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抗癌路上 你我同心】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众大咖共话胃癌科学防治

2020年04月2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当前,新冠疫情战已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步重回正轨。在此特殊时期,中国迎来了第2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我国是胃癌大国,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高居前位,一经发现通常已为晚期,因此公众对胃癌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肿瘤资讯】有幸邀请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曹晖教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熊建萍教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尤俊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宋虎教授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玉蓓教授共话胃癌防治,传递胃癌防控理念和知识,助力胃癌的早防早诊早治。

               
曹晖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外科学二级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兼大外科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胃肠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肠间质瘤诊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普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医学院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宝钢教师奖)
全国百名“住院医师心中的好老师” 、“仁心医者.上海市杰出专科医师奖”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上海市领军人才”
美国外科医师学院FACS

               
熊建萍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科主任
江西省恶性肿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
江西省卫生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江西省医师协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文章累积影响因子>150分。

               
尤俊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委员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微创外科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机器人与腹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委
福建省抗癌协会第一届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福建省肿瘤防治联盟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厦门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学组组长

               
宋虎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现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的相关临床和研究工作,在胃肠肛门良恶性疾病的手术治疗、内镜诊疗和基础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造诣。
在宋军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开展结直肠NOSES手术、TEM手术;率先在淮海经济区开展中晚期胃肠道肿瘤的腹腔热灌灌注化疗技术,在中晚期胃肿瘤的治疗方面获得了良好效果。
主持和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7项,获2014年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C类资助1项,2016年江苏省“科教强卫”青年医学人才资助1项。
以第一作者在《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Oncology Reports》、《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Biomedical Research》、《Oncology Reports》、《BJMBR》、《Cineses Medical Journal》、《Technology in Cancer Research & Treatment》、《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癌症》、《中国全科医学》、《实用医学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著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篇。
研究成果获2014年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徐州市医疗新技术引进奖1项。

               
孙玉蓓
副主任医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消化道亚专科副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青委会会员
安徽省抗癌协会委员
安徽省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担任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PI,  参加多项国际和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

访谈.png

胃癌的预防与治疗

尤俊教授:中国既是人口大国,也是胃癌大国,胃癌病例占全世界胃癌总数的44%,且在诊断时通常已为进展期或局部晚期。胃癌的发展进程较为漫长,因此早筛早诊至关重要。胃癌的发生因素主要包括:①环境饮食因素,如居住地硒元素缺乏,高盐、高亚硝胺、霉变食物等;②幽门螺杆菌感染;③遗传因素;④其他发病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长期胃病史等。那么应如何有效预防胃癌?三餐要规律,少食烧烤类、刺激性食物、戒烟、根治幽门螺杆菌、注意基础性胃病等;对于年龄大于40岁,有慢性胃病史(尤其是萎缩性胃炎、重度肠化生)、有HP感染、有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生活在胃癌高发区以及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需特别关注,定期筛查。当出现以下症状时需及早到医院就诊,避免漏诊或误诊:①有黑便等消化道出血表现者;②上腹疼痛,特别是病程较长者或疼痛规律改变、药物效果不佳;③上腹部有包块;④原因不明的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者;⑤吞咽不利或进食时有阻塞感。

胃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目前主要有手术、化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总体治疗原则为:早期胃癌可行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一般以手术为主,术后进行辅助的化疗或放疗;晚期胃癌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胃癌治疗的进展主要包括胃癌微创治疗和全身综合治疗。胃癌手术严格意义上分成为内镜下切除术和开放性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内镜下切除适合很早期的胃癌,对于早中期胃癌,通常会选择腹腔镜下的微创根治性手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具有更小切口,更少机体内环境、免疫功能干扰,更少并发症和更快术后恢复等优势。此外,机器人手术也具有较好的前景。随着医学的进步,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为胃癌治疗带来更多选择和希望。

胃癌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

孙玉蓓教授:从目前胃癌患者的营养水平来看,早期胃癌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但进展期胃癌,营养治疗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纠正营养不良,使机体能够承受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的基础。合理的营养管理对伴有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十分关键。胃癌患者理想的营养治疗应该满足两个达标:能量达标和蛋白质达标,在此基础上增强身体抵抗力,延长生存时间。 

营养干预的“五阶梯模式”由低到高分为:饮食+营养教育、饮食+口服营养补充、全肠内营养、部分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和全肠外营养。从具体营养方式的选择上来说,术前营养状况差、术中判断并发症风险高、术后需要接受辅助放化疗或较长时间营养治疗的胃癌患者,推荐在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胃癌术后患者饮食包括经营养管及经口两种途径。总的原则是由少量到多量、由流质(稠米汤、清肉汤等)到半流质(粥类、肉汤、菜汤等)再到固体食物、由软的食物(软米饭、馒头、包子等)到普通食物。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呈宝塔型,最基线是需要大量水(每天1500毫升以上),往上依次为谷类和杂豆类,蔬菜水果类,肉类、水产品和蛋类,奶制品、大豆和坚果类,油盐。《恶性肿瘤患者康复期营养管理专家共识》推荐:恶性肿瘤完全缓解患者食物应多样化;多吃新鲜蔬果和全谷物食品;摄入充足的鱼、禽、蛋、奶和豆类;减少红肉,限制加工肉类摄入。如存在早饱、纳差等症状,建议少量多餐,减少餐时液体摄入。餐间补充水分。 

胃癌康复期可能会存在一些并发症,对于这类人群的饮食管理需注意以下问题。①倾倒综合征:可采取干稀分开食用,半卧位进餐、餐后平卧半小时以及低糖饮食等措施;②缺铁性贫血:应注意膳食中多摄入富含铁、钙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瘦肉、猪肝、动物血、蛋黄等;③伴返流性食管炎:对于酸性反流可减少食用酸性的食物,服用抑酸药物。此外,保持正常体重也是非常重要的。术后绝大部分患者伴有体重下降,应使体重不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值,每两周定时(早晨起床排便后、空腹、穿单衣)称重并记录。体重下降一般提示营养不足,需要增加饮食,同时要警惕肿瘤复发问题,必要时就医复查疾病状况。

明确高危人群,早诊早治是关键

熊建萍教授:在胃癌的发生和预防方面,具有慢性胃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家族史的人群需重点预防。在治疗方面,早诊早治是关键,因为晚期胃癌只能通过相应的治疗来延长生存,改善生活质量,无法完全治愈。因此,胃癌一定要早期诊断,对于高危患者需进行胃镜检查,只有胃镜能够明确诊断。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确自己的遗传病史对胃癌的防治也是非常重要的。

精准诊疗,合理膳食

宋虎教授:HER2阳性是胃癌的一个危险因素,国外报道,其检测阳性率约为20%,但国内的数据显示仅为11%左右。在HER2检测方面,可通过提高标本治疗和检测水平,来提高HER2检测阳性率。目前已证实的抗HER药物曲妥珠单抗,疗效较好,患者可明显获益。

关于胃癌的治疗,早期胃癌可以行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也可选择手术为主的综合性的治疗,再结合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此外,最近比较热的免疫治疗对于胃癌也有一定的效果。长时间的放化疗可能会引起身体免疫机能的下降,出现不耐受的情况,因此放化疗过程中要适当的增加营养,保证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诸如冬虫夏草等补品,媒体炒作比较多,灵芝中的灵芝孢子粉提取物、香菇中的香菇多糖等成分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但在抗肿瘤治疗中,不能完全迷信偏方,应以科学的绿色的这种营养为主。作为肿瘤医生,建议大家注重胃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回归社会角色。

早防早治,不断求索

曹晖教授:在胃癌的防控上,关键是在早防早治上下功夫。目前,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展,胃癌的治疗已经进入精准诊疗时代。如何进一步提高胃癌的诊治水平,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大家继续共同努力,不断求索。


扫描以下二维码收看本次访谈内容:

防治周回放二维码.png

责任编辑:Jelly
排版编辑:Tina

相关阅读
评论
2020年04月26日
王锋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 | 血液内科
学习了
2020年04月25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肿瘤防治宣传
2020年04月25日
李朝强
万荣县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