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 超敏MRD检测提高了可切除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

08月1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Mini Oral

Session Title

MA03. New Advances in Circulating Biomarkers

摘要号

MA03.01

英文标题

Ultrasensitive MRD Improves Detection in Resectable Stage I NSCLC

中文标题

超敏MRD检测提高了可切除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检出率

讲者

N.B. Leighl

背景

循环肿瘤DNA(ctDNA)是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一种强效的预后标志物,然而,在I期NSCLC患者血液中检测ctDNA的能力一直受限,尤其是在腺癌患者中。ctDNA Lung DETECT研究(NCT05254782)评估了临床I期NSCLC患者的围手术期ctDNA状态与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关系,既往报告显示,采用基于第一代全外显子组测序(WES)的肿瘤信息知情分析法,其检测灵敏度欠佳(Khan et al, ASCO 2024)。Foresight CLARITY技术(Foresight Diagnostics, Aurora CO)通过全基因组测序(WGS)追踪肿瘤特异性变异,其95%检测限(LOD)可达0.3 x 10⁻⁶(Cabel et al, ESMO 2024)。本研究中,研究者将此超敏检测方法应用于ctDNA Lung DETECT研究的患者队列,旨在检验其能否提高I期NSCLC的MRD检出率,重点关注围手术期的检出情况、与RFS的关联性、复发预警时间以及辅助治疗后的ctDNA清除情况。

方法

在大学健康网络(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计划接受手术切除的I期NSCLC患者同意将其手术组织及术前、术后3-6周(MRD基线检测点)和术后一年的血液样本进行库存储存。通过对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FFPE)的肿瘤组织进行WGS,识别体系内存在的体细胞变异,并构建靶向多达5000个变异的个体化定制Panel。实验室在对临床结局设盲的情况下,对血浆样本进行MRD分析。研究终点包括ctDNA检出率、灵敏度以及与RFS的关联性。

结果

研究者对30例临床I期NSCLC患者(病理分期:I期16例,II期8例,III/IV期6例)的140份血液和组织样本进行了分析。多数患者为腺癌(83%),57%接受了辅助治疗,37%出现肿瘤复发。所有患者(100%)均成功构建了个体化定制Panel,并应用于术前及术后血浆样本的检测。术前和术后样本的ctDNA检出率分别为67.9%和37.9%,显著高于此前在完整的ctDNA Lung DETECT研究中使用第一代检测方法所报道的检出率(分别为22.7%和2.0%)。病理分期为IA期和IB期患者的术前ctDNA检出率分别为33%和71%;其中75%为腺癌。在所有复发病例中,55%的患者在MRD基线检测点可检出MRD,这一比例同样高于先前使用第一代检测方法报道的10%(Khan et al, ASCO 2024)。这其中包含了I期患者,其MRD水平低至1.0x10⁻⁶。术前ctDNA阳性与术后MRD阳性均显示出与RFS缩短的趋势相关,即便很大一部分MRD阳性患者后续接受了辅助化疗或奥希替尼治疗(研究仍在进行中)。术后一年的MRD状态与RFS密切相关(P=0.0001, HR 10.7, 95% CI 2.4-48)。在基线MRD阳性并后续复发的患者中,MRD检测阳性至影像学确认复发的中位预警时间为10个月(范围:4-24个月,n=6)。此外,在复发前12个月内采集的样本中,92.9%(13/14)可检出MRD。最后,在一部分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了MRD清除现象。

结论

与以往使用第一代检测方法的报道相比,采用基于WGS的肿瘤信息知情超敏MRD检测方法,在临床I期患者中展现出更高的MRD检出率。MRD的检出与RFS相关,并能提供具有临床意义的复发预警时间。这些结果支持在I期NSCLC中进一步探索由超敏ctDNA MRD指导的治疗策略。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