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萤流去,秋声雁带来。2024年8月,“TOP TALK肺越环球——CACA指南中国行肺癌大师学术交流项目“武汉站和沈阳站”相继成功举办。本学术交流项目由中国抗癌协会(CACA)主办,旨在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打破国际壁垒,致力于加强我国临床肺癌规范化诊疗及肿瘤临床诊治能力建设,更新全球肺癌最新进展。
本次武汉站和沈阳站学术会议荣幸邀请到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期刊副主编、美国杜克大学Thomas Stinchcombe教授莅临,分享发表高质量临床型文章经验,并特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宋启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褚倩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刘宏旭教授担任大会主席,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曾珊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姚颐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芳教授、湖北省肿瘤医院杨彬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肖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团,双城联动,奉献精彩学术盛宴。【肿瘤资讯】特别整理两场会议精华,以飨读者。
武汉站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期刊投稿指南
Thomas Stinchcombe教授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JCO) 副主编的身份详细介绍了该顶级期刊的投稿策略和审稿流程,并解析了多项最新的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研究进展。Stinchcombe教授强调,JCO特别关注能够影响临床实践的高质量研究,包括创新性的II期随机试验、具有长期随访数据的III期临床试验,以及探索新型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的研究。Stinchcombe教授指出,JCO在选择文章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对肿瘤治疗的影响;(2) 投稿的吸引力和新颖性;(3) 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优先于预后生物标志物。他详细介绍了JCO的审稿流程,包括三名临床审稿人和一名统计学专家的评审。对于随机II期研究,JCO更倾向于随机化设计而非单臂设计,并且特别关注新型分子亚群或新药的首创性研究。最后,Stinchcombe教授特别分享了JCO几项近期发表的重要研究,如伯瑞替尼治疗c-MET 14外显子跳跃突变NSCLC的II期KUNPENG研究、奥希替尼治疗软脑膜转移 (LMD) 的EGFR突变NSCLC患者的BLOSSOM研究、ALK抑制剂洛拉替尼的五年长期随访数据、以及探索免疫联合治疗在晚期NSCLC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Stinchcombe教授强调,这些研究不仅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数据,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指导,并鼓励与会者关注这类最新研究,并在自己的研究中寻找创新点。
精彩讨论节选
刘翩教授:原创性临床研究,如长期随访、新药耐药机制探索等,对研究者而言极具挑战。相比之下,联合治疗或回顾性研究的难度较低。该如何设计高质量研究并评估其意义?
Thomas Stinchcombe教授:JCO等顶级期刊发表确实难度较大,建议研究者可考虑其他高影响因子期刊,并强调,虽然前瞻性研究更受青睐,但高质量回顾性研究同样有机会被接受,尤其是在跨瘤种研究领域。研究者应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如何满足期刊要求。
周瑞教授:从JCO的角度来看,探索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SBRT) 联合纵隔淋巴结MRT等旨在优化治疗策略、提高治疗效率的研究是否具有发表价值?针对这类研究设计和开展有何建议?
Thomas Stinchcombe教授:具有临床相关性的创新性研究对JCO读者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治疗与生物学研究的结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建议在正式投稿前与期刊进行沟通。
多原发肺癌的诊疗困境与思考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鹏教授从多原发肺癌的定义、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指出鉴别多原发肺癌与肺内转移仍然是一个重要挑战。当前,尽管采用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单细胞测序等先进技术,但多原发肺癌的分子机制仍未完全阐明。手术虽仍是目前多原发肺癌主要治疗手段,但SBRT在某些情况下可显示出良好疗效,而初步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在多原发肺癌中的疗效有限。总的来说,多原发肺癌研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优化诊断和治疗策略。
PET放射组学指导下NSCIC患者的PORT个体化治疗
湖南省肿瘤医院杨锫教授分享了其研究团队通过提取PET-CT影像特征,结合临床数据和基因检测结果,建立了N2期NSCLC患者术后放射治疗 (PORT) 疗效预测模型。初步研究显示,该模型预测3年OS准确率可达84%,并可有效区分术后放疗的高低风险组。杨教授指出,未来研究方向将进一步整合影像组学、临床数据、基因检测和病理信息,以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多模态、个体化的治疗决策方法有望为NSCLC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潜在改善5%-10%的治疗效果。
精彩讨论节选
Thomas Stinchcombe教授:多原发性肺癌的研究目前仍停留在个案讨论层面,尚未形成系统的组学研究。基于基因组学和影像组学的探索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蒋继宗教授:当前大型III期临床试验对PORT的普遍应用持谨慎态度,在靶向、免疫治疗时代背景下,是否仍然适合参照以往的PORT研究结果?
杨锫教授:在新辅助免疫化疗背景下,应重新评估PORT适用性的重要性。通过利用大规模临床试验数据和影像组学模型的更新,其研究团队正在致力于精确定位可从PORT获益的患者亚群。
2024 ASCO局晚期/晚期NSCLC免疫治疗进展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童凡教授全面综述了2024年ASCO会议上报告的局部晚期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Keynote-799研究4年随访数据显示,对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NSCLC患者,免疫联合化疗加放疗的方案在无进展生存期 (PFS)方面展现出优势。在ALK阳性人群中,ALK-TKI作为巩固治疗相较于度伐利尤单抗显示出更长的PFS。在晚期NSCLC二线治疗中,EVOKE-01和TROPION-Lung01研究探索了新型ADC药物,但未能显著优于标准治疗。此外,针对特殊人群如高龄患者的研究显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单药培美曲塞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ALK-TKI 耐药机制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沈倩教授深入探讨了ALK-TKI的耐药机制,并围绕耐药机制的分类、解读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沈教授强调了在ALK-TKI治疗过程中进行重复活检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在CROWN研究最新数据中,洛拉替尼的中位PFS已超过60个月。她指出,这一结果突显了早期使用三代ALK-TKI的潜在优势,可能有助于延缓耐药的发生。未来应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结合,以加速新治疗策略的开发和应用。
沈阳站
Thomas Stinchcombe教授分享了JCO对NSCLC研究的最新见解和投稿策略。他强调,JCO优先考虑能够影响临床实践的研究,特别关注新颖的治疗方法和具有临床相关性的生物标志物。在II期研究中,随机对照试验更受青睐,尤其是探索新型分子靶点或首创药物的研究。III期研究方面,JCO不仅注重统计学显著性,更强调全球范围内的临床影响力。Stinchcombe教授建议,包含转化医学、药代动力学和生物标志物分析的综合性研究更有可能引起编辑的兴趣,并他鼓励研究者在正式投稿前与编辑部进行预沟通,以提高投稿效率和成功率。在NSCLC治疗进展方面,Stinchcombe教授特别指出洛拉替尼作为新一代ALK抑制剂的长期疗效数据尤为引人注目,在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优势。此外,洛拉替尼治疗后未观察到ALK靶点再激活或复合突变,这为其在克服耐药方面的潜力提供了支持。
ALK-TKI 耐药机制探索
辽宁省肿瘤医院梁嫒教授就ALK-TKI的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首先介绍了ALK-TKI耐药机制主要分为on-target耐药和off-target耐药。在on-target耐药方面,单点突变和复合突变是主要形式,其中G1202R是最常见的耐药突变。洛拉替尼作为泛ALK-TKI,可有效抑制复合突变在哪的大多数ALK耐药突变。一线使用洛拉替尼可显著降低ALK耐药突变的发生率。off-target耐药机制则主要包括旁路激活、组织学转化和P-糖蛋白过表达。目前,新一代ALK-TKI、PROTAC技术、免疫治疗联合方案等新策略正在研发中。
东丽教授:对于规模较小的区域性医疗中心而言,仍面临着如何设计和开展高质量研究的挑战。如何突破现有限制,提高研究质量,增加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机会?
Thomas Stinchcombe教授:区域性医疗中心在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方面面临的挑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限于中国。未来可充分利用本地区患者群体的特殊性,或针对少见组织学亚型、罕见的驱动基因突变患者人群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方案。
张军薇教授:虽然ALK阳性患者相对较少,但洛拉替尼作为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展现出了优异的疗效。在实际应用中,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高胆固醇血症可管可控,并倾向在体能状态好、相对年轻的患者中使用洛拉替尼。
IV期肺腺癌综合治疗病例分享
辽宁省肿瘤医院王阁浜教授分享了一例35岁女性EGFR突变阳性IV肺腺癌患者的综合治疗病例。患者经奥希替尼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随后进行了转化手术,术后继续靶向治疗。王教授借此病例探讨了挽救性手术与转化手术的区别、适应性治疗和药物假期的概念,以及基于ctDNA MRD指导的治疗策略。他强调,对于年轻的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目标已从单纯的疾病控制转变为追求长期生存和高生活质量,特别是在权衡不同后续治疗选择时需考虑患者的年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需求。
精彩讨论节选
谷秀教授:呼吸科不仅在初诊和诊断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还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管理和支持治疗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呼吁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诊疗服务。
田宏教授:对ctDNA、MRD以及癌胚抗原 (CEA) 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监测疾病进展的有效生物标志物。通过精确分子诊断和跨学科合作来优化治疗策略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发展趋势,多学科诊疗讨论可在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中发挥关键作用。
王阁浜教授:尽管有大量新辅助和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但对于特定复杂病例的最佳术后治疗方案仍缺乏明确指导。未来需不断更新和调整方案以弥补实际临床实践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潜在差距。
郑建教授:药物假期概念具有创新性,但目前仍缺乏比较药物假期与持续治疗患者结局的研究数据。建议在大型III期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出来之前,谨慎应用药物假期理念。
总结
此次“TOP TALK肺越环球——CACA指南中国行肺癌大师学术交流项目“武汉站和沈阳站”两场大会圆满落下帷幕,本次会议展示了ALK突变NSCLC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突出了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与会专家们的讨论不仅涵盖了当前的治疗进展,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体现了推动肺癌治疗进步的共同愿景。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liguo.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