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SMO大会盛大开幕:AI赋能精准抗癌,全球协作共启新篇

10月17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10月17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于德国柏林盛大开幕 。作为肿瘤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年度盛会之一,ESMO大会全面覆盖了基础研究、转化研究以及前沿研究进展,为临床实践和跨学科对话搭建了一个宽广而卓越的学术舞台。本届年会汇聚了众多学术领袖,他们将从多维角度深入剖析并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及宝贵的临床经验。

开幕式致辞

在大会开幕式上,ESMO主席、来自法国的Fabrice André教授发表了主席致辞 。他强调了ESMO未来的愿景,即通过五大支柱(Five Pillars)优化癌症治疗,并致力于推广个体化护理、提高治疗可及性及可持续性,以减轻癌症医生的工作负担。André教授指出,ESMO将继续加强其在教育、科学传播和会员支持方面的核心活动,并积极承担起定义和塑造肿瘤学未来的责任。他特别提到,学会将拥抱人工智能(AI)和数字健康等新兴技术,并促进跨学科合作,以应对未来的临床挑战。

1.png随后,本届大会的两位共同科学主席——来自荷兰的Myriam Chalabi教授与来自美国的Toni K. Choueiri教授发表了科学致辞 。Chalabi教授首先对与会者表示欢迎,并对ESMO工作人员和264位专家委员会成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她提到,本届大会收到了超过5600份摘要提交,参会人数超过35000人,创下历史新高。Choueiri教授则重点介绍了本次大会设立的全新学术板块,涵盖了肿瘤泛适应性(Tumor Agnostic)疗法、人工智能、生物标志物、数字成像以及临床试验优化等前沿领域。他还预告了多项关于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循环肿瘤DNA(ctDNA)、放射性配体疗法和细胞疗法等领域的重磅研究。

2.png

3.png

ESMO奖项颁发

大会随后隆重宣布了本年度的ESMO奖项得主,包括ESMO奖、ESMO转化研究奖、ESMO终身成就奖、ESMO女性肿瘤事业贡献奖以及ESMO年度肿瘤学家奖等多个奖项。

4.png

来自法国的Thierry Conroy教授荣获本年度ESMO奖。Conroy教授在其题为《当科学遇见希望:学术性胰腺癌临床试验的突破》的演讲中,回顾了胰腺癌治疗从“难以逾越的高峰”到FOLFIRINOX方案带来曙光的发展历程。他分享了PRODIGE学术协作组在推动临床研究中的关键作用,这些研究不仅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5.png

6.png来自美国的Christina Curtis教授凭借其在利用人工智能推动精准肿瘤学方面的杰出贡献,荣获ESMO转化研究奖。在题为《利用人工智能赋能精准肿瘤学》的演讲中,她介绍了通过构建癌症“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模型来模拟肿瘤演进过程。她的研究通过整合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不仅揭示了转移的早期起源,还发现了新的乳腺癌分子亚型,为高风险患者群体定义了新的治疗靶点。
7.png

8.png

来自瑞士的Rolf A. Stahel教授被授予ESMO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数十年来对肿瘤学事业的卓越贡献。在他的获奖感言《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中,Stahel教授回顾了自己在导师的引领下投身肿瘤学研究的历程,以及他在推动瑞士乃至欧洲肿瘤内科专业化、创立ESMO临床实践指南和建立欧洲胸部肿瘤学平台(ETOP)等方面的经历,深刻诠释了合作与奉献的精神。

9.png

10.png来自加拿大的Natasha Leighl教授荣获ESMO女性肿瘤事业贡献奖,她的演讲题目为《打破障碍,创造希望:推动肺癌治疗的进步》。Leighl教授在演讲中聚焦于如何“在正确的时间为正确的患者找到正确的治疗”这一核心挑战。她重点介绍了“血浆优先”(plasma-first)的液体活检策略,该策略可将获取可行性检测结果的时间缩短约45%,从而加速晚期肺癌患者的诊疗进程。此外,她还探讨了利用超灵敏ctDNA检测技术监测微小残留病(MRD)以预测复发风险的前景,为肺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1.png

12.png来自厄瓜多尔的Glenda Ramos Martinez教授荣获ESMO年度肿瘤学家奖。

13.png

在开幕式的最后环节,来自法国的Jean-Yves Blay教授带来了题为《您可能错过的那些事:可能为您的实践提供信息的见解》的精彩演讲。他重点讨论了三个核心议题:癌症发病率与医疗人力资源的现状、药物可及性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在肿瘤学中的应用。Blay教授引用了最新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GLOBOCAN 2022),指出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达2000万,死亡人数达970万。他进一步分析了全球癌症负担的增长趋势,并强调了这将对未来的医疗人力资源构成巨大挑战。Blay教授还探讨了全球范围内抗癌药物可及性的巨大差异,以及人工智能在辅助临床决策和加速药物研发方面的潜力与局限性,为与会者提供了宏观而深刻的行业洞察。

14.png

肿瘤领域的探索永无止境,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会议中见证更多的学术突破。


责任编辑:Linda
排版编辑:Lind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10月18日
李艳萍
红河州第三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在正确的时间为正确的患者找到正确的治疗”
10月17日
李朝强
万荣县人民医院 | 乳腺外科
通过五大支柱(Five Pillars)优化癌症治疗,并致力于推广个体化护理、提高治疗可及性及可持续性,以减轻癌症医生的工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