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WCLC 中国之声 | Yang Xia教授:恩沙替尼治疗MET外显子14跳突NSCLC ctDNA监测策略的比较分析

08月15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Session Type

Mini Oral

Session Title

MA03. New Advances in Circulating Biomarkers

摘要号

MA03.04

英文标题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irculating Tumor DNA Monitoring Strategies in Advanced NSCLC With MET Exon 14 Skipping Treated With Ensartinib

中文标题

恩沙替尼治疗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循环肿瘤DNA监测策略的比较分析

讲者

Yang Xia, M.D., Ph.D

讲者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背景

循环肿瘤DNA(ctDNA)已成为极具前景的治疗监测工具。基于研究者先前报道的EMBRACE试验主要结果,研究者进一步开展了转化性生物标志物研究。

方法

在基线(V0)、治疗第4周(V1)和治疗结束时(EOT)采集血浆样本。采用杂交捕获NGS panel进行ctDNA分析,并按三种策略分类:仅METex14突变、I/II类驱动突变和所有可检测突变。ctDNA动态变化与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在30例可评估患者中,基线ctDNA阳性率因定义而异:METex14突变为48.3%、I/II类驱动突变为48.3%、所有可检测突变为75.9%。V1时早期ctDNA清除预示更优的临床结局。METex14清除组与未清除组相比,ORR为80% vs 20%(p=0.03),中位PFS为9.33 vs 2.23个月(p<0.001)。I/II类驱动突变和全突变监测也呈现类似趋势,但随着突变检测范围的扩大,特异性有所下降。ctDNA持续阳性或再现与较短生存期相关。纵向ctDNA阳性(≥2个阳性时间点)是早期进展的强预测因子。采用METex14或I/II类驱动突变监测时,ctDNA动态变化较影像学进展中位提前1.61个月;而全突变分析可提前达5.04个月,凸显了特异性与早期分子复发检测之间的权衡。多因素分析证实V1时ctDNA状态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

本研究首次前瞻性比较了METex14突变NSCLC中不同突变特异性ctDNA监测策略。METex14 ctDNA清除对治疗反应具有最高特异性,而更广谱的突变检测可提高分子进展的敏感性。研究结果支持将早期和纵向ctDNA动态变化整合至MET靶向治疗的个体化监测和治疗决策中。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明小丽



版权声明
本文专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未经著作人许可,不可出版发行。同时,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