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SMO | SOHO-01研究:Sevabertinib在HER2突变晚期NSCLC中展现稳健且持久的疗效

10月19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2025 ESMO

在备受瞩目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一项关于新型靶向药Sevabertinib(BEAR 88)的关键研究——SOHO-01试验,公布其令人鼓舞的结果。该研究数据表明,Sevabertinib在携带HER2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无论是在经治后线还是在一线治疗中,均显示出稳健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控。这一成果有望为这一相对罕见的NSCLC亚型带来新的标准治疗方案。

背景:填补HER2突变NSCLC的治疗空白

HER2突变发生在大约2%的NSCLC患者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位于TKD,特别是YVMA插入突变。针对这一靶点,Sevabertinib作为一种口服、可逆的小分子TKI被开发出来。其重要特性在于,它不仅对包括插入和点突变在内的HER2激活突变有活性,临床前研究还证实其对C805S等耐药突变同样有效。基于其早期的抗肿瘤活性和可管理的安全性,美国FDA已授予Sevabertinib优先审评资格。

SOHO-01研究设计

SOHO-01是一项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Sevabertinib在不同HER2突变NSCLC患者群体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在剂量爬坡阶段确定200mg 每日2次的推荐剂量后,研究进入队列扩展阶段,主要包括三个核心队列:队列D为既往接受过治疗,但未接受过HER2靶向治疗的患者;队列E为既往接受过HER2 ADC治疗的患者。队列F为未接受过针对晚期疾病的系统性治疗的初治患者(一线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由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

2de4037e-2207-4730-8854-dd3e0763b45e.png

研究结果:稳健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

截至2025年6月27日,三个队列共纳入209例HER2突变NSCLC患者。

队列D(经治、HER2靶向初治)

该队列纳入81例患者,中位随访13.8个月。ORR高达64%,疾病控制率(DCR)为81%。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9.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3个月。在特定突变亚组中疗效更为显著:在HER2 TKD突变患者中,ORR达到71%,PFS为9.6个月;在最常见的YVMA插入突变患者中,ORR为78%,PFS长达12.2个月。亚组分析显示,疗效与年龄、性别、是否伴有脑转移以及既往是否接受过铂类或免疫治疗无关。

caee9011-8764-4273-8d6a-085f4415b046.png

ksLs3EC5RLwVXbVG8gA1btJj3odpvahj.png

1f5bda65-fcc7-4a6a-8d3f-c6996cb1f23e.png

队列E(经HER2 ADC治疗)

该队列纳入55例对现有HER2 ADC耐药的患者,中位随访11.6个月。Sevabertinib依然展现出疗效,ORR为38%,DCR为71%。中位DoR为8.5个月,中位PFS为5.5个月,为该难治人群提供新的治疗希望。

56e47b19-9114-424d-887d-eee18288082e.png

队列F(一线治疗)

该队列纳入73名初治患者,中位随访9.9个月。一线治疗效果十分出色,ORR达到71%,DCR为89%。中位DoR为11个月,中位PFS尚未达到,显示出持久的疾病控制潜力。

5beb2ec8-9f35-4118-af4f-c9afdbcaf70c.png

脑转移活性

研究对脑转移患者进行重点分析。在基线无脑转移的患者中,仅有不到5%的患者出现新发脑部病灶作为首个疾病进展部位,提示Sevabertinib可能具有预防或延缓脑转移发展的潜力。同时,在基线伴有脑转移的患者中,其全身缓解率与无脑转移的患者相似。

af885221-1530-4526-8237-e76d4a4db323.png

安全性分析

Sevabertinib的安全性特征清晰且可控。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腹泻,其中3级腹泻的发生率约为23%。未发生4级或5级严重腹泻,且没有患者因腹瀉而停止治疗。尤为重要的是,研究中未观察到1例间质性肺病或肺炎, 这对于肺癌靶向药物而言是一个关键的安全性优势。

结论

SOHO-01研究的结果证明,Sevabertinib在携带HER2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中,无论作为后线还是首选一线疗法,均能带来稳健且持久的临床获益。其安全性良好,最常见的腹泻副作用可控,且无间质性肺病风险。这些数据坚实地支持Sevabertinib成为HER2突变NSCLC患者的极具潜力的新型靶向治疗选择。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Bear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