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华西消化道肿瘤学术论坛 2025 POST ASCO丨沈锋教授解析胆道肿瘤诊疗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07月08日
来源:肿瘤资讯

2025年6月27日至29日,由四川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发起的“华西消化道肿瘤学术论坛 2025 POST ASCO”于成都顺利举行。本次论坛旨在汇聚国内外顶尖的医学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治疗策略及未来发展趋势。【肿瘤资讯】特邀本次大会主席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沈锋教授就胆道肿瘤诊疗新进展与未来展望进行学术分享,以飨读者。

沈锋
主任医师、教授、临床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海军专业技术少将、上海市政协委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理事
亚太肝胆胰协会(A-PHPBA)理事兼秘书长
亚太肝脏外科发展委员会(APHAB)主席团副主席
国家卫健委《肝癌诊疗规范》编写专家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胆道肿瘤专家委员会主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肝癌专家委员会前任主委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副组长
全军肝胆外科专业委员会主委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等20余项科技奖励,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150余篇;主编专著《肝癌》,担任《黄家驷外科学》第八版副主编,第九版主编之一,Inter J Surg副主编等

Q1:作为本届华西消化道肿瘤学术论坛的大会主席,您认为本次盛会对于推动这类相对“小众”但恶性程度很高的胆道肿瘤的诊疗规范和研究协作,有何特殊的意义?

沈锋教授:尽管胆道肿瘤的发病率低于肝癌,但其恶性程度高,患者生存期短且治疗难度较大。此次华西消化道肿瘤学术论坛为胆道肿瘤等消化道肿瘤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意义重大。通过不断交流新观念、新技术,有助于相关领域知识的普及与更新,同时,这对参会者个人而言也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Q2:近年来,以TOPAZ-1和KEYNOTE-966研究为代表,“免疫+化疗”的模式确立了晚期胆道恶性肿瘤一线治疗的新标准。您如何评价这一治疗模式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对临床实践的具体影响?

沈锋教授:这一治疗模式具有重大意义,众所周知,既往化疗单药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胆道肿瘤已有十年历史,且疗效有限。而TOPAZ-1研究首次确立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核心地位,KEYNOTE-966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这两项研究共同确立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核心地位,成为目前主流的治疗模式。

然而,在本土化方面,尽管国内很多企业已生产出相关PD-L1/PD-1抗体等药物,但这些药物与TOPAZ-1和KEYNOTE-966研究中的治疗方案相比,疗效是否相当或接近,仍需通过临床研究来验证。总体而言,这一治疗模式对于胆道肿瘤的恶性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治疗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关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加入是否能提高疗效的问题,目前研究尚未显示出其在胆道肿瘤治疗中的成功。包括T+A方案在内的尝试在胆道肿瘤治疗中也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希望。国际上对TKI在胆道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持怀疑态度,但国内小样本研究显示出一定效果,因此,这一领域仍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Q3:除了免疫治疗,针对FGFR2、IDH1等靶点的靶向治疗也显示出巨大潜力。展望未来,您认为分子分型检测是否会成为所有胆道肿瘤患者的“必选项”?我们如何平衡检测成本与患者获益?

沈锋教授:分子分型检测势必成为所有胆道肿瘤患者的“必选项”,就我们医院而言,我们致力于尽可能广泛地为患者提供检测服务。然而,如何确保患者利益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因此,我们通过自行设计的检测面板来降低成本,并为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免费提供基因检测服务,以拓宽患者的检测范围。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扩大基因检测范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包括现有的原研药物,还包括我国正在研发的多种药物。尽管这类药物的突变率并不高,但若要在突变率较低的情况下提高药物的适用性并扩大患者受益的范围,唯一的途径便是扩大检测范围,这在当前看来是不二选择。特定靶向药物在某些患者中会展现出良好的疗效,特别是在一线或多线治疗后缺乏其他有效治疗手段的情况下,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这无疑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鼓励,并为患者提供了希望。当然,未来仍面临进一步的挑战,例如发现更多新靶点,从而进一步扩大患者的覆盖范围。期望未来胆道肿瘤的特异性靶向治疗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目前相关的探索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中。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Sky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anna


评论
07月09日
白文秀
平遥兴康医院 | 中医科
感谢分享受益匪浅
07月08日
韩月仙
寿阳县人民医院 | 肿瘤内科
胆道肿瘤发病率低,死亡率高
07月08日
郭飞
丰城矿务局总医院 | 外科
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扩大基因检测范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包括现有的原研药物,还包括我国正在研发的多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