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中国之声 | 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内残留活性肿瘤的预后价值

08月1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Oral

Session Title

OA16. Building Bridges Between Resectable and Unresectable Stage III NSCLC

摘要号

OA16.04

英文标题

Prognostic Value of Residual Viable Tumor in Lymph Nod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Chemoimmunotherapy

中文标题

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内残留活性肿瘤的预后价值

讲者

T. Han

背景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的主要病理缓解(MPR)标准主要关注原发肿瘤(PT)的缓解情况,而淋巴结的缓解情况未被一致地纳入。转移性淋巴结(mLNs)病理学消退的预后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评估其对无复发生存期(RFS)的影响,并建立一个有效的预后分层系统。

方法

研究纳入了87例在2021年至2024年间接受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和手术的可切除NSCLC患者,这些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存在淋巴结转移。我们根据泛瘤种免疫相关病理缓解标准,对mLNs中的残留活性肿瘤百分比(%RVT)进行了量化(范围0-100%)。计算了每位患者mLNs的平均%RVT和阳性淋巴结比率(LNR),并使用最大选择秩统计量确定了它们对RFS的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分析和Cox回归评估其预后意义。

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12.8个月(95%CI: 10.1-16.8),期间观察到25例复发。mLNs的中位%RVT为24%(IQR 0-60%)。mLNs中%RVT的20%截断值与RFS显著相关(HR = 0.27, 95%CI: 0.11-0.68, p = 0.003)。多变量Cox回归证实%RVT > 20%是RFS的独立危险因素(HR = 3.18, 95%CI: 1.20-8.38, p = 0.020)。利用LNR和%RVT的最佳截断值(均为20%),我们开发了一个淋巴结肿瘤负荷(LNTB)评分系统:当%RVT≤20%时,评1分;当%RVT>20%且LNR≤20%时,评2分;当%RVT>20%且LNR>20%时,评3分。一个整合了LNTB评分和原发肿瘤MPR状态的新型预后分层模型,有效地将患者分为三个风险组:低风险组(PT-MPR + LNTB 1)、中风险组(PT-non-MPR + LNTB 1 及 PT-MPR/non-MPR + LNTB 2)和高风险组(PT-MPR/non-MPR + LNTB 3)。三组间的RFS存在显著差异(log-rank p < 0.001),其2年RFS率分别为91.6%、59.0%和38.7%。低风险组的RFS显著优于中风险组(HR = 0.20, 95%CI: 0.05-0.91, p = 0.037),中风险组的预后优于高风险组(HR = 0.40, 95%CI: 0.18-0.92, p = 0.030)。该组合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更优,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78(95%CI: 0.65-0.90),优于包括ypTNM分期在内的其他模型。

g3420_1.jpg

结论

在接受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中,淋巴结的病理缓解情况可独立预测复发风险。与传统的ypTNM分期相比,这个整合了淋巴结肿瘤负荷和原发肿瘤缓解情况的新型分层系统,能提供更准确的预后信息,并可能为术后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Nydia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Nydia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8月18日
孙超敏
嵊州市人民医院 | 呼吸内科
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内残留活性肿瘤的预后价值
08月18日
杨蔷
溧阳市中医医院 | 肿瘤科
在接受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的NSCLC患者中,淋巴结的病理缓解情况可独立预测复发风险。
08月18日
苗雨
清河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新辅助化学免疫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内残留活性肿瘤的预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