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18 ASCO】李健教授专访:远超预期!转移性胃肠间质瘤减瘤术后使用舒尼替尼mPFS达30个月

2018年06月03日
编译:Jenny
来源:肿瘤资讯

伊马替尼被推荐用于治疗局部进展后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然而无进展生存PFS不是特别理想,对于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局部进展或广泛进展的GIST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是什么?今年ASCO收录了由北京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李健教授牵头的《比较伊马替尼治疗转移性胃肠间质瘤耐药并接受减瘤术后继续伊马替尼治疗或舒尼替尼治疗疗效的回顾性多中心对照研究》,【肿瘤资讯】有幸特别采访李教授,为我们解析胃肠间质瘤局部进展后的最佳治疗方案。

               
李健
教授

北京肿瘤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MDT专委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编委
《Annals of Oncology》胃肠道肿瘤中文版编委

伊马替尼治疗转移性GIST耐药并接受肿瘤切除术后伊马替尼/舒尼替尼治疗比较的设计思路与研究结果

李健教授:这项研究是全国13个中心共同参与的多中心的研究,作为一个队列分析,主要想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伊马替尼耐药之后的晚期胃肠间质瘤接受手术治疗之后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继续使用伊马替尼,中国指南上同时推荐伊马替尼或舒尼替尼,但是均无临床数据支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这个领域尚属空白,基于此我们尝试在国内开展多中心对照分析来评估在耐药手术之后换用舒尼替尼,与原先伊马替尼方案对比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基本在意料之中,发现舒尼替尼相比伊马替尼改善无进展生存。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出乎意料的地方,舒尼替尼改善无进展生存结果超出预期,可能存在两个原因,一个可能是因为减瘤手术之后肿瘤负荷比较小,更能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另外还有减瘤术后药物治疗不光是两个药物比较,其中还包含了减瘤手术,但减瘤手术实际上一直存在争议,局灶性进展一般建议手术,但广泛进展原则上是不建议做手术。研究结果发现合格减瘤手术再加上一个新TKI药物,能够增加相互的作用,或者说协同作用,结果发现接受减瘤手术之后再换用舒尼替尼比单纯使用舒尼替尼治疗要好很多,达到1+1>2的作用。研究结果上午刚刚展示就受到了来自欧洲、美国、韩国等全世界做的胃肠间质瘤非常有影响力的专家的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这个研究非常有意义,提供了一些更好的建设性的建议,我们可能也会根据他们的建议再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对转移性GIST的临床实践意义

李健教授:本研究可能会影响临床实践,在临床实践过程当中我们国家的指南实际上推荐做完手术之后,既可以选择伊马替尼,也可以选择舒尼替尼,但是尚无临床证据支持,本研究数据发表之后可为中国指南推荐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临床证据,也可以支持很多临床医生做完手术之后可以相对早期使用舒尼替尼,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所以我认为可能对临床实践会有一些影响。当然这是一个回顾性的队列分析,循证医学证据级别没有那么高,但开展一个前瞻性的研究较为困难,周期也比较长,前瞻性的随机对照比较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利用回顾性的分析数据提出一个观点来,未来希望更多的医生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去验证这个观点看看是否正确。

舒尼替尼相比伊马替尼改善无进展生存

李健教授:接受手术之后再用伊马替尼国际上原先有一些的小样本的分析,包括有一些非常著名的国际中心的结果是伊马替尼组6到12个月,我们这组数据在12个月跟他们比较接近的,也是意料当中的。我们预期舒尼替尼会好一些,但没想到舒尼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达到30个月,这个获益远远超过了预期。超出预期的获益因此就更加有信心在手术之后及早使用舒尼替尼,因为数据来自国内有13家中心,中心越多,提供的数据相对比较均衡,不会造成太大的偏倚,基于多中心的数据结果相对可靠可信,对现在临床研究是有帮助的。

亚组分析结果解读

李健教授:针对广泛性进展胃肠间质瘤在指南原则上不推荐接受手术,当然患者可能因梗阻或穿孔需做手术,这类患者患者原则上手术之后早期应换用舒尼替尼,和我们传统的转移性胃肠间质瘤耐药是一样的,但在临床上仍有很多医生继续使用伊马替尼,我们的研究结果能够证实对于广泛性进展的患者,及时换用舒尼替尼比伊马替尼治疗生存更好,这一组亚组的P值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另外在局灶性进展患者当中,虽然未观察到统计学显著差异,但数字上看39个月对比13个月,差异较为明显,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可能是因为样本例数不太够,局灶进展的患者加在一起不到30例。对于局灶进展的患者,手术之后是不是应该换用舒尼替尼,这点我觉得未来期待更多讨论,因为毕竟我们没有得到P值有统计学差异的结果,但是从数据来看获益趋势非常明显的,未来需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以及其他方面具体因素,包括基因分型等综合评估对局灶进展的患者,手术之后是否继续使用伊马替尼还是换用舒尼替尼。

未来探索和研究方向

李健教授:全球一直努力为胃肠间质瘤患者去寻找更多的药物,这方面探索和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包括在研的药物,10多年前到现在一直在努力去做,目前只批准了三个药,舒尼替尼、伊马替尼和瑞戈非尼,在临床上实际上很多药物一期或者二期的临床试验,甚至有些药做到三期的临床试验,但是都没有证实为很好的药物,所以有些药也就失败了。现在在研药有10多种正在做临床研究,过去的临床试验失败的很重要的点就是在于没有针对患者不同的人群的特征去进行人群的筛选,目前肿瘤领域正在做的临床试验当中,很多肿瘤已经开始去做患者人群筛选,对不同患者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去年ASCO非常重要的药物BLU-285就是一个高度选择的药物,这个药在设计上就是针对过去的几个药物伊马替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三个药不能解决的基因类型设计的,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药物,我想今后药物的研发方向和临床研究的方向可能是一个更加能贴近临床试验,有可能获得成功的试验设计,期待BLU-285今后很快上市,新的研发药物如果都走BLU-285这样的路径的话,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研究摘要:比较伊马替尼治疗转移性胃肠间质瘤耐药并接受减瘤术后继续伊马替尼治疗或舒尼替尼治疗疗效的回顾性多中心对照研究】

背景

伊马替尼被推荐用于治疗局部进展后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然而,患者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不是特别理想。此外,减瘤手术的作用仍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估伊马替尼治疗后出现局部进展或广泛进展的GIST患者,减瘤手术后的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研究收集了TKI治疗进展后出现局部进展或广泛进展的GIST患者,接受R0切除术或减瘤手术后的患者资料。合格的减瘤手术定义为残留肿瘤的直径<1cm或残留肿瘤部分<25%。主要研究终点为评估手术后接受舒尼替尼治疗或伊马替尼治疗的PFS。采用log-rank检验对比两组的PFS,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PFS曲线。

结果

从2006年1月至2017年6月,研究从13个中心入组了97例患者。在接受R0切除术或合格的减瘤手术后, 56例患者继续接受伊马替尼治疗,41例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舒尼替尼组的PFS显著优于伊马替尼组,mPFS分别为30.0个月 vs 12.0个月(p = 0.009)。亚组分析显示,在出现广泛进展的患者中,舒尼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的mPFS分别为25.5个月和12.0个月(p = 0.008);在局部进展的患者中,两组的mPFS分别为39.0个月和13.0个月(p = 0.156)。总体人群中,舒尼替尼组和伊马替尼组的mOS分别为37.0个月和33.0个月(p = 0.794)。

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后,广泛或局部进展的GIST患者,手术治疗后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对比伊马替尼治疗可以改善PFS。


参考文献

http://abstracts.asco.org/214/CatView_214_S.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