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

贺德志教授:哪些人群容易患上结直肠癌?结直肠癌会遗传吗?有哪些预警信号?

04月26日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结直肠癌,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其对公众健康的威胁日益显著。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呈现出令人担忧的增长态势,影响着各年龄段人群的生命质量。尤其需要引起大众警惕的是,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高危群体。
本期有请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贺德志教授和我们深入探讨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结直肠癌,揭示其背后的遗传和环境风险因素,并详细介绍结直肠癌的预警症状,以期提高大家对该疾病的认识与预防意识。

本期特邀专家—贺德志 教授

贺德志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消化道肿瘤及内镜下治疗研究方向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第七届青年委员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肿瘤协作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介入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消化内镜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培训学院培训导师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评审专家库成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协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泛亚消化内镜创新技术战略联盟理事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消化内镜创新发展分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癌前病变内镜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消化道疾病专委会委员
河南省食品药品安全监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通讯编委

哪些人群更容易患上结直肠癌?

贺德志教授: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均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结肠癌的高发年龄段原为40岁至65岁,但目前有逐渐年轻化的迹象。

尽管结肠癌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显示它是多因素诱发的癌症类型,与饮食习惯、生活环境、遗传因素以及患者的精神状况等紧密相关。

步入50岁后,人们患结肠癌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大部分进展期结肠癌病例是在这个年龄段被诊断出来的。家族史在结肠癌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若存在结肠癌病史,则其患病风险相较于普通人更高。

另外,部分结肠癌发病与特定遗传疾病直接关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Lynch综合征)等,这类人群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大。

此外,个人既往病史也会影响结肠癌的发病风险,如有其他系统肿瘤病史、高危腺瘤病史,或患有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接受过妇科肿瘤放射治疗,甚至糖尿病患者,他们的结肠癌风险也会相应提升。

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同样是重要的风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者患结肠癌的风险增高;吸烟行为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具有密切联系;肥胖症患者则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生及死亡风险。我国结肠癌发病率的攀升可能与近年来饮食结构的变化有关,由以素食为主转向了更多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这些都增加了结直肠癌的风险。

因此,预防结直肠癌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要包含胃肠镜检查,利用肠镜早诊早筛手段,可以有效预防结肠癌的发生,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标。

结直肠癌会遗传吗?

贺德志教授:结直肠癌是否存在遗传性呢?答案是肯定的,结直肠癌与遗传因素存在密切关联,在患者中约有25%具有相应的家族史。其中明确由遗传因素导致的结直肠癌病例约占10%,如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MutY人类基因相关的息肉病(MAP)等。

Lynch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占所有结直肠癌病例的2%至4%,其病因主要源于MMR基因发生胚系突变,使得携带该突变的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对于确诊为Lynch综合征的患者,建议在20至25岁或比家族中最年轻的已确诊患者提早2至5年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并在此后每1到2年复查一次。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更为常见的息肉病综合征,占结肠癌患者的1%,由APC基因的胚系变异引发,其中约三分之一为新发病例,这类新发病例传给后代的概率为50%。这意味着即使父母没有患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也可能在这一代首次发病。

通过基因诊断可以明确,尽管大部分结直肠癌并非直接的遗传性疾病,但确实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一级亲属中有家族史的个体,其患病率会更高。也就是说,75%的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的遗传史,但如果一级亲属具备遗传背景,则这部分人群同样属于结肠癌的高风险群体。只有被明确诊断出携带结直肠癌易感基因的结直肠癌患者,才能定义为遗传性结直肠癌,包括上述提到的Lynch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以及遗传基因携带者所患的结直肠癌。

然而,结直肠癌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引起,遗传背景和基因突变只是其中一个维度,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亦与其密切相关。即便存在遗传易感性,若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限酒、避免食用高温油炸、腌制、熏制食品等,结肠癌的发病几率也会相对降低。反之,如果存在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发病率可能会升高,甚至发病年龄提前。因此,家族史虽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但无家族史且存在明显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其得结直肠癌的风险仍然会上升。

结直肠的预警症状有哪些?

贺德志教授:结直肠癌是我国消化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类癌症中一直占据前列,在不同年份的数据统计中,通常位列第三位左右(按发病率计)及第五位左右(按死亡率计),虽有个别年代的微小波动,但总体上始终保持在前五名之内。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结肠癌往往没有显著症状,当出现所谓的报警症状时,病情很可能已发展到一定阶段。

报警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排便习惯的明显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反复出现腹泻或便秘,甚至两者交替出现。左半结肠或直肠部位的肿瘤可能导致肛门坠胀感,并伴有间歇性的腹部隐痛,这些症状与肠道可能存在的梗阻或不完全梗阻有关。大便性状也会发生变化,原本正常的香蕉形状的大便因肿瘤导致的肠道狭窄而变细变形。若肿瘤发生破溃,则大便上可能出现血液和黏液附着,随着出血和黏液分泌增多,腹痛或腹部不适会逐渐加重,主要集中在中下腹部,表现为隐痛或胀痛。到了晚期出现不完全梗阻时,疼痛表现为无规律的绞痛,即使排便后也难以缓解。

腹部肿块:当腹部出现肿块时,一般意味着结肠癌可能已进展至中晚期。肿瘤不断生长并侵犯网膜以及腹腔周围组织,形成可触及的肿块。

肠梗阻:是结肠癌进入晚期的主要表现之一。患者会出现腹胀、腹部不适,尤其是阵发性绞痛性质的腹痛,并伴随便秘或者粪便变细(形如铅笔或羊粪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完全停止排便排气的症状,即完全性肠梗阻。

恶性肿瘤消耗性特征:肿瘤生长会大量消耗体内营养,长期慢性出血可能导致贫血;肿瘤破裂继发感染,加上消耗性体质的影响,患者会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甚至由于快速物质吸收产生低热。

此外,晚期肿瘤还可能临近浸润生长,侵犯腰骶部骨骼或周围神经,引起腰骶部疼痛。若有肝转移则可能出现黄疸现象,腹腔转移则易引发腹水生成。

总结

贺德志教授:我们应当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改善饮食结构、戒烟限酒、保持适当运动等方式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更应强化预防措施,积极采取行动维护自身肠道健康。给患者更多的治愈希望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小编
排版编辑:肿瘤资讯-Melody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