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9金陵肿瘤学论坛 | 对话吴令英教授、杨斌教授:以化疗为基石,展望妇瘤精准诊疗蓝图

2019年11月20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蓬勃发展,妇瘤治疗逐渐步入“精准医学”时代,而作为传统治疗的化疗仍不失其基石地位。2019年11月9日,坐标南京,由CSCO主办、绿叶制药集团合办的第五届金陵肿瘤学论坛特设妇瘤专场,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议妇瘤学科新进展,探讨妇瘤诊疗新策略。【肿瘤资讯】有幸采访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吴令英教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杨斌教授,探讨精准医疗时代的妇科肿瘤诊疗策略。

image001.jpg

靶向和免疫治疗发展迅速,妇瘤治疗步入“精准医学”时代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令英教授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其中以卵巢癌的发病率最低而致死率最高。数十年来,妇科肿瘤的治疗方式几无进展,一直以手术加化疗为主,尤其是卵巢癌。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迅速发展,推动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医学”时代。

吴令英教授介绍道,在妇科肿瘤领域,以靶向治疗尤其是PARP抑制剂的进展最为突出。该类药物的出现,打破了卵巢癌治疗停滞不前的困局。全球范围内,已有三个PARP抑制剂获批,分别为奥拉帕利、尼拉帕利和卢卡帕利,主要用于卵巢癌化疗后的维持治疗。这3个PARP抑制剂的临床研究,在设计上有所不同,但都证实其对BRCA突变的卵巢癌尤其有效,明显延长该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而国产PARP抑制剂的研究也有进展,氟唑帕利用于既往经二线或以上化疗的伴BRCA突变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单药有效率高达70%左右,研究结果在今年的ESMO大会进行了报道。

除靶向治疗之外,免疫治疗在妇瘤领域亦有所进展,主要是针对dMMR/MSI-H或PD-L1高表达患者的探索,但许多新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简言之,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进展,妇科肿瘤治疗正在步入“精准医疗”时代。

分子病理诊断日益精进,助力妇科肿瘤精准治疗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杨斌教授

“其实精准医学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个层面。”杨斌教授在采访中强调,精准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基础,病理精准诊断在肿瘤患者整个诊疗过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因其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治疗策略。

病理诊断是一个从形态学到免疫组化再到分子层面的基因检测的流程,精准分子病理检测对于指导肿瘤的精准治疗尤为关键。在妇科肿瘤中要针对不同的疾病推广相关的分子病理检测,以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3%与微卫星不稳定性即MSI-H有关,卵巢癌亚型中的透明细胞癌和子宫内膜样癌MSI-H发生率高达10%~20%,这部分患者是免疫治疗的适用人群;卵巢癌患者中20%携带BRCA突变,该类患者是PARP抑制剂治疗的优势人群;宫颈癌发病与HPV感染有关,基于分子生物学检测的HPV分型可以优化临床治疗方案。

杨斌教授在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工作多年,杨教授指出,在美国病理医生完全亚专科化,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作为全球顶尖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在亚专科病理领域的深耕也使其成为全球的疑难病理会诊中心。目前,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也在与中国的医院合作,共建国际远程会诊中心,通过数字病理云端进行会诊。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的卓越性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领先,更是从技术到实践的整个诊疗流程的优化,通过规范化的机制、MDT的建立,把取得创新的技术和药物,嵌合到临床实践中,最终让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提升。当然,其中也包括了患者的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身体舒适、情感和精神等方面的需求。

目前,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与绿叶医疗集团正在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合作建设全球首家“克利夫兰医学联合”医院——“上海绿叶利兰医院”。该医院将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床重点专科,包括心脏科、泌尿外科、消化疾病科、肿瘤科等,探索与国际接轨并符合中国特色的优质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精准医学”时代,化疗地位不可替代,紫杉醇是治疗基石

精准医学的发展如火如荼,“但在妇科肿瘤领域,化疗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吴令英教授强调,真正从精准诊疗中获益的妇科肿瘤患者有限,化疗仍是大部分患者最常用的、不可替代的治疗方式。尤其是对于卵巢癌,90%的患者都需要化疗,包括晚期患者以及分化差的Ⅰ期患者,仅有一部分分化好的早期患者可以豁免化疗。抗血管生成和PARP抑制剂等靶向治疗,主要用于化疗后的维持治疗,免疫治疗也只适用于一小部分的MSI-H妇瘤患者。在今年的ASCO大会上,也有抗血管生成与PARP抑制剂联合治疗的研究探讨了卵巢癌能不能去化疗,但妇瘤界专家一致认为,目前靶向治疗要取代化疗还为时尚早。

妇科肿瘤中,主要的化疗方案为紫杉醇联合铂类,这是妇科肿瘤治疗的基石。无论卵巢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紫杉类药物均占据一线地位。紫杉类药物有不同剂型,普通紫杉醇以聚氧乙基代蓖麻油作为溶剂,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临床应用因此受限,紫杉醇脂质体对剂型做了改造,以脂质体包载紫杉醇,无需添加聚氧乙基代蓖麻油,过敏反应发生率因此大大降低,其他副作用也相对较低。且既往研究证实,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疗效相当。目前,国家已经批准紫杉醇脂质体作为卵巢癌一线用药。吴令英教授谈到,他们团队正在进行一项对比紫杉醇脂质体和普通紫杉醇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全国多中心研究,已经入组一半患者。总体而言,紫杉醇是一个妇科万能药,在卵巢癌、输卵管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中均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展望未来,妇瘤诊疗将更为优化

精准医学时代,妇瘤治疗已有化疗、靶向、免疫三大利器在手,吴令英教授指出,未来几年,妇科肿瘤的治疗仍将以化疗为基础,随着相关试验数据的积累,这三大利器将会实现更有效的组合,为患者带来更大获益。杨斌教授也对妇瘤诊疗的未来表达了希望和信心,杨教授认为,未来,妇科肿瘤的诊疗将更为优化,随着基因组学和分子病理学的不断发展,对疾病的认识会不断加深,而新的基础学发现也将催生更多新的靶向药物,使精准治疗更为深入和完善。数字病理也将推动AI技术的发展,使诊断的效率和精确度不断优化,助益医生和患者。

相关阅读
评论
2019年12月03日
邹兰林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学习
2019年11月21日
姜育川
葫芦岛市中心医院 | 肿瘤科
学习
2019年11月21日
唐亮
合肥京东方医院 | 放射治疗科
精准的人群划分,系统治疗基础之上,精准的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