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第22届肺高会暨肺癌新型治疗方法共识发布

03月03日

来源:王一树

肺高会一直以来都是肺癌圈之盛会,吴一龙教授及一众肺癌专家近乎引领接下来一到三年五年的方向。今年是第22届,上周六刚刚在广州举行,高朋满座大咖云集热闹非凡。800人的会场爆满,下午结束时几乎还是满的,周清院长提及明年打算安排1000人会场,期待。



本次会议有五个Keynote发言如下:

肺癌新型治疗方法的机遇与挑战Tony Mok教授

抗体偶联药物的希望与困境 陆舜教授

双特异性抗体的辉煌时代是否到来?杨帆教授

细胞基因治疗审评审批现状与案例分析 陈晓媛教授

肺癌新型治疗方法中国专家共识 吴一龙教授



从今年的题目设置来看, 题目更向前。这个向前和以往不同。以往通常是已获批或将获批药物或检测手段的探索,而今年无论ADC、双抗还是基因治疗无疑在探索中尚未确切的治疗手段。所以也引发了一众专家的的思考,比如ADC属于化疗,双抗毒性是否影响其临床使用,而基因治疗究竟如何在实体瘤落地?


这样的探讨无疑是很有价值的,比如讨论环节有人问到,听了会感觉太多不可知,会不会这些抗体公司股价跌?吴院长表示,只有 更清晰的知道如何临床获益,比如biomarker、比如毒性管理比如研究探索才会使其有更高成功率,未来获益于临床之可能。那么股价不应该是跌,明晰了方向更是看涨。深以为然,资本还是不能只看短期。


本次邀请陈晓媛教授的分享,她曾是原CDE抗肿瘤药物项目负责人,现在是作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机构办公室主任。可以看出 临床与审评机构的对话及互相了解非常重要,尤其是当有新方法出现之时。


同时有个小特点:对于 AI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正式作为讨论话题之一进行了充分探讨,并且有不少几位专家的幻灯都出现了用Deepseek或其他AI搜索或作诗的应用


最后,会议的重磅还是最后吴院长给出了新一年的共识,肺癌新型治疗方法共识。细细品读,很有未来感。


抗体偶联药物


共识一:

目前证据显示,以细胞毒负荷为基础的ADC药物在HER2突变、肺癌的后线治疗和小细胞肺癌中显示出积极的疗效,应加速相关临床试验尤其是3期确定性临床试验的开展;



共识二:
尽管ADC靶点不同,但临床疗效似乎没有大的差别;建议探索更多的靶点,尤其是特异性强的靶点;



共识三:

目前ADC的Payload绝大部分是细胞毒药物,建议探索更多更强的非细胞毒Payload;



共识四:

ADC药物有其独特的毒性谱,必须给与高度的重视,尤其要注意肺毒性和眼毒性;



共识五:

鉴于目前ADC的疗效和安全性,应加速探讨能预测疗效和毒性的标志物;



双特异性抗体


共识六:

目前证据显示,一些双抗药物在肺癌的治疗中显示出积极的疗效,安全性相对较好,应加速相关临床试验尤其是3期确定性临床试验的开展;



共识七:

目前靶点选择仍显局限,建议探索更多的靶点,尤其是特异性强的靶点;



临床试验


共识八:

开展对照性研究,必须选择目前相应临床场景下最佳标准治疗作为对照组;



共识九:

肺癌的疫苗和细胞治疗正处于萌芽状态,应给与积极探索,重点是新抗原的发现与鉴定和长期的安全性;



共识十:

人工智能(AI)正迅猛地改变社会生态,必须加速探索AI在肺癌的转化性研究和临床诊治全链条上的应用。



精彩的学习沟通, 一路回忆、回想、回味;之思、之学、之景、之人,竟首次骑行过了站。想想时光荏苒肺高会走过了22年,而这时间的验证着多少学术的进步,临床的推进,江湖的传说。“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Cheers!



评论
03月06日
马利平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放疗科
这时间的验证着多少学术的进步,临床的推进,江湖的传说
03月05日
崔艳东
叶县人民医院 | 肿瘤科
第22届肺高会暨肺癌新型治疗方法共识发布
03月04日
董瑞峰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