[3-6]。总体而言,CD30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是淋巴瘤创新治疗的重要靶点[7]

图5.jpg

在淋巴瘤的多种亚型中,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和原发性皮肤CD30阳性T细胞淋巴增生性病变是CD30一致性高表达的三种亚型,CD30检测在识别这些肿瘤的标志性特征方面具有特殊价值[8]。其他淋巴瘤亚型也有不同程度的CD30表达,例如,文献报道显示PTCL-NOS CD30表达率为64%, ENKTCL的CD30表达率可达80%[9]

图6.jpg

为此,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明确指出:CD30检测是确定某些T细胞淋巴瘤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的基本依据,WHO分类标准强调了CD30表达在诊断ALCL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ALK阴性亚型。另外,CD30+也是霍奇金淋巴瘤(HL)的诊断要素之一[10-13]

CD30靶向药维布妥昔单抗打破PTCL新药匮乏“僵局”,国内外一致认可

在谈及PTCL治疗时,徐卫教授说道,尽管淋巴瘤的分类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PTCL领域的临床新药仍相对匮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也较为有限。由于CD30在PTCL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基于此进行的一系列药物研发及临床试验的结果催生了CD30靶向产品——维布妥昔单抗(Brentuximab Vedotin)的诞生。

维布妥昔单抗其实是一种由CD30单克隆抗体、微管蛋白抑制剂MMAE共同组成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14-15]。目前,维布妥昔单抗迄今已完成或在研的临床研究有114项(截止2020年1月),其中涵盖多种针对CD30阳性T细胞淋巴瘤亚型的治疗。

由于维布妥昔单抗在PTCL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美国FDA批准维布妥昔单抗用于治疗初治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ALCL)或其他表达CD30的PTCL、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或表达CD30的蕈样肉芽肿(MF)和复发性sALCL,也包括初治III/IV期HL、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后巩固治疗及复发的患者[16]。另外,就在5月14日,维布妥昔单抗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获批的适应证为两类CD30阳性淋巴瘤患者,包括复发或难治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和cHL[17]

图7.jpg

维布妥昔单抗在复发/难治sALCL中缓解率高,显著改善生存

一项国际多中心、开放、II期临床研究共纳入58例复发/难治性sALCL患者[18-19],均采用维布妥昔单抗1.8mg/kg(每3周1次)治疗。结果显示:

①  中位治疗7个周期的总体缓解率(ORR)高达86%,其中完全缓解率(CR)达57%,且ORR及CR不受ALK状态的影响。

②  5年长期随访发现,ORR达86%,其中CR为66%,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25.6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为39%,5年总体生存率(OS)则达到60%,生存结局不受ALK状态影响。

③  ≥3级的不良反应(AEs)非常低,主要为周围感觉神经病变,但并无1例严重致死性不良事件。

图8.png

NCCN指南推荐维布妥昔单抗用于PTCL一线及二线治疗

基于临床研究中取得的良好疗效,最新NCCN指南已推荐PTCL患者一线优选维布妥昔单抗+CHOP方案,二线优选维布妥昔单抗单药治疗CD30+PTCL患者[11]

图9.png

小结

PTCL预后不佳,其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大挑战。CD30是PTCL治疗的重要靶点,维布妥昔单抗作为CD30单抗与MMAE的偶联药物,在PTCL治疗中展现出非常显著的疗效,并且也在国内外获得相应适应证批准。我们期待,维布妥昔单抗这一靶向CD30的创新抗体偶联药物能够填补中国CD30阳性淋巴瘤治疗药物领域的空白,全面开启淋巴瘤精准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另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维布妥昔单抗在PTCL领域中的适应证将不断扩大,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或许也为带来更多惊喜,造福更多淋巴瘤患者。


参考文献

[1]  Vose J,  et al. J Clin Oncol. 2008;26:4124.

[2] Shah A, et al. Presented at the 61st 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 Annual Meeting 2019, December 2019, Abstract #3492.

[3]Xu ML, et al. Am J Surg Pathol. 2019;10.1097/PAS.0000000000001368.

[4] Chiarle R, et al. Clin Immunol. 1999;90(2):157–164.

[5] Katz J,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11;17(20):6428–6436.

[6] van der Weyden CA, et al. Blood Cancer J. 2017;7(9):e603. Published 2017 Sep 8.

[7] Chung C.Am J Health Syst Pharm. 2019;76(22):1825–1834.

[8] de Leval L, Gaulard P. Haematologica. 2010;95(10):1627–1630.

[9] Pierce JM, Mehta A. Expert Rev Hematol. 2017;10(1):29–37.

[10]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T-Cell Lymphomas(2020.V1).

[11]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B-cell Lymphomas(2020.V1).

[12] Swerdlow SH, et al.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Haematopoie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Lyon, 2017.

[13]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Hodgkin Lymphoma(2020.V1).

[14]  Francisco JA, et al. Blood 2003;102:1458–65.

[15]  van de Donk NWCJ & Dhimolea E. MAbs 2012;4:458–65.

[16]  ADCETRIS® (brentuximab vedotin) for injection PRESCRIBING INFORMATION. 10/2019.

[17]  注射用维布妥昔单抗说明书.2020年5月12日核准版.

[18]  Pro B, et al. J Clin Oncol. 2012;30(18):2190-6.

[19]  Pro B, et al. Blood 2017;130: 2709-2717.

责任编辑:Amiee
排版编辑:Raffle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5月27日
薛鹏龙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肿瘤科
靶向治疗
2020年05月21日
刘群
淮北市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维布妥昔单抗是一种靶向CD30的创新ADC 药物,全面开启淋巴瘤精准靶向治疗的新时代!
2020年05月20日
王刚刚
山西白求恩医院 | 血液肿瘤科
CD30单抗可期!不清楚CD30表达水平和疗效间的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