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长生存迈向治愈 | 朱慧教授:替雷利珠单抗获指南最高级别推荐,新靶点新药重塑SCLC格局

09月24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肺癌类型,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不断进展,SCLC的治疗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在广泛期SCLC的治疗中,替雷利珠单抗凭借其卓越的长生存数据,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ATIONALE-312研究展现了最长生存获益,且这一优异成果是在未进行免疫跨线治疗的情况下取得的。不仅中位总生存期(OS)进一步提升,更能有效体现免疫治疗长生存获益的OS率也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突破,为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2025年CSCO指南的更新进一步巩固了替雷利珠单抗在SCLC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其推荐级别提升至I级,成为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的新标准,且替雷利珠单抗成为目前唯一在肺癌五大适应症全人群中均获最高级别推荐的PD-1抑制剂。与此同时,在SCLC治疗领域中,针对DLL3和B7-H3靶点的药物也展现出良好前景,为SCLC治疗格局带来进一步变革。


为了深入了解替雷利珠单抗在SCLC治疗中的应用及其长生存数据的意义,以及该领域新药最新研究进展,【肿瘤资讯】特邀山东省肿瘤医院朱慧教授对CSCO指南更新、SCLC新药进展进行深度解读,探讨其对临床实践和患者预后的深远影响。

本期特邀专家---朱  慧 教授

朱  慧 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

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齐鲁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
山东省肿瘤医院肺癌MDT专家组 副组长
CSCO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
山东省抗癌协会 常务理事
山东省抗癌协会小细胞肺癌分会 主任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放疗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CSCO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子课题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第一位、第二位)主要从事肺癌放疗及损伤、脑转移的临床及转化研究

契合指南更新理念,替雷利珠单抗获2025 CSCO指南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最高级别推荐,且五大适应症全人群均获最高级别推荐

Q1、在2025版CSCO指南中,替雷利珠单抗在SCLC治疗领域获得了重要的推荐更新。您认为这一更新如何影响临床医生在面对广泛期SCLC患者时的治疗决策?

朱慧教授:2025年CSCO指南[1]的更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此次CSCO指南更新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元素”的凸显,彰显了我国在肿瘤诊疗领域的特色与优势。另一方面,更多创新药物的纳入以及治疗方案的优化,极大地提升了肿瘤治疗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同时,CSCO指南综合考量了中国人群临床研究数据、药物可及性、国家审批情况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等多方面因素,确保了治疗推荐紧密贴合中国临床实践的实际需求。

中国原研的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在肺癌领域表现出色。在2025年CSCO指南中,替雷利珠单抗SCLC领域获得了重要的推荐更新。在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中,其推荐级别提升至I级。这一变化体现了替雷利珠单抗在临床治疗中获得的广泛认可,契合了CSCO指南的更新理念。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广泛期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应被优先考虑。这一推荐基于替雷利珠单抗在RATIONALE-312研究[2]中的OS获益。经过化疗联合替雷利珠单抗治疗后,广泛期SCLC患者的3年生存率达到25%,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9%。

替雷利珠单抗不仅在SCLC领域获得认可,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肺鳞癌、非鳞癌一线治疗、NSCLC二线及后线治疗以及可手术NSCLC围术期治疗中获得了广泛推荐。此次指南更新,替雷利珠单抗成为唯一获得五大适应症全人群最高级别推荐的PD-1抑制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肺癌全病程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总之,替雷利珠单抗在指南中获得最高级别的推荐为临床医生在治疗决策上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为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指南的发布以及医保政策的覆盖,替雷利珠单抗的广泛应用将助力更多肺癌患者获得高效、可及且经济的治疗方案。

针对DLL3和B7-H3等靶点的新药不断涌现,为SCLC领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Q2、近年来,SCLC治疗领域出现了许多新药进展,如ADC和DLL3靶点药物等。您如何看待这些新药的出现对SCLC治疗格局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免疫治疗药物的潜在协同作用?

朱慧教授:近年来,SCLC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针对DLL3和B7-H3靶点的新药研发为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DLL3是一种在SCLC细胞表面高表达的蛋白质,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少,因此成为理想的治疗靶点。目前,针对DLL3的治疗策略包括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剂(BiTE)和CAR-T细胞疗法等。其中,BiTE类药物塔拉妥单抗备受关注。

DeLLphi-304研究[3]中,针对广泛期SCLC患者的二线治疗,塔拉妥单抗组的中位OS达到13.6个月,显著优于标准化疗组的8.3个月。这一研究结果将广泛期SCLC的二线治疗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DLL3表达并非参与研究的先决条件,研究人群包括铂类耐药患者、脑转移患者以及大多数经过免疫治疗的患者,这些高危人群在内的各亚组患者均表现出一致的生存获益。此外,塔拉妥单抗的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DLL3靶向疗法是SCLC治疗的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沿领域,目前,DLL3靶向药物不仅在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中开展临床研究,还在局限期SCLC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治疗中进行研究,有望在未来改变SCLC的治疗格局。

另一方面,B7-H3靶点药物的开发为SCLC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B7-H3是B7家族免疫检查点调节蛋白的成员,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免疫逃逸和治疗耐药性密切相关。ADC类药物BGB-C354是一款正在研发中的靶向B7-H3的ADC产品,具有独特的抗体识别能力,能精准锁定肿瘤细胞表面的B7-H3蛋白,进而定向释放细胞毒性药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目前,该药物在中国已获批临床,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BGB-C354的内部概念验证数据。正在研发中的靶向B7-H3的ADC类药物还有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在II期临床研究中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期待这些药物能够在未来惠及中国的SCLC患者。

总结

基于RATIONALE-312研究数据,国产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在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中获2025版CSCO指南I级推荐,这一变化表明替雷利珠单抗在SCLC治疗中获得广泛认可,契合了CSCO指南的更新理念;且替雷利珠单抗也是唯一在肺癌五大适应症全人群均获最高级别推荐的免疫药物,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循证充分、可及性高且医保覆盖的标准方案,显著延长了肺癌全人群患者的生存期。同时,DLL3、B7-H3等新兴靶点ADC、BiTE及CAR-T疗法的快速进展,正从二线及维持治疗向前线推进,有望与免疫治疗形成互补或协同,重塑SCLC全程管理格局。可以预见,以替雷利珠单抗为核心的免疫治疗与精准靶向新药的联合探索,将开启SCLC长生存乃至治愈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2025 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2] Cheng Y, et al. First-Line Chem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Tislelizumab for Extensive-Stag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RATIONALE-312 Phase 3 Study. WCLC, OA01.06, 2023.
[3] Rudin CM, et al. Tarlatamab versus chemotherapy (CTx) as second-line (2L) treatment fo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Primary analysis of Ph3 DeLLphi-304. 2025 ASCO Abstract LBA8008.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Bear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邓文普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25日
朱双抢
解放军第92医院 | 肿瘤内科
治瘤之道,新药频出,获益良多
09月24日
马建增
阳光融和医院 | 肿瘤内科
小细胞肺癌领域,随着新药的不断研发,患者生存期也会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