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从长生存基石到精准检测: 2025 ESMO前列腺癌诊疗策略前沿解码

10月22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前列腺癌作为全球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诊疗策略在过去十年间历经了数次革新。从雄激素剥夺治疗(ADT)的基石地位,到雄激素受体抑制剂(ARPI)的广泛应用,每一次进步都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疾病进展的脚步从未停歇,临床医生仍在不懈求索更优的治疗方案与更精准的诊疗工具。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于10月17日在德国柏林盛大召开,本次年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肿瘤学专家,共同探讨前沿科研成果和临床研究进展。前列腺癌领域有多项研究成果竞相争艳本次盛会。肿瘤资讯特别整理,以飨读者。

111.png

mHSPC治疗:ARPI铸就长生存基石,前沿探索再拓新局

近年来,以恩扎卢胺为代表的ARPI联合ADT方案,已然成为mHSPC治疗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功。ARCHES研究作为一项全球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III期试验,其5年随访数据令人瞩目:恩扎卢胺联合ADT方案将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提升至66%,即便对于预后较差的高瘤负荷患者,也能使其获得长达3年的中位OS延长1。而另一项里程碑式的ENZAMET研究,更是将生存获益的观察推向了新的高度。其长达8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恩扎卢胺组33%仍在治疗,对照组仅14%。恩扎卢胺组中位总生存期(OS)达95个月(约8年),较对照组(5.8年)延长2.2年,HR为0.73,降低了27%的死亡风险(图1)。恩扎卢胺组8年生存率为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生存率提升10%2

图片1.png图1 ENZAMET研究8年OS

这些坚实、长期的生存数据,充分证明了恩扎卢胺联合方案的卓越价值,其临床意义不仅获得了全球同行的认可,也得到了国内权威指南的盖章认证。在最新的2025版《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3中,已明确将恩扎卢胺在mHSPC起始治疗的5年(ARCHES)和8年(ENZAMET)持续OS获益证据纳入指南注释。这一更新不仅体现了CSCO专家组对这两项研究成果的高度认可,更从指南层面进一步夯实了恩扎卢胺方案“尽早启动、坚持治疗”对于mHSPC患者实现长期获益的核心价值。

基于恩扎卢胺所建立的长期生存基础,临床研究正朝着更高目标迈进:能否在“ADT+ARPI”这一标准方案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突破?2025年ESMO大会公布的LBA6研究——PSMAddition III期临床试验4,正是对这一前沿问题的关键探索。该研究首次在ADT+ARPI基础上,联合放射性配体疗法药物[¹⁷⁷Lu]Lu-PSMA-617,用于治疗PSMA阳性的mHSPC患者。研究结果显示,与ADT+ARPI相比,[¹⁷⁷Lu]Lu-PSMA-617联合ADT+ARPI显著改善患者的rPFS(HR=0.72,95%CI 0.58, 0.90,P=0.0002)。在意向性治疗人群中,OS显示出有利趋势但无显著差异(HR=0.84,95%CI 0.63, 1.13,P=0.125)。[¹⁷⁷Lu]Lu-PSMA-617联合ADT+ARPI和ADT+ARPI的ORR分别为85/3和80.8%。安全性方面,≥3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7%和43.0%,严重AE发生率分别为31.9%和28.7%。该研究显示,在PSMA阳性mHSPC患者中,标准治疗方案与[¹⁷⁷Lu]Lu-PSMA-617联合可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了28%。

mCRPC治疗新篇:以ARPI为基石,探索联合增效策略

当患者进展至mCRPC阶段,单一药物的疗效往往有限,因此,以恩扎卢胺等ARPI药物为基石的联合治疗,便成为破局的关键探索方向。近年来,联合治疗的探索不断深化。2025 ESMO大会公布的TALAPRO-2研究的事后分析(2428P)从“速度”的维度,为这一策略提供了新的佐证。

该项事后分析聚焦于PARP抑制剂他拉唑帕利联合恩扎卢胺方案的起效速度5。结果显示,无论患者的同源重组修复(HRR)状态如何、既往治疗史或是否伴有内脏转移,该联合方案均能带来迅速的肿瘤应答,中位客观缓解时间(TTR)仅为1.9-3.5个月。这体现了PARP抑制剂与ARPI协同作用的潜力,对于期望快速控制症状、缩小肿瘤负荷的患者而言,无疑是重要的福音。

 精准诊断与预后:分子标志物点亮个体化诊疗之路

如果说新型药物是攻克前列腺癌的“利剑”,那么精准的生物标志物就是确保“利剑”能精准命中目标的“瞄准镜”。本届ESMO大会在诊断和预后标志物领域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在诊断方面,一项基于丹麦生物样本库的研究(2495P)则展示了循环肿瘤DNA(ctDNA)甲基化检测的巨大潜力6。研究表明,一个包含五种甲基化标志物的ctDNA panel,在区分前列腺癌患者与健康对照、以及区分转移性与局限性前列腺癌方面的表现,均显著优于单独PSA检测。当ctDNA panel与PSA联合使用时,其诊断准确性进一步提高,AUC达到88(CI: 83-94),显著高于单独使用PSA的AUC(78, CI: 71-84, p= 0.0003)。这一结果预示着,基于ctDNA甲基化的液体活检技术,有望成为改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和风险分层的有力补充,尤其是在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穿刺活检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来自ENZA-p试验的子研究(2394P),深入探讨了循环肿瘤细胞(CTC)的预测价值7。研究发现,在接受恩扎卢胺单药治疗的患者中,基线时PSMA+ CTC计数高(≥50%)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而在联合 [177Lu]Lu-PSMA-617治疗的患者组中,高PSMA+ CTC计数的负面预后影响消失了。这一发现提示,PSMA+ CTC有潜力成为一个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它或许能帮助我们筛选出那些能从[177Lu]Lu-PSMA-617治疗中获益的患者,助力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另一项ENZAMET研究的事后分析(2483P),则将目光投向了血浆脂质生物标志物PCPro8。研究证实,PCPro阳性是独立于临床特征之外的强效预后不良因素,这类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显著缩短。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开发的符合临床实验室(NATA/CLIA)标准的自动化检测方法,使检测时间缩短至3小时。这意味着PCPro或可从一个研究性指标,向着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常规检测工具迈进,未来可能用于识别高危mHSPC患者,并指导其接受更为激进的治疗策略。

总结与展望

2025年ESMO大会揭示,前列腺癌诊疗正迈入全程管理的慢病化时代。在这一历史性变革中,以恩扎卢胺为代表的ARPI药物,其贯穿全程的核心基石价值愈发凸显。在mHSPC阶段,它以高级别的长生存证据,奠定了“长期获益”的治疗标杆;进入mCRPC阶段,它又作为灵活的“基石平台”,为探索“1+1>2”的联合增效提供了坚实支撑。

展望未来,前列腺癌的诊疗方向已然明晰:即在恩扎卢胺奠定的长生存基石上,融合精准诊断与创新疗法,为每一位患者实现个体化的全程管理,最终将前列腺癌真正变为一种可长期共存的慢性疾病。


参考文献

1. Armstrong AJ, et al. ARCHES: 5-year follow-up overall survival (OS) analysis of enzalutamide (ENZA) plus androgen-deprivation therapy (ADT) in patients (pts) with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mHSPC). ASCO2025 Abstract 5005.
2. Alison Yan Zhang, et al. 8-year outcomes of enzalutamide (ENZA) versus a non-steroidal anti-androgen (NSAA) for metastatic, hormone-sensitive prostate cancer (ENZAMET; ANZUP 1304). ASCO2025 Abstract 5090.
3. 2025版《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
4. 2025 ESMO. LBA6
5. 2025 ESMO. 2428P
6. 2025 ESMO. 2495P
7. 2025 ESMO. 2394P
8. 2025 ESMO. 2483P
 
MAT-CN-XTD-2025-00159
Preparation Date: 2025/10/20
仅供医学卫生专业人士阅读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陈瑶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高惠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