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ESMO 中国之声 | 王杰松教授:iPET-NCCN-IPI 模型为DLBCL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新工具

10月14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ESMO官网

备受关注的2025 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将于当地时间 2025 年 10 月 17 日-21 日在德国柏林隆重召开。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之一,ESMO 年会将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肿瘤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肿瘤领域临床诊疗难点、突破性发现与前沿疗法,持续引领全球肿瘤治疗的未来发展。在血液肿瘤Mini Oral专场,福建省肿瘤医院王杰松教授以口头报告形式汇报了基于中期 18F-FDG PET-CT 分析和NCCN-IPI评分的风险分层模型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应用,为DLBCL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新工具。【肿瘤资讯】特对主要内容进行整理,以飨大家

wechat_2025-10-14_162008_300.png

摘要号:1243MO

英文标题:Risk stratification for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by integrating interim 18F-FDG PET-CT analysis and the NCCN-IPI: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study

中文标题:基于中期 18F-FDG PET-CT 分析和NCCN-IPI评分的风险分层模型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应用: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讲者:王杰松

研究背景

中期18F-FDG PET-CT对DLBCL的预后作用仍存在争议。该研究旨在构建基于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iNCCN-IPI)和PET-CT生物标志物的预后模型,以进一步完善风险分层。

研究方法

研究对来自中国三个医疗中心的 498 例 DLBCL 患者的临床病理和中期 PET-CT 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Deauville评分(DS)、病灶总糖酵解变化量(ΔTLG)、最大标准化摄取值(ΔSUVmax)和中期腹部残留病灶(iARD)。采用Cox回归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确定独立预后因素,进而构建iPET-NCCN-IPI新模型,并采用自举重采样法‌验证模型性能。

研究结果

多变量分析证实ΔTLG、iNCCN-IPI、iARD和ΔSUVmax为DLBCL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采用iPET-NCCN-IPI模型将患者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患者生存结局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验证表明,与Deauville评分相比,iPET-NCCN-IPI模型的预测能力更优,尤其是对于DS 3患者,可有效区分高风险亚组。

研究结论

iPET-NCCN-IPI 模型整合了代谢和临床生物标志物指标,进一步改善了 DLBCL 风险分层,在识别高危患者方面优于传统 DS。该模型为优化中期治疗决策以及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新工具。


参考文献


Jiesong Wang, et al. Risk stratification for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by integrating interim 18F-FDG PET-CT analysis and the NCCN-IPI: A multicentre retrospective study.2025 ESMO abstract 1243MO.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elv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elva





评论
10月15日
韩宪春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肿瘤内科
iPET-NCCN-IPI 模型整合了代谢和临床生物标志物指标,进一步改善了 DLBCL 风险分层,在识别高危患者方面优于传统 DS。该模型为优化中期治疗决策以及个体化治疗决策提供了新工具。
10月15日
梁利星
平遥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0月15日
鲍洁兰
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 | 药剂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