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张薇教授:泽布替尼为BTK抑制剂不耐受CLL/SLL患者带来新曙光

09月1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显著改变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治疗格局,但部分BTK抑制剂相关的治疗毒性限制了其使用。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的BTK抑制剂,相较于伊布替尼和阿可替尼,在靶点选择性上更具优势。正在进行的II期单臂研究BGB-3111-215(NCT04116437)评估了泽布替尼在对伊布替尼和/或阿可替尼不耐受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结果显示,在伊布替尼不耐受患者中,仅有40%的不耐受相关不良事件(AE)在更换为泽布替尼后复发;阿可替尼不耐受患者中则为28%。更换为泽布替尼后,71%的伊布替尼不耐受患者和63%的阿可替尼不耐受患者维持或改善了治疗获益。【肿瘤资讯】特邀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对这项研究进行解读,详情如下。

CLL/SLL患者不耐受BTK抑制剂后的有效应对策略

正在进行的II期单臂研究BGB-3111-215(NCT04116437)旨在评估泽布替尼在对伊布替尼和/或阿可替尼不耐受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安全性与疗效。本文公布的是CLL/SLL患者的研究结果。

患者接受泽布替尼160 mg每日两次(BID)或320 mg每日一次(QD)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34.5个月。共71例患者接受≥1剂泽布替尼治疗,其中44例仅对伊布替尼不耐受,17例仅对阿可替尼不耐受,10例对两者均不耐受。

在接受泽布替尼治疗期间,52例伊布替尼不耐受患者中有54%(28例)未出现原有不耐受AE复发;27例阿可替尼不耐受患者中有70%(19例)未出现不耐受AE复发。伊布替尼组和阿可替尼组中,分别有60%和72%的不耐受AE未复发。对复发的不耐受AE分析发现,伊布替尼组中64%为较低等级复发,阿可替尼组中为44%;无任何患者在泽布替尼治疗下出现更高级别的不耐受AE。

最常见的复发性AE为疲乏(伊布替尼组)和腹泻(阿可替尼组)。在所有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TEAEs)包括疲乏(32%)、新冠感染(28%)、腹泻和瘀伤(各占24%)。3级及以上TEAE发生率为61%,严重TEAE为32%,因TEAE而停药的比例为11%。

在67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94%实现了疾病控制:30%为疾病稳定(SD),64%为部分或完全缓解(PR/CR)。

总之,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耐受伊布替尼或阿可替尼的CLL/SLL患者,更换为泽布替尼治疗可能带来良好的耐受性和持续的临床获益。

专家点评
张薇 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协和医院 血液内科
中国老年淋巴瘤学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
中国抗淋巴瘤联盟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淋巴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血液疾病专家委员会秘书
1995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1995年8月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2000年开始从事血液内科专业
2002年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
主要擅长淋巴瘤及造血干细胞移植
主要参与主持多项面上、首都特色、北京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撰写SCI及核心期刊杂志70余篇,参与编写《淋巴瘤》《协和血液病学》等著作。

张薇教授:BTK抑制剂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治疗领域的引入,无疑推动了治疗格局的深刻变革。伊布替尼等第一代BTK抑制剂的应用,为许多难治性或高复发风险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尤其是慢性毒性问题,成为影响患者长期获益和治疗依从性的关键障碍。因此,如何在维持疗效的同时提升耐受性,成为临床急需突破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BGB-3111-215研究以其清晰的研究设计和针对性人群纳入,为解决BTK抑制剂不耐受问题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研究显示,对于既往因伊布替尼或阿可替尼治疗而出现不可耐受不良事件的患者,切换至新一代高选择性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后,大多数患者未再出现原有不良反应,且即便复发,其毒性等级大多下降,无患者出现更严重AE,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轮廓。这一结果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泽布替尼不仅可在可观疗效的前提下减轻毒性负担,更有可能帮助患者重获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的长期控制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67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有94%实现疾病控制,且部分或完全缓解率达到64%,在一项针对不耐受人群的研究中,这一数字尤为可贵。疲乏、腹泻等常见不良反应大多可控,停药率亦控制在较低水平,进一步增强了泽布替尼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BGB-3111-215研究结果再次强化了泽布替尼在“疗效-安全性”双重平衡方面的潜力,特别适用于BTK抑制剂不耐受的CLL/SLL患者人群。未来,期待进一步随访数据及头对头比较试验,验证其在更大样本与更长期随访中的表现,推动BTK抑制剂治疗策略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Shadman, M., Burke, J. M., Cultrera, J., et al. (2025). Zanubrutinib is well tolerated and effective in CLL/SLL patients intolerant of ibrutinib/acalabrutinib: Updated results. Blood Advances, bloodadvances-2024015493.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李春明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卢恬静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
09月14日
李国君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血液肿瘤科
泽布替尼为BTK抑制剂不耐受CLL/SLL患者带来新曙光
09月13日
王郭虹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 | 肿瘤科
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显著改变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治疗格局,但部分BTK抑制剂相关的治疗毒性限制了其使用。
09月12日
张婉君
蒙城县中医院 | 血液肿瘤科
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显著改变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治疗格局,但部分BTK抑制剂相关的治疗毒性限制了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