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少见靶点的精准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其中,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T)被认为是继EGFR、ROS1、ALK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治疗靶点。NSCLC中MET基因异常可表现为14号外显子跳突、MET扩增、MET蛋白过表达和MET融合等。随着精准治疗手段的逐渐丰富,临床亟需规范化诊疗流程,保障患者得到规范化的精准诊疗。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领导制定的《MET异常NSCLC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后简称“《共识》”)结合多位专家临床实践经验与循证医学证据,针对目前MET异常NSCLC诊疗中的临床问题给予了专业建议[1]。
MET基因位于人类7号染色体,DNA长度约125kb,由21个外显子和20个内含子共同组成,可编码c-Met蛋白。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c-Met的结合,会诱导c-Met发生二聚化,导致自身磷酸化并激活下游的MAPK、PI3K/Akt和STAT3等信号通路,从而调控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在包括NSCLC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中,MET基因的异常改变均可能引发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增强癌细胞的侵袭性。
近年来,以靶向METex14跳突的靶向治疗为代表,针对MET异常的精准治疗策略取得了丰硕的临床探索成果,并获批了多种精准治疗药物。而《共识》的推出旨在为MET异常NSCLC的临床诊疗提供规范化指导,内容涵盖MET异常的概念和发生率、MET异常的检测、MET异常的治疗及展望四大章节,并针对MET异常NSCLC的诊疗给予了8条具有可操作性的临床共识。以下为《共识》内容简介。
注:推荐等级解析:
1A级:基于高水平证据(严谨的meta分析或随机对照研究结果),专家组有统一认识;
1B级:基于高水平证据结果,专家组有小争议;
2A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有统一认识;
2B级:基于低水平证据,专家组无统一认识,但争议不大;
3级:专家组存在较大争议。
MET异常的检测
共识1:推荐所有晚期NSCLC(包括腺癌、鳞癌、肉瘤样癌等)患者在诊断时常规进行METex14跳跃突变检测(1A);晚期初治和EGFR-TKIs耐药后NSCLC患者推荐进行MET基因扩增和蛋白过表达检测(2A)。
目前,由于国内外均已经获批了针对METex14跳突的靶向药物,因此,为了指导靶向药物的规范应用,包括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在内的多个指南共识均推荐METex14跳跃突变为必检基因。
针对MET扩增/蛋白过表达,由于考虑其作为潜在的指导治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的临床意义,且部分MET扩增患者同样可从MET-TKI治疗中获益,因此,指南通常也推荐考虑对MET扩增和过表达进行检测。
共识2:METex14跳跃突变可使用RT-qPCR、DNA NGS或RNA NGS进行检测,不同检测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必要时可相互验证或补充检测(1A)。
共识3:MET基因扩增可采用FISH和DNA NGS进行检测,FISH是检测MET基因扩增的金标准,DNA NGS检测MET基因扩增尚需进一步优化和验证(2A)。
共识4:对于EGFR-TKIs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推荐使用IHC进行MET蛋白过表达检测,结果判读建议参考Clinical Score标准,结合肿瘤细胞胞膜/胞质染色强度以及不同染色强度肿瘤细胞百分比进行综合判读(2B)。
针对METex14跳突的监测方法,《共识》分别介绍了RT-qPCR、DNA NGS及RNA NGS的优缺点。例如RT-qPCR检测METex14跳突的准确率高,平台可及性高,检测周期短,但可能存在漏检情况,而且对样本质量要求较高。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检测方法的选择。
而针对MET扩增,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DNA NGS是常用的检测方法;针对MET蛋白过表达,免疫组化(IHC)则是常用的检测策略,但是目前尚无统一判读标准,目前临床共识多建议结果判读参考Clinical Score标准。
MET异常的治疗策略
共识5:METex14跳跃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可使用谷美替尼、伯瑞替尼、特泊替尼、卡马替尼,无法耐受化疗或含铂化疗后疾病进展可使用赛沃替尼(2A)。
针对METex14跳突的晚期NSCLC患者,目前临床实践中治疗选择丰富,已有五款MET-TKI在国内上市,GLORY、KUNPENG、VISION、GEOMETRY mono-1等研究为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客观缓解率(ORR)普遍在50%-75%之间,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在临床选择时,除了比较研究数据,更需关注每种药物的适应症和安全性数据。
表1. 治疗METex14跳突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数据
共识6:EGFR突变伴MET扩增的晚期NSCLC患者可使用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进行治疗;EGFR阴性、MET扩增患者可使用卡马替尼、特泊替尼、谷美替尼或克唑替尼单药进行治疗(2B)。
原发性MET扩增的治疗策略必须根据是否存在EGFR突变这一关键共存因素进行划分,共识对此给出了清晰的路径图,如果为EGFR突变伴MET扩增,FLOWERS研究提示了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为该类患者带来的获益,;如果患者为EGFR阴性但存在MET扩增,共识推荐了多款MET-TKI单药作为治疗选择,但疗效与MET扩增水平密切相关。
表2. 治疗MET原发扩增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数据
共识7:MET继发扩增的晚期NSCLC患者可使用EGFR-TKIs联合MET-TKIs进行治疗(2A)。
共识针对如何解决EGFR-TKI获得性耐药这一重大难题提出关键策略,即在MET旁路激活导致耐药时,通过“继续抑制主路(EGFR)+阻断旁路(MET)”的双靶向策略恢复肿瘤对治疗的敏感性。TATTON、SAVANNAH、SCC244-203、INSIGHT2等研究均显示,针对此类患者,EGFR-TKI联合MET-TKI是潜在的治疗策略,而传统的化疗、免疫治疗等带来的获益可能较为有限。
表3. 治疗MET继发扩增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数据
共识8:可尝试使用谷美替尼治疗驱动基因阴性MET蛋白过表达患者,或使用EGFR-TKIs联合MET-TKIs治疗EGFR耐药后MET蛋白过表达的NSCLC患者(2B)。
针对MET蛋白过表达,目前仅少量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探索,例如INSIGHT、TATTON等研究提示了EGFR-TKI耐药后继发MET蛋白过表达的患者,可能从EGFR-TKI联合MET-TKI治疗中获益,不过需要考虑患者的MET IHC检测结果。
总结
《共识》不仅为当前临床实践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提示揭示了MET这一复杂靶点未来的发展方向。从METex14跳跃突变治疗的日趋成熟,到MET扩增和过表达人群的精准筛选,《共识》均提供了临床实践中检测及治疗的指导。未来,随着检测技术和新型治疗手段的进一步发展,MET基因异常的诊疗也将进一步优化,期待在《共识》的指导下,更多相关临床研究开展,为MET基因异常的NSCLC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
[1] 陈军,韩宝惠,胡毅,等.MET异常NSCLC诊疗专家共识(2025版)[J].中国肺癌杂志[2025-06-26].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卢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