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Lilith
来源:肿瘤资讯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 中国大肠癌的50年——立足历史、展望未来
近些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是上海市的大肠癌相对生存率目前已位于世界前列。全世界每年有70万人因为大肠癌死亡。关于大肠癌的预防,三级预防的概念深入人心。
美国近十年以来,大肠癌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都在不断下降,分析其原因,其中,一级预防所占原因占34%左右,二级预防所占原因为52%左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关于大肠癌的外科治疗展望,蔡教授提出以下几点:
1、外科治疗的根治性手术——全系膜+D3手术、
2、外科手术需要个体化确定切除范围、
3、外科和快速康复是外科的两个方向。
4、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外科治疗仍然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外科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幅度不大。未来大肠癌的治疗需要向多学科综合治疗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药物治疗的发展和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方式也在逐渐改变。从最初FU±LV治疗mCRC OS12-15个月,到2013年FIRE3研究首次正式KRAS野生型患者OS达到28.7~30个月,keynote 016试验发现MSI-H的mCRC患者使用PD-1抑制剂效果显著。未来进展期直肠癌的发展方向:一是优效性方向——提高新辅助阶段的剂量强度,即增加放疗剂量、增加同期化疗强度,辅助化疗时间迁移,延长手术间隔。二是非劣性方向——即下调剂量强度,化放疗联合替换为化疗或者放疗,静脉给药替换为口服给药,三是治疗价值的发展,从降低复发、增加保肛率到向非手术治疗、TRG指导下的辅助化疗发展。蔡教授对大肠癌诊疗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大肠癌诊治从现代外科手术治疗开始,临床研究、循证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指南规范性诊疗;多学科介入大肠癌诊治使得大肠癌的多学科诊疗应运而生;多因素影响治疗决策产生了个体化治疗;多组学、生物统计的迅速发展产生了精准治疗。
最后,蔡教授总结了大肠癌的发展方向:
战略层面:积极开展病因发病机制的研究、积极开展一级、二级预防,积极开展以预后预测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
战术层面:积极推广规范化诊疗、积极推广多学科综合诊治。
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张苏展教授:我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和对策
张苏展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结直肠癌患者各省份以及地区的分布状况。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目前结肠癌发病率为37.63/十万人,死亡率为19.10/十万人。目前总体来说,我国癌症的防治形势比较严峻,为此,国家卫计委发布了《中国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明确提出我国的癌症防治目标为:
1、建立国家和省级癌症防治工作协调机构,落实部门职责,控制主要可防可控致癌因素增长水平。
2、完善国家癌症中心机构能力建设并充分发挥技术指导作用,基本建立以医院、疾控机构为主体和基层医疗机构上下联动的癌症综合防治体系,依托现有资源加快区域癌症综合防治服务管理水平。
3、进一步规范肿瘤登记制度,肿瘤登记覆盖全国30%以上人口,掌握全国和各省(市、自治区)癌症发病和死亡情况,绘制全国癌症地图。
4、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60%,成人吸烟率下降3%。
5、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鼻咽癌为重点,扩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面,重点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0%。
6、完善重点癌症的诊疗规范,推广癌症机会性筛查和规范化治疗,逐步提高重点癌症的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一种疾病适合进行筛查的条件有如下几个,
1被筛查疾病严重危害人群的健康
2疾病的早期诊断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3 疾病有足够长的临床前期或者癌前病变期,可干预
4筛查方法可靠、简单、经济
5缺乏其他预防措施
而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预防措施目前尚无共识,癌前病变可干预,病程发展时间长,结直肠癌筛查可以提高早期病变发现,可以降低发病率以及死亡率,较为符合上述条件。评价癌症筛查的成本和效果评价指标有两个,一是ICER(每获得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的额外费用支出)以及EDCI(早期发现成本系数)以上海徐汇区为例,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早期病例的平均费用是4323.85,人均GDP为94000元,EDCI为0.05 。目前大肠癌筛查项目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民生项目的重点项目之一。
顾晋教授:结直肠癌的外科进展
顾晋教授总结了2016年结直肠癌治疗外科治疗的进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下降,而在发展中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目前还处在一个上升阶段。东西方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目前与大肠癌发病的因素有以下几点:肥胖、红肉以及高脂肪饮食、高血糖以及胃肠道病变、饮酒、吸烟以及长期久坐等。而保护因素则包括进食鱼肉鱼油、运动、高纤维饮食等。2016年结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总结如下:
1、使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在局部进展期结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中预测疗效的作用。肿瘤表面扩散系数(ADC)判断肿瘤消退情况,是最好的预测肿瘤消退的参数。
2、增加术前放化疗与手术的时间间隔是否提高患者生存?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与手术时间的间隔大于6-8周显著增加pCR率,而预后以及并发症并无明显差异。
3、术前放化疗与吻合口瘘和梗阻发生关系如何?研究者将术前放化疗患者分为三组,一是5-FU化疗组,二是联合放化疗组,三是联合化疗组。研究结果显示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是20.2%,23.6%以及8.9%。出现吻合口瘘后,梗阻发生率分别是17%,18%以及6.8%。结果是术前放化疗会造成吻合口瘘发生率升高。
4、新辅助治疗达到 ypT1的病人局部切除的后局部发生率很高,达到21.9%左右。局部切除仅适用于完全缓解的病人。
5、ELAPE手术的3年局部复发率明显高于传统APE手术,除了显著增加局部复发率和手术并发症率外,ELAPE应该只应用于那些可能出现手术中肿瘤穿孔的患者。
6、局部切除加术后辅助放疗可使T1期直肠癌患者获得好的局部控制率,对于那些不适合或者不愿实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是一种治疗的选择,但是这种方法不推荐于T2/T3期患者。
7、腹腔镜切除后出现没有症状的吻合口瘘,6个月保护性造口还纳是否可行?一项研究证实通过腹腔镜做直肠癌根治手术,绝大多数无症状吻合口瘘在术后6个月后进行造口还纳是安全的。
8、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无法切除的时候,原发灶是否切除?对于无法切除的肝转移病人,原发灶切除病人明显获益。
9、良性的卵巢切除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10、麻省总医院证实较长的肠管切除可以增加淋巴结获取数量,但是阳性淋巴结数量没有增加。
11、III/IV 期结直肠癌病人术后何时开始辅助化疗?辅助治疗最好在6周以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