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5 ASCO | 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临床IIB/C期黑色素瘤安全可行,2年RFS率达84%

05月26日
编译: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专场:Oral Abstract Session, Melanoma/Skin Cancers

摘要号:9502

英文标题:Neoadjuvant-adjuvant pembrolizumab in clinical stage IIB/C melanoma

中文标题: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临床IIB/C期黑色素瘤

第一作者:John Miura(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研究背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新辅助治疗已被证实可改善可切除临床III期和IV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无事件生存(EFS)。然而,新辅助免疫治疗是否能使临床IIB/C期黑色素瘤患者获益尚不明确。

研究方法

在这项单臂、多中心、研究者发起的II期临床试验中,临床IIB/C期黑色素瘤患者在原发灶扩大切除术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术前3周接受单剂帕博利珠单抗(200mg静脉注射)新辅助治疗,术后继续接受为期1年的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每3周一次),直至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或疾病进展。

主要研究终点为SLN阳性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无复发生存(RFS),同时评估了安全性,包括总体毒性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

研究结果

在63例可评估患者中(初次活检时IIB期33例,IIC期30例),新辅助治疗组的SLN转移率为27%。单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28例(44%)患者仍有原发肿瘤残留;4例患者的原发肿瘤分期升至IIC期。与基于扩大切除术时肿瘤分期的历史未治疗队列的SLN转移率(33.1%)相比,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组的SLN阳性率降低了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2)。亚组分析显示,基于初次活检分期,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组中IIC期患者的SLN转移率为16.7%,而历史队列为40%(P=0.009);基于扩大切除术时原发肿瘤分期,则分别为23.5%和40%(P=0.0499)。

中位随访20.4个月,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组的2年RFS率为84%,发生复发的10例患者的中位复发时间为9.9个月。

总体治疗相关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14例),其中irAEs发生率为14%(9例);未发生因新辅助治疗导致根治性手术延迟的情况。

研究结论

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的临床IIB/C期黑色素瘤患者的SLN转移率与未治疗患者的预期历史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然而,在临床IIC期黑色素瘤患者的亚组分析中,观察到SLN阳性率有所降低。针对临床IIB/C期黑色素瘤的帕博利珠单抗新辅助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未观察到导致手术明显延迟或出现新的、非预期的毒性反应。目前正在进行转化研究,包括流式细胞术和转录组学研究,这些研究可能揭示疗效与耐药相关的免疫学决定因素。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Mari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AS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