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2024 CSCO年会】李增军教授:R-MTO诱导方案序贯自体干细胞移植一线治疗初诊断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初步结果

2024年09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2024 CSCO 大会

第27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4年CSCO学术年会于2024年9月25日~29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届年会纳入了【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这里将展示众多创新药物成果,为肿瘤治疗带来新契机。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他们的研究与见解。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增军教授报告了 R-MTO(利妥昔单抗、甲氨蝶呤、塞替派、奥布替尼)诱导方案序贯自体干细胞移植一线治疗初诊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初步结果。【肿瘤资讯】特对精彩内容整理,以飨读者。

2024-09-26 161134.jpg

李增军
淋巴血液科主任, 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委员;慢淋工作组委员;滤泡淋巴瘤工作组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抗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中国自体移植工作组成员;
北京科创医学发展基金会血液病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淋巴瘤专科建设项目专家组专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血液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抗淋巴瘤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山东省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师协会干细胞与细胞应用转化医学专委员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山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山东省医院协会肿瘤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血液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癌症》、《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编委;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文章50余篇;2018版《中国慢淋诊治指南》和《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国专家共识》执笔人

研究背景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亚型之一,占成人脑肿瘤的2%~4%,中位发病年龄约为60岁。PCNSL的病变通常会累及脑实质、软脑膜、眼睛(视网膜、玻璃体)和脊髓,一般不存在系统性侵犯,PCNSL的症状多样且无特异性。PCNSL患者的预后较差,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年,5年总生存期(OS)率为30%~40%。PCNSL发病的分子机制涉及NF-κB和BCR/MYD88信号通路的活化,及位于6p21.32的HLA基因的缺失。目前,MATRix方案是PCNSL的一线诱导治疗方案,但其疗效仍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原因之一是许多治疗药物难以穿透血脑屏障,从而无法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充分发挥作用。此外,PCNSL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机制较特殊,其DCP2基因的表达量更高,MCD亚型更常见。为此,研究团队开展了该临床试验,旨在评估R-MTO诱导方案序贯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一线治疗新诊断PCNSL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设计

该研究首先采用R-MTO方案(利妥昔单抗、甲氨蝶呤、替莫唑胺和来普唑)对患者进行诱导治疗,随后通过EA方案结合G-CSF进行干细胞动员,再以塞替派、白消安和阿糖胞苷组成的TBA方案作为患者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案。最后患者接受ASCT治疗,并接受2年的奥布替尼维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腰穿留取患者的脑脊液进行监测,通过MRI和PET-CT评估患者病情,以确保疗效。奥布替尼作为一种能穿透血脑屏障的新型BTK抑制剂,在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PCNSL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患者的2年PFS率,次要终点为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客观缓解(ORR)率、OS率和安全性。(研究设计如图1所示)

2024-09-26 161613.jpg

图1.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该研究所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如图2所示。2022年4月~2024年7月,该研究共纳入了26例新诊断PCNSL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各13例。所纳入患者都接受了≥4个疗程的R-MTO方案治疗,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1岁。该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5.6个月。研究结果显示,在所纳入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了深部病变,14例患者的卡氏评分标准(KPS)评分≥70分,表明其生活能自理,18例患者呈现多部位病变,9例患者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升高,16例患者的脑脊液蛋白升高,10例患者的脑组织病理呈双表达。在所纳入患者中,有10例患者接受了ASCT治疗。

2024-09-26 161724.jpg

图2. 研究所纳入患者的基线特征

疗效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在接受了4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治疗均有反应,ORR率达96.15%,CR率达92.30%,1年PFS率达82.2%,OS率达87.0%。

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有1例伴有TP53突变的患者未缓解,有4例患者死亡,包括1例因TP53突变未缓解的患者,1例接受ASCT后复发的患者,1例接受ASCT后感染新冠死亡的患者,及1例未进行巩固治疗后复发并在多线治疗后感染死亡的患者。

不良反应结果如图3所示,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具体如下:中性粒细胞减少(80.76%)、血小板减少(19.23%)、贫血(42.31%)。生化检查异常结果如下:转氨酶升高(15.58%)、肌酐升高(11.54%),肺部感染(7.70%),且均为3-4级。尽管有3例患者发生了4级血液学毒性,但治疗的整体安全性良好。此外,该研究还检测了患者脑脊液中IL-10水平的变化,旨在探究IL-10是否能够作为预测疾病复发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024-09-26 161939.jpg

图3. 研究所纳入患者的不良反应

研究结论

R-MTO方案对PCNSL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研究将扩大样本量并延长随访时间,确认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生物标志物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复发情况及耐药机制,评估治疗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和经济负担,并进行国际多中心试验,以确保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研究点评

李增军教授:既往研究已为制定PCNSL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在PRECIS研究中探究了PCNSL患者在接受TBC预处理后接受全脑放疗(放疗组)与接受ASCT(ASCT组)的疗效对比,研究结果显示ASCT组的2年PFS率高于放疗组(87% vs. 63%)。此外,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开展的RTOG 93-10前瞻性研究采用MVP方案结合全脑放疗和高剂量阿糖胞苷治疗98例新诊断/初治PCNSL患者也展示了较好的疗效。同样在MSKCC开展的2期研究纳入了32例PCNSL患者,所纳入患者接受使用R-MPV方案作为一线治疗,随后接受高剂量化疗和ASCT,并接受TBC治疗作为移植前的预处理方案,结果显示患者移植后,预期5年PFS和OS均为81%。临床研究中制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需要研究人员综合分析既往研究的成果,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并关注新兴的治疗手段和科研进展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Grace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Grace


版权声明
本文整理自2024 CSCO大会现场及相关资料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会方所有。

评论
2024年09月26日
王亚军
阳春市中医院 | 肿瘤内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024年09月26日
郑小丽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 | 放射治疗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