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H大会前瞻】黎纬明教授点评:CML一线治疗高效低毒新方案

11月27日
点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的黎纬明教授
来源:肿瘤资讯

第67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即将于2025年12月6日~9日在美国奥兰多盛大启幕。为进一步提升会议的全球参与度和学术影响力,本届盛会将继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根据ASH官网已公布的会议摘要,大会内容横跨基础研究、转化医学及重磅临床试验等多个血液疾病相关前沿领域。摘要一经公布,【肿瘤资讯】第一时间邀请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黎纬明教授,就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治疗进展进行了筛选与点评,内容如下。

黎纬明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白血病亚专科骨干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白血病.淋巴瘤学组 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白血病全程个案管理专项 首席专家
中国抗癌协会个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白血病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湖北省智能医学学会智能血液学专委会 主任委员
湖北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青年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专委会慢粒分会 主任委员
武汉市质控中心白血病工作组组 长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2024版)成员
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内科分会 主任委员
主译权威慢粒学术专著:《慢性髓系白血病》 主编慢粒相关患教书籍:《和黎医生一起认识慢粒》
作为注册医师参与格列卫全球患者援助项目(GIPAP)等多项CML相关慈善计划。参与国内外多项慢粒相关临床研究及武汉协和医院国际标准化PCR检测实验室的建立。
先后参与并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级科研课题,在《leukemia》、《Haematologica》、《cancer》等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参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编或参编多部学术著作。

大会前瞻(7).jpg

abs25-12432: 一项关于低剂量达沙替尼vs标准剂量达沙替尼vs标准剂量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新诊断CML-CP患者的开放性、随机化研究

标题:An open label randomized Study of low dose dasatinib (50 mg OD) vs standard dose dasatinib (100 mg OD) vs standard dose imatinib (400 mg OD) as upfro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 - chronic Phase (CP)

作者:Neelabh Nayan, et al.

研究背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应用,已使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延长至接近正常预期寿命。

“最佳生物学剂量”的概念,被定义为在维持相似疗效与良好依从性的同时,可降低治疗毒性的最低给药剂量。基于此概念,研究者们开展了相关研究,以评估低剂量达沙替尼(50 mg,每日1次)作为CML-CP一线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经过全面的文献回顾,本研究计划比较伊马替尼400 mg 每日1次、达沙替尼100 mg 每日1次以及达沙替尼50 mg 每日1次这三种方案,作为新诊断CML-CP患者一线治疗的疗效。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三臂随机开放标签研究,新诊断CML-CP患者在确诊时被随机分配接受上述三种药物之一。研究的主要研究目标是比较三组CML-CP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实现早期分子学反应(EMR)的比例;次要目标包括评估三组患者对TKI治疗的初始反应速度、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相较于其他两种药物的成本效益,以及12个月时主要分子学缓解(MMR)率。

研究结果

三组患者的基线特征相似。研究共将205例疗效可评估的CML-CP患者纳入主要目标分析,其中154例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达到EMR。其中,达沙替尼50 mg组(第1组)、达沙替尼100 mg组(第2组)和伊马替尼400 mg组(第3组)的EMR率分别为88.06%、78.26%和59.42%,分类变量分析显示三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虽然通过减半时间(HT)进行的BCR::ABL1动力学分析未显示出三组间有显著的差异,但方差分析显示三组BCR::ABL1IS平均降低比率(RR)存在显著差异。由于CML领域缺乏成本效益的标准定义和参数,难以量化临床获益的经济价值。因此,研究者对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治疗进行了直接成本分析,通过分析直接自付费用(中低收入国家的重要指标)评估其经济性。

研究的12个月MMR率分析显示,达沙替尼50 mg组与达沙替尼100 m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而达沙替尼50 mg组与伊马替尼400 mg组、达沙替尼100 mg组与伊马替尼400 mg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

在安全性分析方面,研究中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以血液学毒性为主,其中贫血的发生率最高。此外,达沙替尼100 mg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高。针对胸腔积液这一特定不良事件,达沙替尼100 mg组有8例患者出现该事件,其中3例患者因此需停止治疗;相比之下,低剂量达沙替尼组有2例患者报告,伊马替尼组则无此现象。然而,该不良事件在三组间的发生率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研究结论

本研究显示,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治疗CML-CP在3个月时的EMR率优于其他两组。另外,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还具有更好的安全性特征且更经济。药物动力学分析结果亦支持使用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作为CML-CP的一线治疗。

研究还发现,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和达沙替尼100 mg每日一次在12个月时诱导MMR的效果均显著更优,但本研究统计效力不足以检测这些差异。基于上述发现,研究者认为低剂量达沙替尼是标准剂量达沙替尼在新诊断CML-CP患者一线治疗中一种极具前景的替代方案。

黎纬明教授点评


上述研究首次在三臂随机设计中系统比较了不同剂量达沙替尼与标准剂量伊马替尼治疗CML-CP的疗效。结果显示,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在治疗3个月时EMR率显著优于达沙替尼100 mg与伊马替尼400 mg,提示低剂量方案不仅有效,甚至在某些终点上更具优势。此外,该方案在成本效益方面表现出色,尤其适用于中低收入国家,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此外,低剂量达沙替尼组在AEs方面表现更为温和,尤其是胸腔积液等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低于标准剂量组,虽未达统计学显著性,但趋势明确。这为需要长期服药的CML-CP患者提供了耐受性更佳的治疗选择,有望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尽管统计效力有限,但达沙替尼50 mg与100 mg治疗CML-CP在12个月时的主要分子学缓解率无显著差异,且两者均显著更优,进一步支持低剂量方案在长期疗效上不逊于标准剂量。
最后,上述研究为“最佳生物学剂量”概念提供了有力证据,强调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通过剂量优化实现毒性降低与成本控制,是CML治疗个体化与精细化的重要方向。
总体而言,低剂量达沙替尼50 mg每日一次作为CML-CP一线治疗方案,在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有望成为临床实践中标准剂量达沙替尼的有效替代,尤其适合资源有限或对毒性敏感的患者群体。这一研究为CML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重要循证依据。

参考文献

https://submit.hematology.org/program?query=abs25-7171&is_sponsored=0&is_highlighted=0&is_on_demand=0&streaming_allowed=0&filterbox=false&legendbox=false&timezone=false&day=2025-12-05&pre_filter=All&viewType=list&segment=abstract&segmentname=Abstracts&upcoming=0&order=short.

责任编辑:Cherry
排版编辑:Cherry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