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宋宝全教授:新药时代,淋巴瘤移植治疗进展

2024年06月04日
来源:肿瘤资讯

淋巴瘤是血液系统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近年来,很多小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及免疫治疗等新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淋巴瘤的治疗中,提高了很多患者的疗效及生存率。然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在淋巴瘤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特别邀请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宋宝全教授详解在新药时代ASCT在淋巴瘤中的应用和地位。

宋宝全教授解读
|
00:00
00:00
宋宝全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治疗分会 副秘书长
江苏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造血干细胞与细胞治疗学组委员
苏州市第九批姑苏卫生分层培养青年拔尖人才
从事恶性血液疾病的诊治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苏州市科技厅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淋巴瘤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发展历程

宋宝全教授:淋巴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淋巴瘤主要分为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NHL发病率约占所有淋巴瘤的90%,较为常见的亚型包括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滤泡性淋巴瘤(FL)、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和套细胞淋巴瘤(MCL)。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癌症数据,我国淋巴瘤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发病率相对较高。据此估算,我国每年大约有10万例新发淋巴瘤病例,其中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
淋巴瘤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早期,治疗方法相对简单,主要依赖放疗和化疗。进入20世纪70至80年代,骨髓移植技术开始应用于淋巴瘤的治疗。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首个靶向治疗药物——利妥昔单抗的获批标志着淋巴瘤治疗进入了靶向免疫治疗时代。2013年,全球首个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获批上市,又将淋巴瘤治疗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靶向治疗时代。ASCT作为淋巴瘤的治疗选择之一,其在一线治疗中的应用是基于SWOG9704研究的结果。该研究对aaIPI(年龄调整的国际预后指数)评分较高的患者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对于这类患者,ASCT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约为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对于aaIPI评分为高危的患者,ASCT能够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ASCT治疗淋巴瘤的现状与新药治疗进展

宋宝全教授:根据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登记组的数据,目前我国ASCT的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国大约进行了3400例ASCT。2021年,中国CSCO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组对国内200多家医院的ASCT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年全国共实施了5221例ASCT,其中淋巴瘤患者数量约为2458例,约占总移植数量的50%。然而,与我国庞大的淋巴瘤患者群体相比,ASCT在淋巴瘤治疗中的使用率仍然较低,仅为3%左右。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这一领域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值得庆幸的是,近5~10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我国在淋巴瘤治疗方面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例如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等小分子靶向药物。此外,免疫疗法也被广泛使用,包括单克隆抗体、双特异性抗体以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同时,PD-1/PD-L1抑制剂也是治疗淋巴瘤的药物选择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细胞免疫治疗已成为淋巴瘤治疗的明星药物,其中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和CAR-NK细胞治疗。这些新药的出现,为淋巴瘤治疗带来了显著的变革。
 
关于新药对淋巴瘤治疗效果是否有根本性提升的问题,目前有两项临床试验值得关注。第一项是POLARIX研究,该研究比较了维泊妥珠单抗(Pola)联合R-CHOP(Pola-R-CHP)与仅R-CHOP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发现,Pola-R-CHP组的2年PFS率为76.7%,高于R-CHOP组的70.2%,同时疾病进展(PD)或死亡风险降低了27%。这表明Pola的引入可能为患者带来了额外的获益。另一项临床试验是Zuma研究,该研究主要针对复发难治的淋巴瘤患者。研究发现,CAR-T细胞治疗的使用显著提高了淋巴瘤的缓解率,从50%提升至约83%,即提高了1.7倍。同时,CAR-T细胞治疗组的中位OS为8.3个月,而常规治疗组仅约为2个月。因此,基于新药治疗的进展,目前淋巴瘤治疗的未来方向已经明确,即新药的联合应用以及改良的R-CHOP治疗方案可能会为淋巴瘤治疗带来更好的疗效提升。

新药时代,ASCT在淋巴瘤治疗中的重要性与地位

宋宝全教授:然而,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新药的联合使用是否会改变ASCT在治疗中的地位?这是许多临床医生非常关心的问题。但多项研究已经发现,无论新药的联合使用效果如何显著,ASCT在淋巴瘤治疗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两项临床试验为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至2020年在该院接受治疗414例PTCL患者的数据,经过5.7年的中位随访时间,发现接受ASCT治疗的患者的生存期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这表明,特别是对于高危和晚期患者,进行ASCT可能带来更大的益处。2022年发表在Blood杂志上的一项回顾性对比研究显示,接受ASCT治疗的复发/难治性DLBCL患者可以实现与CAR-T细胞疗法相似的PFS,并且肿瘤复发风险更低,OS方面也有显著获益。此外,根据多篇文献报道,针对不同亚型的淋巴瘤患者,包括DLBCL、PTCL和霍奇金淋巴瘤,经过ASCT治疗后均可实现生存获益,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既往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如原发难治、早期复发、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双打击/三打击等淋巴瘤患者,ASCT似乎能够克服这些不良预后因素,为患者带来更多益处。值得注意的是,尽管CAR-T疗法为淋巴瘤患者带来了许多希望,但多项研究结果也表明CAR-T并非万能。在CAR-T治疗的基础上,ASCT仍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我们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缓解情况、CAR-T细胞治疗的可及性以及经济因素,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为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总结

宋宝全教授:在新药时代下,ASCT的发展方向和适应证选择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然而,根据文献报道和专家解读,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指导方向。首先,对于CAR-T细胞治疗与ASCT的适应证变迁和治疗选择的考量,不同亚型的淋巴瘤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我们可能需要基于基因型或代谢型等因素,进行分层化的治疗选择。对于一些患者,新药治疗可能是合适的选择;而对另一些患者,ASCT可能更能带来益处。此外,还需要考虑ASCT预处理方案的毒性,在临床上可能倾向于选择不良反应较少的预处理方案,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截至目前,ASCT在复发难治的侵袭性淋巴瘤治疗中的地位依然稳固。新药和新型细胞治疗的出现尚未动摇其作为一线治疗的地位。我们期望看到的是,ASCT能够与新型治疗手段,如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和CAR-T细胞治疗等,有效结合,发挥“1+1>2”的协同效应,从而更好地改善复发、难治或高危淋巴瘤患者的临床预后。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HYC


评论
2024年09月30日
汤继英
十堰市人民医院 | 肿瘤科
新药时代淋巴瘤移植治疗进展
2024年08月13日
梁留峰
叶县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很多小分子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及免疫治疗等新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淋巴瘤的治疗
2024年08月01日
梁留峰
叶县人民医院 | 消化内科
淋巴瘤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